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中國封建時代在唐代達到了頂峰。在唐代,無論是經濟,軍事,國土面積都達到了歷代中原王朝的巔峰。東部設有安東都護府,西部有安西大都護府,在長安城外有一石碑,上寫此去西極九萬九千里皆為唐土,可見國力之盛。

然而隨著五代十國之後,有宋一朝都沒有收復幽雲十六州這是宋代重文輕武導致的,這沒什麼說的。可是為什麼到了明代也沒有恢復唐代的版圖的。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政治上儒家文化在宋明發展到高峰,這導致中華民族的尚武風氣被閹割。武將的地位缺失,使國家失去了拓邊的慾望,而塞北關外在古代是荒無人煙的苦寒之地,對中原王朝來說沒有什麼價值可言。至於西域地處商路本應收復。但經歷了宋元百年之後,漢人在西域的勢力微乎其微,更被阿拉伯的宗教所同化,此時收復花費巨大,這不符合古代儒家的治國思想。

二:軍事的衰落,宋代以後,均為了吸取唐代後期藩鎮割據的教訓而削奪兵權。這就使得兵將分離,且武將統兵指揮受到文官的掣肘。而文官大多不諳兵法,不懂戰事。所以在明代,除了洪武,永樂二朝能開拓一些新的土地。在仁宣二帝時期文官便開始做大,這是因為開國勇將被朱元璋殺得七七八八,而朱棣時期武將已經式微,土木堡一戰之後,開國功勳係數陣亡。無人制衡文官集團,所以,在儒家保守思想的薰陶下。明代先後放棄了奴兒干都司,開元衛,關西七衛。整體呈現戰略收縮態勢。

漢唐代則不同,彼時的中國民風彪悍,素來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說。因為當時武將和丞相是平級,儒家思想不是很強勢。並不能左右武將領兵和帝王的決斷。但這樣缺點也很大,那就是武將專權發動兵變數不勝數。所以古代中國一直在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很不幸,明代沒有平衡好。

這就是為什麼明代沒有恢復漢唐版圖的主要原因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王莽不死,赤眉軍是針對王莽的赤眉;王莽死後赤眉必然危害新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