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們自幼在課本中獲得這樣一個知識點:兩千多年前的秦王朝大修長城、苛捐雜稅、民不聊生,天下苦秦已久,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成為秦末農民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所以,我們從小就認為,陳勝吳廣是農民,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我們學習的的歷史知識中,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不相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命數,於是他們揭竿而起,點燃了人們心中抗秦的怒火,一時間雲集響應,最終推翻了秦王朝的帝國大廈。陳勝、吳廣是率先舉起反秦大旗的功臣,至於他們的身份如何?真的如史書所記載是秦王朝最底層的貧苦農民嗎?

這些年,隨著我國考古和學界對歷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簡、裡耶秦簡、嶽麓秦簡、北大秦簡研究深入,對先秦,尤其是秦漢時期制度與社會的解讀相比傳統觀點,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學界透過對出土的秦簡研究,基本上對秦代政治制度和社會執行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認知,這其實就包括對引發了秦帝國覆滅的陳勝、吳廣身份的新的解讀。

陳勝、吳廣是農民嗎?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過兩句話:一是“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還發出了“苟富貴,勿相忘”的自我寬慰與感嘆:二是“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這兩句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寫出陳勝、吳廣兩人的身份背景,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因為按照秦朝的建築,閭左居住的是貧民,閭右居住的是富人。古時,有“凡層以富為右,貧弱為左”的說法。“屯長”這一詞非常關鍵,我們從這個詞語可以推測出陳勝和吳廣兩人當時的身份和地位。

1975年12月,湖北山洞發現一座戰國末期古墓,出土了很多文物,此中令天下考古界都震盪的"睡虎地雲夢秦墓竹簡"。經過對竹簡的鑑定觀察,考古學家們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這個陵墓確實的秦代的;但是這合計1100餘枚的竹簡下面究竟記錄了什麼呢?經由過程考古家專家永劫間的解讀,發明這內容重要記錄了秦代司法、醫學等,為研討中國書法、秦帝國的社會環境提供非常正規真實的材料。

隨著學界對《睡虎地秦簡》、《裡耶秦簡》的解讀,對秦國——秦朝這段時間秦帝國社會執行規則瞭解得加深,尤其是出土秦簡對秦軍中低階軍官職務與20等軍功爵對應關係的說明,使得學者們這才發現,傳統觀點裡認為陳勝與吳廣是平民的看法,大錯特錯。陳勝與吳廣並不是秦朝的平民,相反,他們兩人是貨真價實的「 ”士大夫”。

大澤鄉起義是貴族起兵的成就

但是事實真的就如我們看到的這樣嗎?歷史到底經不經得住我們仔細地推敲。《陳勝傳》注:“人所聚曰屯,其為長,帥也。”即一屯之主將或統帥,是秦朝軍隊中的下級軍官,屬於秦二十級爵位中的第五級爵位大夫,職俸兩百石,是僅次於縣尉的帶兵幹部,由此可見,這個“屯長”也不是一般的小人物可以勝任的。在秦代,當官為吏必須有爵位,秦律法,基層官吏是由豪帥擔任的,不會隨隨便便從閭左貧民中隨意挑選擔任的,一般的貧民也沒有資格出任任何官職的,陳勝和吳廣被任命為屯長,說明他們要麼是地方強豪,要麼是有爵位的人物。

在《史記》的一些細微之處也能透露出陳勝吳廣兩人的不同之處,起以前,陳勝的第一句話是:“公等遇雨.......”這個“公”字,在古代來說是一個謙字,表示對別人的尊重,“等”字表明瞭人數較多。與此同時,它還表明了,陳勝與他對話者的身份是完全不同的。緊接著“籍第令毋斬.......”中的“籍”字的含義,與我們現在常用的“即使”、“即令”相通,有表示退讓的意思:而“弟”則是在眾人面前對自己的尊稱,從而說明陳勝是貴族身份。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甲午海戰,清軍一觸即潰、不堪一擊,歷史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