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春節法定假期只有3天,加上調休是7天,大家都認為這個假期太短了,都在抱怨希望假期可以延長到初十以後,尤其是身處外地要回家過年的人,來回路上花費的時間使得本不富裕的假期更加寥寥無幾。
那麼古人的春節會放假嗎?放幾天?怎麼放?比之我們現在如何呢?這裡我和大家探討一下唐朝的春節假期是如何放的。
中國古代官員
據《唐元典》記載,唐玄宗頒佈了關於放假的紅標頭檔案《假寧令》:“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
元正就是現在的春節,古代將農曆新年稱為元旦、元日、元正等,民國時引入公元紀年法——公曆,也就是陽曆,後來就將陽曆1月1日稱之為元旦,農曆1月1日稱為春節。所以其實春節這個詞還算年輕。
從上面的史料看,唐朝時春節放假也是7天,不過是實打實的7天,不像我們現在需要調休,拼拼湊湊了7天。
具體是怎麼放的呢?“元正前後各三日”,意思是說大年初一之前放三天,之後放三天,加上當天,正好七天。這個方法和現在比起來哪個更合理呢?不知道朋友們有什麼看法。
我認為,前三天放假很合理,後面只放三天有點少,哈哈,我也是對春節假期時長有著深深的怨念呢。
放假就是完全不用上班嗎?不是的,初一京官是要進宮皇上拜年的,一些職能部門也是要
值班的,而加班更是自古有之,職場新人還有可能會被老油條“欺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由熟人張建封介紹到節度使官署任職,入職第二天小吏就拿來官署中的十多項規章制度給他看。其中規定了從當年九月到第二年二月是考核期,要早來晚走,除了生病不能外出。
這樣的規定下韓愈妥妥休不了春節假呀。
當然韓愈也不是軟柿子,立馬就給張建封寫了一封信,大意是:這樣的禁令能把我逼瘋,你看中的是我的才華而不是我能加班,如果強迫我遵循你的規章制度,那麼就算之後你給我高官厚祿,我也不會承認你是我的知己。
當然,韓愈也不是一味地駁斥,還提出瞭解決辦法,就是“寅而入,盡辰而退;申酉而入,終酉而退”,中間再給他一段午休的時間。張建封有沒有答應他不得而知,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即使是唐朝的官員都不一定能完全享受假期,加班是上司領導古來有之的手段呀。
唐代的春節假天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有政治需要變化,如同我們2020年的春節假因為疫情延期了2天一樣。
安史之亂結束後的唐德宗就提議春節不放假了,大家好好上班,讓國家早日恢復元氣,並且自己帶頭執行。然而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甚至以辭職威脅,吵著鬧著要放假。
反覆權衡協商後,唐德宗讓了一步,大臣們也讓了一步,改為單日上班,雙日休息,春節假期就被削減為三天了。
這樣容易妥協的皇帝領導是臣子的福音,卻不是國家的幸事。
這樣有明文規定的是官員們的假期,商人、農民、手藝人等其他階級並沒有這樣規定好的假期,不過這些群體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自由,不必像官員一樣要打卡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