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法國太后凱瑟琳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講述了法國瓦盧瓦王朝時期的王后凱瑟琳的前半生,僅從她前半生的表現來看,凱瑟琳完全是一個溫良恭儉讓的賢后。然而在丈夫亨利二世死後,凱瑟琳卻表現出了對權力的掌控欲以及高超的政治手腕,將各路豪傑玩弄於股掌之中。凱瑟琳的一切行為都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為此,她並不關心法國的命運,她的權術或許保障了自己的權勢,卻惡化了法國的國內局勢。

一、太后攝政

在亨利二世還活著的時候,凱瑟琳王后並不受寵,她在宮廷內外也處處表現得儘量謙卑,不惹人注意,甚至對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也表現得非常客氣。然而,1559年,亨利二世剛去世,凱瑟琳立刻就以宮廷女主人的身份下令驅逐黛安,並剝奪了亨利二世送給黛安的全部財物。不久之前還巴結黛安的達官貴人們立刻將她拋棄,尤其是吉斯公爵,他迫切希望拉攏凱瑟琳,從而獲得在宮中的地位。於是,吉斯公爵和他的兄弟洛林主教支援凱瑟琳驅逐黛安的措施,並且擁立凱瑟琳擔任攝政。

亨利二世

當時繼位的是凱瑟琳和亨利二世的長子弗朗索瓦,這個孩子只有15歲,而且體弱多病,根本無法獨立執掌大權,而擔任攝政的凱瑟琳一直以來都被認為非常軟弱無能,當時的人們都相信吉斯兄弟才是真正在幕後掌權的人。當時的大貴族中,和皇室最親近的要數納瓦拉國王安託瓦內·德·波旁,這位老兄的祖先來自瓦盧瓦王朝,他的妻子胡安娜則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外孫女,可以說,他是和王室血統最近,並且權勢最大的貴族之一,而且他和弟弟孔代親王都傾向於新教。為了掌握大權,安託瓦內兄弟決定發動政變,推翻吉斯家族,順便控制看起來軟弱無力的凱瑟琳太后。

吉斯公爵及其黨羽

由於走漏了風聲,安託瓦內試圖劫持王室成員的計劃失敗,大批參與者被處決。吉斯兄弟本打算利用這個機會剷除安託瓦內兄弟,在掌握了足夠證據的情況下,他們逮捕了安託瓦內和孔代親王兄弟二人。不過,凱瑟琳卻並不打算讓吉斯兄弟一家獨大。1560年12月,凱瑟琳的長子,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病逝,但是凱瑟琳並沒有把時間浪費在哀悼上,她立刻找到被囚禁的安託瓦內,要求他支援自己擔任攝政。安託瓦內性命尚且堪憂,只有答應。第二天,凱瑟琳就把吉斯兄弟和安託瓦內兄弟叫來,她告訴吉斯兄弟,安託瓦內和孔代親王已經被無罪釋放了,而吉斯兄弟謀害安託瓦內的罪行也被饒恕了。吉斯兄弟剷除安託瓦內兄弟的計劃泡湯,還因此欠了凱瑟琳人情。就這樣,凱瑟琳輕易地就排除了這兩支競爭對手,將大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

凱瑟琳太后出巡

二、執掌大權

1561年5月,凱瑟琳的次子,年僅11歲的查理九世繼位。顯然,太后凱瑟琳將繼續把持大權。不久前被排斥出權力中心的吉斯兄弟和安託瓦內兄弟,都計劃著捲土重來。此時的吉斯兄弟成了天主教徒們的首領,而安託瓦內兄弟則是新教徒的領袖。鑑於天主教勢力明顯大於新教,凱瑟琳決定聯合新教來制衡天主教。為此,她希望女兒瑪格麗特能夠嫁給安託瓦內的兒子,從而和新教勢力結盟。

查理九世與母親凱瑟琳

王室成員如果和新教結盟,吉斯兄弟的權勢必然會受到影響,於是,吉斯公爵也決定策劃一次政變,劫持凱瑟琳的第三子亨利王子。不過,訊息走漏,這讓凱瑟琳堅信吉斯兄弟和天主教勢力是最大的威脅。1562年1月,在凱瑟琳的策劃下,天主教和新教徒代表一起召開了宗教會議,大會通過了《寬容法案》,允許新教徒在法國國內的宗教活動。當時新教徒只佔法國總人口的3%不到,這種明顯偏向新教徒的態度引發了天主教徒的強烈不滿。幾個月後,吉斯公爵率軍屠殺了瓦西城內的500多名新教徒,法國宗教戰爭因此爆發。

法國貴族莊園城堡

在全國一片混亂之下,吉斯公爵率軍進入巴黎,並且乘勢軟禁了凱瑟琳和查理九世。此時,全國性的混戰已經爆發,在吉斯公爵的率領下,天主教軍隊不斷獲勝,安託瓦內也在一次戰鬥中戰死,孔代親王也屢次戰敗。凱瑟琳此時的地位非常危險,如果吉斯公爵最終獲得勝利,她一定會遭到罷黜。

然而,天意救了凱瑟琳!

