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死後,呂后掌握了漢家的實權,兒子成為傀儡皇帝,畢竟是一起共患難的大嫂,那些沛縣功勳們也沒什麼異議,當呂后死後,呂家的人還想把持權力,功勳們就不怎麼樂意了。
於是,雙方展開“權力爭奪戰”,結果就是呂家人被連根拔起,功勳們迎代王為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此事看著簡單,實則不簡單,因為誅殺諸呂的劉姓主力,不是代王,而是齊王,這個齊王是劉邦庶長子劉肥的兒子,然而事成之後,有功的沒有當上皇帝,沒啥關係的卻成了皇帝,是不是很匪夷所思。
當然,史書也給出了答案,齊王死了,就在漢文帝登基那年,估計是給氣死的。因為當初發現諸呂要作亂了,在京城當差的兩個侯,就去給齊王報信,並許諾事成之後擁立他為皇帝,於是齊王立馬大兵壓境。但是京城裡面的要職都在呂家人手裡,城裡的功勳們手裡沒有自保的資本,於是就透過哄騙,掌控了京城的軍隊,將呂家一鍋端,最後卻迎立代王為皇帝。
為什麼是代王,而不是齊王?
代王是劉邦的兒子,齊王是劉邦的孫子,從血緣上來說,立誰當皇帝都行,但是在勳貴們看來就不一樣了,一方面是齊王,這位仁兄有權有錢有兵,在誅殺諸呂中,功勞最大,理應繼承皇位,但是這樣一來,功勳們就沒有了擁立之功,齊王也不會感恩戴德了。
另一方面的代王就不一樣了,代王是薄姬的兒子,那個時候他們能夠平安地活著,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薄姬不受劉邦待見,想想戚夫人什麼下場。這也導致了另一個問題,代王是一個沒什麼實力的諸侯王,所以他在代地那十五年,都比較低調。對於陳平周勃這些人來說,迎立一個代王這樣的人做皇帝,比較容易掌控。
而且齊王還有一個生猛的舅舅,大家都怕在出現像呂氏這樣的事情,於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擇其重,代王為人仁慈,待人寬厚,母親又善良,不會擁尊自立,所以代王是最好的人選!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