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
對他的正面評價,一般都是指,漢武帝首次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統一。
對他的負面評價,一般都是指,漢武帝在位期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抹殺了文化的多樣性;後期頻繁興兵,窮兵黷武榨乾了國力,從此大漢朝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漢武帝
1、天下大勢
其實對於一個歷史人物的諸多評價,評價本身是客觀的。之所以會有爭議,就是因為不同的評價站在了不同的角度。
從大的時間尺度上來講,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沒有不滅的王朝,只有薪火相傳的中華文明。如果站在整個中華民族的角度來看,漢武帝確實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朝國界
2、先秦時期
早在三皇五帝以及後續的夏商周三朝,我國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當時的中國並不大,集中在現在的華中地區範圍內。那個時候還只是萌芽時期,只是為整個中華文明定下了基調。
到了周朝末期,春秋和戰國期間,群雄並起,百家爭鳴,中華文化圈出現了一次文化大爆發。那個時候雖然各諸侯國名義上從屬於周天子,然而周朝並不能算是一箇中央集權國家,它更像是一個聯邦制政體,每個諸侯國都有獨立的司法權和軍事權。當時不同的諸侯國也都有各具特色的文化風俗。
▲秦朝文字統一
3、農耕與遊牧
直到秦朝一統,“車同軌,書同文”,中國才真正完成了中央集權。在這之前的國家外交和戰爭,一直都是中華文明圈內部不同農耕文明之間的博弈。在這之後,北方遊牧文明也逐漸規模化,從此中國大地上開始呈現出整個農耕文明和整個遊牧文明之間的激烈碰撞。
農耕文明的優勢在於文化優勢,相比牧民,農民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而這樣的環境,十分有利於文化知識的積累和傳播。
遊牧文明的優勢在於軍事優勢,相比農耕文明,整個遊牧文明都處於一種半軍事化狀態,每個成年男人都是合格的戰士。
所以兩個文明在早期的衝突中,農耕文明一直處於守勢,周朝的北方諸侯國就已經築起了長城。這種局勢一直持續到漢朝,漢高祖曾在白登被圍,整個農耕文明可謂是吃盡了苦頭。
▲農耕文明
4、文化統一
歷史上,不僅在中國有燦爛的農耕文明,埃及文明和蘇美爾文明也都是農耕文明的代表。但是不同於中國,這些文明在歷史上都被遊牧文明所終結了。
那麼憑什麼漢武帝就能逆襲呢?
其實戰爭永遠都是國力的較量,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國力始終要大於鬆散的部落聯盟。在漢武帝當權之前,漢朝已經經過了兩代人的休養生息,國力已經逐漸強盛起來。
在漢武帝當權之後,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一個政策——獨尊儒術,這不是簡單地從諸子百家中做了一個取捨,而是在前朝“書同文”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文化統一。可以說正是因為這樣的文化改革,“漢”文化正式形成,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西漢時期亞洲大陸勢力分佈
5、野蠻與文明
縱觀整個世界史,我們不難發現,無數的農耕文明被遊牧文明終結。用史學界的話來講,就是以軍事優勢戰勝文化優勢,也就是所謂的“野蠻戰勝文明”。
那麼為什麼漢武帝可以戰勝遊牧文明呢?
正是因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把文化軟實力轉化成了國防硬實力。改革之後的國力日漸強盛,農耕生產力已經足夠供養土地上的人民。客觀上也就允許一部分人脫離生產,成為職業化的軍人。
對於遊牧文明,一直有一句“滿萬不可敵”的神話。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的軍隊職業化。在國與國的爭端,或者說在文明與文明之間的碰撞之中,只有以職業化的軍隊,才能對抗職業化的軍隊。
▲遊牧民族
後記
正是漢武帝摸索出的這條路,為後世樹立了榜樣,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從此以後,無論是遊牧文明的入侵還是海洋文明的入侵,中國人民都未曾放棄過自我救贖。
經過歷史的檢驗也證明,我們中華文明更有凝聚力,我們的中華文明更有優越性。所以我們十分有信心,我們能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參考資料】:
《史記》
《漢書》
《資治通鑑》
《關中記》
《輪臺詔》
《中國藏書家通典》
《史記索隱》
《桓子新論》
《輿地圖》
《漢武故事》
【文案編輯】:目海志阿森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