1563年,吉斯公爵在圍攻奧爾良時,被一名新教貴族刺殺而死。

凱瑟琳最大的兩個對頭,新教的安託瓦內和天主教的吉斯公爵,都死了,毫無障礙的凱瑟琳順理成章地恢復了權力。

吉斯公爵兄弟

三、縱橫捭闔

此後幾年間,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暫時相安無事,這對凱瑟琳來說是最好的狀態:最好就是兩邊勢均力敵,她才能在平衡中維持權力。為此,凱瑟琳試圖讓女兒瑪格麗特嫁到西班牙,從而獲得西班牙的支援。此前,為了獲得新教徒的支援,凱瑟琳已經把瑪格麗特許配給納瓦拉國王安託瓦內的兒子亨利了,而在安託瓦內死後,納瓦拉王國的亨利就成了凱瑟琳的絆腳石。凱瑟琳的行為是典型的投機,但是法國新教徒卻認為,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是狂熱的天主教徒,凱瑟琳這是想借助西班牙來鎮壓法國新教徒。一時之間,教派對立再度嚴峻起來。

此時最害怕的還是納瓦拉王國的太后胡安娜三世,她擔心自己和兒子早晚會遭到凱瑟琳的毒手,便在1567年帶著兒子逃回了納瓦拉王國。凱瑟琳將此視為宣戰行為,便將洛林主教等大批極端天主教徒召集起來,甚至連老對頭吉斯公爵的兒子亨利也被重新啟用,凱瑟琳自己的第三子亨利王子也親自上戰場作戰,於是,法國戰場上同時出現了三位名叫亨利的將領:吉斯公爵亨利,王子亨利和納瓦拉國王亨利。1568年,納瓦拉國王亨利的叔叔孔代親王戰死,新教徒在戰場上節節敗退。

凱瑟琳的第三子亨利王子(後成為法國國王亨利三世)

天主教聯軍的勝利再度讓凱瑟琳感到威脅,本質上,凱瑟琳是希望和平的,但她的目的是讓天主教和新教勢均力敵,而不是一方消滅另一方。最可怕的是,有謠言說吉斯公爵亨利正在追求凱瑟琳的女兒瑪格麗特,這讓凱瑟琳堅信吉斯公爵亨利是在覬覦王位。1570年6月,天主教軍隊在一次戰鬥中受挫,凱瑟琳趁機下令停戰,和新教徒和談。吉斯公爵亨利被剝奪了軍權,然後又在王室的壓力下迅速結婚。現在,凱瑟琳再度向新教徒丟擲了橄欖枝,希望瑪格麗特還是能嫁給納瓦拉國王亨利。不過,凱瑟琳所希望的只是保障自己的權力而已,為了維護她的權力,無數人將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

納瓦拉國王亨利,後成為法國國王亨利四世

文史君說

凱瑟琳不愧是權謀高手,憑藉著高超的手腕,她收拾了一個又一個政敵,確立了自己在法國政壇上的獨霸地位。然而,她關心的只有自己的權力,在新教和天主教矛盾急劇激化的情況下,她在其中長袖善舞,時而支援一派打擊另一派,時而調停衝突。凱瑟琳確實不希望雙方大打出手,但她也不希望任何一方獲得絕對的優勢,於是,戰爭遲遲無法得出結果,法國人也因此承受了30多年的內亂。當然,凱瑟琳並不是唯一要為此負責的人,那些以宗教之名大肆屠殺的人同樣難辭其咎,但是凱瑟琳作為法國最有權勢的人,卻始終採取自私和投機的政策,最終導致戰爭的持續和惡化。至於法國人將要付出何等慘重的代價,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當中繼續講述。

參考文獻

南希·戈德斯通:《瑪戈王后與波旁王朝的崛起》,北京聯合出版社2016年版。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日軍刺刀術遠超蘇聯,為什麼不和蘇聯拼刺刀?日軍:換成你也不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