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民國時期的將領馮治安的故事。
馮治安,1896年出生於河北故城縣,他少年從軍,從基層士兵逐漸熬成了37師師長兼河北省省主席。早年從軍的馮治安在軍中摸爬滾打,吃了不少苦。將心比心,這些艱辛的經歷也養成了日後馮治安寬厚待人的性格。他因為寬厚得到了很多讚譽,但晚年他還因此引發了爭議。
當時的西北軍流行有俗語,調侃掌兵將領的個性,詞曰:石友三的鞭子,韓復榘的繩,樑冠英的扁擔賽如龍,張自忠扒皮更無情。舊時代軍閥部隊中打罵、體罰士兵是常見現象,這其中的調侃也反映了基層士兵的心酸。但是唯獨馮治安沒有被調侃,他還因為寬厚大度的性格,得到了“補鍋匠”的綽號。
馮治安寬厚,當時因為盜墓而臭名昭著的孫殿英曾被西北馬家軍打敗,手下沒了本錢只好跑到北京閒居。後來,孫殿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馮治安,希望拉起一支所謂的抗日武裝,沒想到馮治安竟然門口答應。
孫殿英迅速招募地痞流氓和散兵、土匪組織了一支三四千人的隊伍。後來孫殿英也曾積極抗戰,卻最終投奔日本人成了人人唾罵的漢奸。
馮治安對部下寬容,他的河北老鄉也是他下屬的何基灃(河北藁城人)在抗戰後曾祕密前往延安,加入了共產黨。何從陝西回來後曾對馮說起此事,馮治安不答話,對此不贊成不反對。後來,一些地下党進入何基灃、張克俠的部隊,馮治安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抗戰時期,馮治安和各方勢力都能圓融相處,他還曾經批准部隊贈送一部分槍支給江南的新四軍。
馮治安的寬容終於在後來結出了“碩果”。1948年年底,淮海戰役爆發,馮治安多年的老部下、中共地下黨員何基灃、張克俠率領2.3萬人馬在江蘇徐州賈汪地區起義。這讓當時的第33集團軍司令、第三綏靖區長官馮治安非常下不來臺。
國民黨內部自然對這次事件大為光火,嗣後的近一年時間,馮治安也基本沒再得到重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馮治安最終沒選擇留在大陸,而是去了臺灣。
本來可以為新中國建設出力,卻去了臺灣,又因為自己無兵失勢而在國民黨內部被冷落。晚年的馮治安可謂處境尷尬。1954年12曰16日,這位戎馬半生的將軍,在58週歲生日這天因腦溢血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