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歐洲版圖上,比利時是一個被夾在德國、法國、荷蘭,並與英國隔海相望的小國。它的國土面積3萬平方公里,與中國的海南島大小相當,人口1000萬左右,基本相當於深圳市人口。就是這樣一個歐洲小國,卻是歐盟和北約總部所在地,被稱為“歐洲首都”。

比利時雖然是小國寡民,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是歐洲幾大強國的樞紐所在,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多次陷入歐陸戰火。事實上,比利時1830年之所以能夠獨立建國,也正是歐洲幾個大國爭奪、妥協,強行拼湊出來的結果。

建國後近200年時間,比利時歷經歐洲風雲鉅變,經受過一戰、二戰的蹂躪,卻始終能夠保持其國家的獨立和完整,這在歐洲歷史上簡直是個奇蹟。作為一個大國妥協的產物,為什麼列強都沒能力獨吞比利時?

英國奉行“均衡政策”,保護比利時免遭吞併

自從十七世紀開始,英國對於歐洲大陸就開始施行“均衡政策”。英倫三島孤懸海外,沒有足夠的實力也沒有野心霸佔歐洲大陸。與此同時,他也很怕歐洲大陸被某一個超級大國統治,從而直接威脅到大不列顛的安全。

基於這種情況,英國一直致力於平衡歐洲幾國之間的實力,讓列強之間相互牽制。比利時,正是英國平衡歐洲強國的關鍵一環。比利時獨立以前,大部分土地屬於一個名為“法蘭德斯”的諸侯國,因為地處歐洲西海岸的“十字路口”,歷史上數次受到法國人和普魯士人爭奪。

1815年“反法同盟”打敗拿破崙後,為了削弱法國的勢力,比利時被劃歸給了已經沒落的荷蘭。被迫加入荷蘭的比利時一直受到不公平待遇,15年後,他們在“七月革命”的影響下,開始鬧起獨立運動。1830年,比利時正式宣佈獨立。

獨立後的比利時令英國十分不安。此前拿破崙曾經對英國實施“大陸封鎖”政策,限制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的貿易往來,大不列顛人對此心有餘悸。如今比利時獨立,一旦它再次被法國或者德國吞併,英國將失去與歐洲大陸進行貿易的重要中轉站,重新面臨被封鎖的危險。

為此,1839年歐洲列強簽署的《倫敦條約》上,英國逼迫法國、德國等列強,承認比利時獨立自主不可侵犯,條件是這個歐洲小國保持中立。同時,英國還迫使荷蘭割讓了一部分土地和人民給比利時。至此,比利時就成為了“英國在歐洲大陸的橋頭堡”。

在其後的歐洲歷史程序中,英國人不允許這個橋頭堡落入任何一個歐洲大國的手中,自始至終都是比利時身後的保護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入侵比利時。

為此,英國不惜向德國宣戰,並派兵開赴歐洲大陸進行支援。在英國這樣一位老大哥的保護下,任何歐洲列強想要吞併比利時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比利時非單一民族國家,法荷兩國有心無力

19世紀下半葉,歐洲民族主義興起,自拿破崙戰爭之後,歐洲就不再有純粹的滅國戰爭,幾乎所有戰爭都是打起了民族主義的大旗。例如,希特勒就以民族問題為藉口,佔領蘇臺德區,並以日耳曼人要同處一個“大德國”為由,為入侵捷克。

比利時特殊之處在於,從獨立之初就不是單一民族國家,列強很難找到吞併的藉口。比利時人口六成左右是佛拉芒人、四成左右為瓦隆人。佛拉芒人居住在布魯塞爾以北,講荷蘭語。瓦隆人則居住在南部,講法語,心理上也更認同法國。理論上來說,荷蘭和法國都有可能吞併比利時。

前提條件是,佛拉芒人和瓦隆人分列成兩個南北兩個單一種族的國家。事實上,作為一個歐洲列強妥協的產物,比利時人並沒有這樣的選擇權。《倫敦條約》已經明確規定了比利時的領土範圍,歐洲列強對此達成一致,就是為了防止兩族人分裂,被合法瓜分,尤其是曾經統治過歐洲的法國人。

