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1年,在漢軍連續打擊下,匈奴內部發生分裂,匈奴渾邪王帶領本部人馬投降漢朝。此時,漢匈之間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決定性變化。
稚斜單于有感於漢軍越打越強,己方在水草豐美的漠南幾乎難以立足,希望贏得喘息之機,因而向漢朝尋求和平,提出和親的請求。
此時的“和親”與漢高祖、文帝、景帝時相比,已有天壤之別。
彼時,是漢朝笑臉送出女人,讓公主們承擔起維護國家安全的重任,此時,則是匈奴單于求著娶公主,以和親換取安全感。
一、狄山主張和親
面對伊稚斜單于的和親請求,漢武帝召開御前會議,徵詢大臣們的意見,博士狄山參會。
博士在秦漢時為官名,負責古今文獻整理、教書育人、編撰著述,通常為學貫古今的博學之士,受人尊崇。
在會議上,狄山旗幟鮮明地支援“和親”。他侃侃而談,闡述了兩大理由:
1、武裝力量的使用不能常態化
高祖時定下和親之策,使得百姓休養生息。
文帝時想要與匈奴作戰,但考慮到匈奴地域苦寒,沒有輕動刀槍。
七國之亂,景帝不得已使用了武力,隨後馬放南山,不再言兵,才使得天下富足。
2、連續對匈奴作戰已經使得民疲國窮
陛下改變了歷代先帝的國策,連番與匈奴作戰,致使民疲國窮,靠近邊境的百姓更是生活困苦,國家及百姓都需要再次休養生息。
因此,答應伊稚斜單于和親,換取和平是最好的選擇。
二、陷入困境、狄山難以自救
漢武帝對匈奴的政策很堅定,他就是要打垮匈奴、一勞永逸地解決來自北方的威脅。
在他看來,匈奴已經在漢軍的打擊下呈現頹勢,目前正是乘勝追擊的時候。他並沒有反顧到自身的情況,他關注的只有前線和對手。
這次的會議,按他的意思,只是為了進一步貫徹和統一自己的戰略思想,漢武帝也沒想到,博士狄山會表態反對。
而殿中,其他大臣的默不作聲,也反映了應該是有不少人贊同狄山的主張。
這一幕令漢武帝心中憋火,他問向自己的心腹大臣、御史大夫張湯。
張湯當然明白武帝的心思,他答道:“狄山這是腐儒的見解,愚昧無知。”
如果狄山此時閉嘴,也就罷了,但他對這種人身攻擊很是生氣,就反擊道:“我是愚昧,但卻忠心。不像你張湯,審理淮南、江都王案件時,嚴刑酷法、肆意詆譭,使得宗室不安。你是詐忠皇上。”
也許狄山是真的不知道,也許是怒急攻心之下他忘記了,“淮南、江都王謀反案”雖是張湯審理,其結論卻符合漢武帝的意志。由此可見,這位博士在政局上,是相當不諳世事。
只是這個時候,狄山並沒有意識到,他發表的這種近乎於“翻案”的言論,已經觸怒了皇帝。
漢武帝臉色驟變,卻又不動聲色地、將話題拉回到匈奴問題上:“我讓你去掌管一郡,你能保證匈奴不入侵麼?”
狄山答道:“不能。”
皇帝又問:“讓你去管一個縣呢?”
狄山愣了愣,再次答道:“不能。”
漢武帝繼續追問:“一個要塞呢?”
狄山慌了神,如此迴圈下去,自己的職能豈非越來越小、直至小吏,因而口中不由自主地說出:“能。”
漢武帝也不廢話,當即派遣狄山前往邊境掌管一個要塞。狄山上任月餘後,死於匈奴的一次進犯。
前車之鑑,朝中大臣有異議的再也不敢多嘴。
結語:
分析狄山的悲劇,並不完全因為發表不同意見,而是源於三點失誤:
1、低估了朝堂風險和政治陰謀
脫口而出的一件舊案,不知不覺間就讓皇帝躺槍,引發了帝心殺機。
2、使用了攻擊性的表達方式
在談論和親時,將矛頭對準漢武帝的徵匈消耗,卻略去其保境安民的不世之功,當張湯加入發言時,他又將目標對準張湯的酷吏冤案,把論事變成了懟人。
3、放棄了自己的優勢戰場
博士在朝堂的地位,源於其搜尋引擎般的知識儲備可以給決策者帶來啟發。他應該扣住“利用和親休養生息”的訴求旁徵博引,利用大資料、定向展示支援自己論點的相關論據,而不是在使用者面前和他的貼身小蜜爭是非對錯。
在激起天子之怒、引得漢武帝步步緊逼、連環三問後,狄山是不是真的已無路可走了呢?
所謂“術業有專攻”,狄山不是武將,完全可以籍此抽身。
遠有先賢在前,即便是開國丞相蕭何,也不是能前敵作戰的,卻被劉邦立為首功。
近可拉人下水,轉問張湯,“張湯大人能保住一郡不讓匈奴入侵麼?”
遺憾的是,狄山陷入了話術陷阱,最終沒能破題而出。
也許,正如狄山自己所言,因其“忠”得心無旁騖,才會“愚”到將自己陷入這種萬劫不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