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都說皇帝一言九鼎,古代的皇帝,一旦下達了某個詔令,就必須成為鐵板釘釘的事實。

就因為如此,民間還有個傳說。說是在唐朝的時候,有個湖南官員想為家鄉做點好事,於是在皇帝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寫了一行字“澧州糧米可免”。等到某天皇帝經過的時候,看到這行字,一時信口照唸了出來,結果身邊官員撲通跪了一地,立馬謝主隆恩。好傢伙,皇帝都親口說出免糧了,可不是金口玉言嘛。據說當時皇帝也沒有生氣,而且兌現承諾,,不再收澧州糧米稅收了。

但是,民間傳說畢竟是民間傳說,即便再怎麼樣用真龍天子的光環加身,皇帝終究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做到,真的一生都從無反口。

你比如拿朱元璋來說吧,當初建功立業的時候,朱元璋給多少功臣頒發了免死鐵券,但是又有什麼用呢?該殺的還是殺了,最終免死鐵券的解釋權,還是在皇帝身上。

而在清朝也有這麼一件比較打臉的事情,就由雍正自己當著全國人發下的誓言,最終還是被他兒子乾隆打臉了。

在大家的印象裡,雍正都是一個比較暴君的形象,殘忍好殺,事實上還真不是這樣,雍正做皇帝,也是比較有宗旨的。該殺該放,自有自己的一套主張。

當時有個窮酸秀才,名叫曾靜,也是比較抑鬱不得志吧,也總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想來想去,他的腦筋動到了反清復明這個點上。而好笑的是,此人既有這種改朝換代的思想,卻無足夠匹配的能力,全靠一腔熱血,不問情況。

他聽說岳飛有個後代叫做嶽鍾琪,在川陝當總督,權力很大,而且擁兵十萬。他就沉浸在自己的想象裡不可自拔了,既然是岳飛的後代,一定很赤膽忠誠心,一心想恢復漢人河山,而嶽鍾琪也有這個實力,遲遲不肯動手,就是缺少了自己這樣一個智囊啊。

於是他就寫了一封信給嶽鍾琪,信的大概主題主要有兩點:一是痛斥滿清江山,直指雍正罪行;二是恭維嶽鍾琪一番並點明主題,你有兵我有才,不如我們一起造反恢復漢人江山云云。對於一個沒有接觸,僅靠自己一腔臆想的清朝官員,寫出這封信,可以看出,曾靜十有八九患有臆想症。

面對這麼一個臆想症患者的反動書信,嶽鍾琪自然是莫名其妙,也不可能按照他的話去做,當場就像雍正揭發了這麼一個人,有著嚴重的反清復明思想,必須當亂黨分子處置了!

按理說,面對這樣一個發動派,十之八九的帝王都會選擇血腥鎮壓,要不留著他過年啊?何況雍正這麼一個有著冷血名聲的皇帝。然而,這次雍正確實是反其道而行之,他沒有殺曾靜,反倒把他留了下來。

為啥呢?因為雍正有自己的另外一番考慮,他覺得,單靠殺人是無法解決事情的,只會更讓群眾覺得自己十惡不赦。不如就讓曾靜給自己當活招牌,去為自己闢謠,宣傳自己的正面事蹟。

於是,雍正先是給曾靜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把他反清復明的思想給扭轉過來了,然後派遣曾靜到全國各地去宣講政策,現身說法,主要中心思想也就一個:關於雍正皇帝的一切不利謠言,純屬編造,事實該是,,,,,,,的。

但是,不管怎麼樣,曾靜到底是犯下了辱罵皇帝,懷有異心的大罪,雍正真的就這麼放過他了嗎?不止全國人民不相信,曾靜自己也是不相信的。怎麼辦呢?為了顯示自己不心虛,也為了讓曾靜安心給自己幹活,雍正放下身段,向曾氏、向群眾寫起保證書來了:我發誓,我絕不殺曾靜,而且“朕之子孫將來亦不得以其詆譭朕躬而追求殺戮”。

這下好了,雍正不僅保證自己不殺曾靜,還保證自己的子孫也不殺曾靜,皇帝金口一開,那就是金口玉言啊,何況那麼多人都知道的。曾靜安心了,覺得自己這條小命,就這麼保住了。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雍正親口許下的承諾,當乾隆登基,卻彷彿當他爹放了個屁一樣,絲毫不當真,一登基就把曾靜給殺了。在乾隆看來,囉囉嗦嗦解釋那麼多幹嘛,既然此人有異心,直接解決就是,皇帝就是天子,還用得著和大家解釋保證嗎?他覺得他老爹雍正委實是太囉嗦了。

於是,雍正當著全國人民許下的諾言,就這樣,他兒子一登基,立馬就給他打臉了。乾隆下令把曾靜拉到菜市口,“咔嚓”一聲割了頭:“曾靜大逆不道,雖處之極典不足蔽其辜!”切齒之狀,宛然在目前。

曾靜本以為保住了一條命,沒想到,終究還是逃不過。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已經戰敗,為何德國還要在投降談判時羞辱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