應一個朋友邀約寫一下南北朝中的東西魏這段歷史。由於時間有限,寫的很粗糙,高度概括一下。有錯謬之處,敬請指教。
東魏的創始人高歡和西魏的創始人賀拔嶽和宇文泰。提到這三個人,又不得不提一下北魏的六鎮。
北魏六鎮
北魏初期深受柔然入侵之苦,故自的道武帝拓跋珪開始,對於北方的柔然逐漸構建三道防線,以大同為中心京北六鎮為屏障的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是雁門關,第三道防線是太原。
經過幾十年逐漸構建了六鎮第一道防禦體系,從地圖中可以看到,六鎮的設立幾乎是沿著秦漢長城重合,將陰山、黃河包入在統治範圍之內,這種設定方式除了被動防守之外,也斬斷了柔然再次崛起的經濟基礎。
自秦始皇開始到明末,內蒙古高原上先後崛起了匈奴、鮮卑、柔然、突厥、蒙古五個草原王朝(其中契丹和女真是發源於東北的白山黑水,鼎盛時期掌控了蒙古高原,沒有算在這裡。)鼎盛時期都是一統漠南漠北,也都因為失去漠南而衰落。漠北土地廣博物產豐富,但是氣候惡劣、生產力不足也無法開發漠北的資源。從以下地圖可以看出,六鎮將漠南完全掌握在北魏手中,一舉扼殺了蒙古高原再次產生強力政權的可能。(關於這點,在此不做展開)。
六鎮設立之初,戍守六鎮的鎮民都是鮮卑部民、各族的豪強、部落酋帥,甚至是很多貴族子弟,因為北魏是個武德充沛的王朝,早期這裡是抵抗柔然的前線,有大把的軍功可以撿,去六鎮戍邊都是很踴躍的,但是隨著柔然被北魏反覆修理,縮在漠北不敢南下,雖然很重要但是條件艱苦、又沒有軍功可撈的六鎮,慢慢就沒有人願意來了,只能發配大量的囚徒前來戍邊,六鎮漸漸的被中央遺忘了,成了傳說中的遠惡軍州,這裡的鎮民只能在這裡放牧耕地,還要承擔非常重的軍事訓練等戍邊任務。
高歡、賀拔嶽都是出身懷朔鎮,宇文泰出身武川鎮。東魏、西魏的基本盤都是來自六鎮。
六鎮起義
公元523年北魏正光四年(523),六鎮發生了糧荒,鎮民們吃不上飯,但是官府不肯開倉放糧,懷荒鎮武裝上訪,由於將鎮將於景沒有正確響應上訪群眾的訴求,被懷荒鎮的上訪群眾給咔嚓了。於是六鎮群起響應,他們推舉破六韓拔陵為首領,帶領他們進行更大規模的武裝上訪。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沒有軍隊參與的起義一般形不成氣候,一旦有正規軍加入,其戰鬥力立即飆升,而六鎮起義是由北魏邊軍發起的,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概括這個歷史事件更準確——邊軍兵變,熟悉明末歷史的同學就知道這次起義的嚴重性。
北魏立即派出中央軍進行鎮壓,前期都是以失敗告終,公元525年,北魏正光六年,經過兩年的鎮壓無效,改變了鎮壓的策略,北魏派出使者聯絡柔然人對六鎮軍兩面夾擊,同時對不願意跟北魏死磕的六鎮百姓進行招撫,雙管齊下,六鎮起義軍的實力被大大的削弱,起義軍首領之一的乜列河率三萬人投降,北魏方主將元琛又趁破六韓拔陵截擊乜列河軍之際設下埋伏,打敗破六韓拔陵,破六韓拔陵渡河逃亡,起義軍失去領袖後,紛紛投降,北魏政府將招降的20萬六鎮軍民安置在河北的瀛、冀、定三州就食。六鎮起義暫時被壓下去了。
河北大起義
北魏政府和後來的明末政府面對著相同的困境,雖然把六鎮百姓招降了,並且找到地方安置,但是沒有糧食餵養這20萬人,他們不會甘心被活活餓死的,有人振臂一呼,立即群起響應,兩個敢於帶頭的人分別是杜洛周和葛榮,後來葛容把杜洛周給火拼了。在葛容帶領下,六鎮百姓再次組織成軍隊,一路南下餵飽自己,他們餵飽自己的方式簡單粗暴,一個字——搶,搶他們看得到的所有的糧食,百姓的、政府的,他們一路南奔著洛陽就殺了過去。北魏政府的剿匪大軍屢戰屢敗。
