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古代影視劇的時候,後宮的嬪妃們小指、無名指戴著長長的指甲套。幾乎宮中有些地位的女子,基本上都會在手上套上幾個指甲套,戴上長指甲套非常不方便,那後宮的嬪妃們為何都要戴著呢?

只是,為什麼清朝妃嬪熱衷戴長指甲套?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身份識別。在封建王朝,不論是社會、朝廷還是後宮,都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級別。這些級別,細化到了服裝和衣著上面。這其中就包括指甲套。指甲套的做工以及用料,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比如皇后和太后的指甲套,用的材料最好,工藝也最為複雜;

皇貴妃則稍微差一些,之後逐級降低標準。到了最基礎的嬪妃和宮女這個層級,是沒有權力戴指甲套的。此外,在指甲套的長度上也存在著標準,級別越高,指甲套越長。這樣規定給皇帝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方便。皇帝后宮裡女子很多,因此皇帝不一定能記住每個妃嬪的具體級別,但是,指甲套的存在,可以讓皇帝毫不費力判斷出對方的等級。

第二點。特權彰顯。在古代,普通勞動者都需要勞動——所謂男耕女織。因此古代勞動者的指甲很短,因為長了的話不利於生產勞動。而統治者為了彰顯特權,於是有了“養甲”的習俗,表明自己和勞動者不一樣,不需要依靠耕田、織布來討生活。這種風氣最早產生於戰國。

起初少數貴族留長指甲,其餘的貴族為了表明自己的生活水準也不差,於是也開始留長指甲。久而久之,在這種攀比風氣下,養甲成為一種時髦,到了清朝,還成為後宮的一種規範。第三點。則完全是考慮美觀。自古以來,有閒情雅緻的人,會在生活中不斷尋找美、發現美,並且創造出一系列審美體系——現代人所熱衷的美髮和美甲,其實正是這種傳統的延續。

晚清的慈禧太后還將指甲套玩出了新花樣。早在清朝嘉慶帝在位期間,紫禁城就受到過天理教教徒的進攻,嘉慶帝也險些遇刺。這讓慈禧太后深感身邊的侍衛未必能百分百保證自己的安全,於是,慈禧太后將指甲套開發成“兵器”:她命人將指甲套上塗上麻藥,一旦遭遇突發襲擊,她可以利用指甲套將對方劃傷,然後麻藥會讓刺客短期內喪失攻擊力。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假如在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堅持不投降不賠款,結局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