此後,歷任國王為了不得罪任何一方,都娶外國女子為妻。就這樣,比利時兩大種族之間雖然矛盾不斷、吵吵鬧鬧,甚至時至今日都還很難和諧相處,卻從來都沒有分裂為兩個國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對比利時的入侵都會受到道義上的譴責,即使強行吞併,也很難統治一個沒有民族認同感的比利時。

比利時經濟軍事實力出眾,強行入侵代價沉重

比利時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境內有豐富的煤炭儲藏,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1830年比利時開始工業革命,是繼英國之後,第二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以重工業為主,其鋼鐵和機械製造都比較先進。

19世紀末,比利時還作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開始進行海外殖民擴張。比利時在英國的幫助下,在瓜分非洲殖民地的浪潮中,竟然獲得了非洲接近8%的土地面積,排名歐洲第三。

順便說一句,比利時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剛果河流域,歐洲列強雖然眼紅,但在一番博弈之後還是默許了這一結果。正是基於這樣強勁的經濟實力,比利時維持了一支規模不大,但是不容忽視的國防力量。一戰開始階段,德國人就曾在比利時的列日要塞吃了一個大虧

1914年夏天,德國向法國出兵,向比利時發出照會要求“借道”。遭到阿爾貝一世拒絕後,德軍強勢入侵比利時。德軍本以為三天就可以征服比利時,結果他們在列日要塞足足打了兩個星期。

雖然戰爭最後以德國取勝而告終,但德軍在動用了飛艇、巨炮等先進武器的情況下,依然付出了2.5萬名將士陣亡的代價,比利時的軍事實力也可見一斑。

歷史上,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都曾征服過比利時,但這並不說明比利時就是軟柿子。這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是以英法俄等大國為目標,動員了全國的軍事資源,比利時只不過是他們邁出國門的第一站。

如果單以吞併比利時為目標,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投入如此大的成本。更何況,這個歐洲小國背後還站著英法兩個大國,這就更讓歐洲強國對於比利時不敢有太多想法。

推動歐洲實現共同體,比利時進入和平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尚未結束時,比利時人就開始謀求改變生存環境,推動歐洲戰後新秩序。他們最先和自己的鄰邦小國,荷蘭和盧森堡,採取了抱團的方式以加強他們在歐洲的話語權。

1944年,他們簽署了“比荷盧三國關稅同盟協議”,雖然這只是三個小國之間的聯盟,但卻是日後歐盟的前身。隨後的20年裡,比利時始終是歐洲一體化的堅定的支持者和推動者,也是歐盟的創始國和初始會員國之一。

1967年,在比利時外長吉恩·瑞伊的推動下,三國聯盟聯手法國、義大利和德國,6國外長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條約於1967年7月1日生效。自此,歐共體成立。

既然成立了“歐共體”,那總部又該設立在哪個國家?圍繞這個問題,6國之間又一次上演了“大國博弈,比利時受益”的老戲碼。

作為二戰的戰勝國,戴高樂要求將歐共體總部設立在法國。這一提議遭到了德國和義大利的強烈反對,他們擔心歐共體成為法國的“傀儡”,這樣會讓歐洲再次出現一個拿破崙式的強權法蘭西。

歐盟總部設立在德國或者義大利,顯然也不合適,畢竟法西斯主義帶給歐洲的創傷還在滴血。在這樣的情況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這三個小國就成為了歐盟總部所在地的候選國。

最先被排除的是盧森堡,其國土面積只有2586平方公里,過於狹小。荷蘭與比利時相比,地理位置偏北,不夠便利。最終,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成為了幸運兒。這裡既有強大的社會經濟基礎,又是“歐洲十字路口”。

更重要的是,比利時只是小國,很難控制歐共體。就這樣,比利時幸運地成為了“歐洲首都”。歐共體進行了三輪擴軍後,從6國變成了12國。1993年,歐洲共同體正式進化為了歐洲聯盟,成為了一個經濟、政治實體。

終於,比利時透過不懈的努力,擺脫了遊走在幾大列強之間,時時擔心會被入侵和吞併的窘境。從歷史的程序來看,雖然本質上比利時“屹立不倒”一直是大國博弈的結果,但同樣也得益於自身的努力和時代大潮,這是不容忽視的。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持術不持信,否則信任越深,危險越大,因為信任的人捅刀子最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