無可奈何之下,北魏中央祭出了最危險的一柄利刃,啟用豪強來鎮壓,盤踞在山西北部的一個契胡(羯族)首領爾朱榮趁勢而起,葛榮在圍攻鄴城的時候,被爾朱榮率領七千精銳給平滅。
啟用豪強是非常危險的,每當中央政府無力鎮壓叛亂經常會啟用豪強,後果也很直接,軍閥割據,從無例外,東漢末年的鎮壓黃巾軍、元末鎮壓紅巾軍、明末鎮壓李自成而形成江北四鎮,清末鎮壓太平天國,概莫能外。只有宋朝政府對於軍閥瞭解的最透徹,趙構在南宋草創階段,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仍然努力尋找財源,堅持由中央給岳飛和他的軍隊發工資。
一個政權的權利基石是由三駕馬車構成,第一是刀把子、第二是錢袋子,第三是官帽子。刀把子是武裝,是最重要的保障。中央政府的經制武裝徹底朽敗了或者是拼光了,才會想到用錢收買,一般這種情況雖然危險但是還有機會挽回(趙構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如果錢袋子也沒有了,就只能用官帽子了,這種幾乎就是病入膏肓了。北魏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經制軍隊沒有任何戰鬥力,又沒有錢贖買武裝力量,只能任由豪強自己募兵、訓練、尋找財源養活自己的軍隊,朝廷用官帽子做獎品。
為了獲得更大的官帽子,搶更多的財源,豪強們就不斷的擴大刀把子,然後就去搶更多的錢,朝廷只能不斷的給更大的官帽子,形成了一個正反饋。爾朱榮也是這樣做的,他一面在平定葛榮,一面收編六鎮軍民,當葛榮被平定之後,爾朱榮也成了尾大不掉的軍閥,形成了以太原為核心勢力遍佈整個山西,精兵幾十萬的強力軍閥。原六鎮子弟如高歡、賀拔嶽、侯景、宇文泰等人由於軍事才能突出,逐漸在爾朱榮集團中展露頭角。
董卓再世-爾朱榮
當軍閥強大到一定地步之後,勢必將手插向中央,攫取中央權力。不得不說,越是江河日下的集團,內部狗咬狗咬的越狠,當時的皇帝孝明帝跟他媽胡太后玩內訌,孝明帝竟然召爾朱榮進軍洛陽進京勤王。熟不熟悉,漢末的何進召董卓進京,一毛一樣。爾朱榮跟董卓一樣,怎麼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胡太后聽說了之後,將兒子孝明帝殺了,爾朱榮南下進京了理由更加充分了,給孝明帝報仇,爾朱榮帶領萬餘精兵殺向洛陽,胡太后派出阻擋爾朱榮的軍隊也想爾朱榮投降,像不像董卓收編洛陽的中央軍。
爾朱榮來的洛陽順利的接管了洛陽的防務,公元528年(武泰元年)農曆四月十三日,爾朱榮以祭天的名義脅迫胡太后和幼帝元釗和百官離開洛陽,而且不能請假,當軍隊行進到河陰時,將胡太后和小皇帝推進陰河淹死了。然後把百官圍住,就是一頓砍,上至丞相高陽王元雍、司空元欽、義陽王元略,下至正居喪在家的黃門郎王遵業兄弟,包括孝莊帝的兄弟元劭等人,不分良奸,幾乎無一倖免。像不像何太后、少帝和東漢百官的下場。爾朱榮是董卓的加強版,更加殘暴。
下一步,立個聽話的傀儡當皇帝—元子攸,自己躲在幕後實際掌控權利。後來趁爾朱榮不備之機,請爾朱榮吃飯的時候,摔杯為號伏兵四出,把爾朱榮父子砍死了。爾朱榮的結局跟董卓也很像。不同的是,爾朱榮的軍隊是爾朱家族的家族軍隊,還有大把的爾朱榮家族的人還在,爾朱榮的侄子爾朱兆把元子攸給砍死了,提他叔叔報了仇。
