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人們皆知抗日戰爭十四年的艱辛,卻又忘記了黃海上那孤單、壯烈的英魂!要知道,中國人民抗爭史不是始於抗日戰爭十四年的磨難,而是在近半個世紀前的落日黃海上就已經開始了。甲午的恥,是痛;是中華民族永遠不可忘記的痛,就如唐朝的人們面對突厥侵佔自己的家園時一樣。因此,這段歷史對我們有深刻的意義!

甲午一役,是清王朝天朝大夢的結束,但事後我們不能不靜下心來思考。清朝的軍隊,真的是酒囊飯袋之徒嗎?為什麼面對日本聯合艦隊如此不堪一擊?在我看來,清政府的戰敗是綜合國力全面衰敗的戰敗。

為了全面瞭解甲午一役的深層歷史,我們要對比中日兩方史料全面來分析!

一、清政府的“大夢”無敵

自從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開啟大門,外患內亂不斷,搞得整個中國一片水深火熱,但已經有了很多先進的中國人走上對外學習的道路,雖然他們也只學習了些“皮毛“,但並不會影響中國近代化的發展程序,中國一直在泥沼中摸索前進。洋務派也是早期覺醒的一批人,為了實現國家富強自立,創辦了近代工業和海軍,北洋艦隊就是正在這個時候誕生的。經歷漫長的建軍史,北洋艦隊已經有所規模,在明面上是亞洲第一的艦隊了。

但在甲午戰前,清廷對日本的行動根本沒有警惕,與此同時慈禧大壽修建頤和園,還挪用了北洋艦隊購買軍艦的軍費,上層無知的後果就是清軍的軍備體系被日本遠遠的拋於身後。

當朝鮮事件出現後,袁世凱還請求增兵以防萬一,但李鴻章主觀地認為伊藤博文,很識趣,不會攪動朝鮮局面,亦發動戰爭。事實是日軍兵大舉進入朝鮮,動向明瞭,不懷好意。面對這樣戰爭在即的局面,清廷只認為日本是“造聲勢”、“爭體面”,做著自己無敵於世界的迷夢。

在戰爭中,指揮是應該整體做到高度統一的,但清政府自身政治鬥爭激烈、派系林立,指揮權不統一不說,而且還沒有詳細完整的作戰計劃。因此,甲午戰爭中,大清軍隊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一戰兩統帥,將領不戰就棄城逃跑的情況時有發生,軍心極其潰散。即便有黃海海戰中的英雄奮勇抗敵,也挽救不了大局的失敗。

二、日本的奮起直追

要說世界上最可怕的民族,日本可以說是榜上有名。日本自美國侵入國門後,深感恥辱,奮起直追。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日本整體一條心,樹立了可怕的“大陸政策“目標。

面對列強的侵略,善於把握時機,與西方交好關係,引進西方思想,學習西方技術等一切先進知識,只為國家走出困局。為了準備日清戰爭,從天皇到百姓,無不節儉以求留下更多的資源,為的是多餘的錢可以購買軍艦火炮來提升軍隊戰鬥力,士兵訓練可以說是狂熱,想的都是為國家利益而戰,戰爭中有長遠的作戰計劃、沒有派系林立的問題。

當你把清政府和日本政府放在一起,就會有深深的無力感湧上心頭,戰爭還未開始,勝負或許早已註定。

清軍不是不堪一擊,只是當權者的思想落後腐朽造就中華民族整體落後,才敗給了日本,這是我們永遠的痛。落後就要捱打是永遠的真理!

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明成皇后:朝鮮版“慈禧”,贏了無數權臣,溫柔又最有手段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