爾朱榮一死,他的長子,十四歲的爾朱菩提跟爾朱榮一起被砍死,爾朱家族立刻碎了一地,一堆爾朱各自為政,給了六鎮子弟們翻盤的機會。
高歡締造東魏
爾朱榮雖然收編了六鎮子弟,但是爾朱家的基本盤是契胡(羯族),他們有白人血統,跟六鎮子弟不論從風俗、外貌上完全不同,雖然同屬一個陣營,契胡人經常欺負六鎮子弟,以至於六鎮子弟經常造反,引起這種反抗的原因請大家自己腦補。
爾朱兆對此也非常煩惱,六鎮子弟都是職業軍人,隨著不斷的鎮壓,自己基本盤契胡經常有死傷,而且六鎮子弟已經成了爾朱家的不穩定因素了。一次喝酒的時候就跟高歡說這件事,高歡就跟爾朱兆說:“六鎮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殺掉,大王您應選心腹之人去統領他們。再有反叛,就歸罪其將領,不能每次都殺掉大批的兵士。”爾朱兆覺得有道理啊,就問派誰去當統領好呢。一起喝酒的高歡的小弟賀拔立即就說,高歡nb,讓高歡去。高歡佯裝大怒,起身一拳把賀拔允門牙打掉了,罵道:“太原王(爾朱榮)活著的時候,說怎麼樣就怎麼樣,現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聽大王(指爾朱兆)的,你是什麼東西,大王沒發話能輪到你說三道四!”爾朱兆很感動,覺得高歡忠心耿耿,就趁酒勁宣佈高歡為六鎮降兵的統帥。高歡怕爾朱兆酒醒後後悔,高歡出大營後馬上宣令:“老大讓我受命統管六鎮降兵,都跟我去汾東。”吩咐完畢,立刻馳奔陽曲川,建立統軍大營。六鎮降兵一向厭惡爾朱氏和他手下的契胡兵士,極短時間內就奔赴高歡處集合完畢,不久高歡有藉機山西遭災了,沒糧食了,要到山東(太行山以東,是河北)去吃飯,把軍隊拉到河北,以鄴城為中心,開始經營自己的勢力。
後來反過味來的爾朱兆徵兆高歡入朝覲見,高歡當然不能去,於是高歡跟爾朱兆開戰,六鎮子弟本就是子弟兵,戰鬥力超強,很快就把爾朱兆打敗,順勢也把眾多爾朱逐一消滅,一統函谷關以東的北魏領土。立了一個北魏皇族的傀儡自己做了宰相,幕後操控。這就是東魏。
賀拔嶽、宇文泰締造西魏
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獨掌大權之後,就派爾朱天光西征關隴,掃平各種叛亂,西征很順利,很快就平定關隴,爾朱天光駐守在長安,鎮府關隴,六鎮子弟的一小部分參加了這場西征,又有賀拔嶽卓越的軍事才能,屢立戰功,爾朱天光也將六鎮子弟都給賀拔嶽來帶領,這個小集團就是關隴貴族最早的雛形。
後來高歡叛亂,要將爾朱家殺的斷子絕孫,爾朱天光也坐不住了,決定統帥自己的主力就幹掉高歡,留下爾朱顯壽看著老巢,賀拔嶽也留下來輔佐爾朱顯壽。賀拔嶽等爾朱天光過了函谷關,賀拔嶽就把爾朱顯壽給抓起來,立刻倒戈易幟響應自己的老鄉高歡。
等高歡滅了爾朱天光之後,立刻獎賞了賀拔嶽,承認了他對關隴的統治,封賀拔嶽為關中大行臺。
實際上形成了東西對峙兩個以六鎮子弟為基本盤的兩個集團。高歡很忌憚賀拔嶽,就派人策反了賀拔嶽的小弟侯莫陳悅將賀拔嶽暗殺了。
宇文泰立刻起兵幹掉二五仔侯莫陳悅替大哥賀拔嶽報仇而成了關隴集團新一代的話事人。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從洛陽輕騎入關,加入宇文泰集團。這樣宇文泰立即擁有了大義,在長安建立朝廷。高歡也不示弱,早北魏皇族中又找了一個傀儡,也建立了朝廷,國號都是魏,這就是東魏、西魏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