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施彭內克中將是二戰時期德軍第四十二軍軍長,在克里米亞戰役的刻赤半島作戰中,他違背了希特勒不許撤退的命令,下令國防軍第46師撤退,從而避免了該師被圍殲的命運,挽救了無數士兵的性命。然而,他公然抗命卻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現在許多資料都是對他自行撤退的是是非非議論頗多,但實際上施彭內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遠非現有資料中那麼單純,這篇文章就簡單的介紹一下施彭內克的個人履歷吧。

漢斯.埃米爾.奧托.格拉夫.馮.施彭內克1888年2月生於杜塞爾多夫一個貴族家庭,他幾個月大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生活在家族領地施彭內克堡附近,他名字中的漢斯.格拉夫.馮.施彭內克就是“來自施彭內克的漢斯伯爵”的意思,這也是德國及歐洲貴族普遍的命名方式。

施彭內克十七歲時進入軍校學習,1908年被授予中尉軍銜,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擔任連級指揮官和營長副官,先後三次負傷,1916年晉升為中校,獲得一二級鐵十字勳章。

德國戰敗後,施彭內克留在軍隊繼續服役,就職於陸軍管理局(總參謀部),後晉升為上校擔任第48步兵團指揮官。1938年,他調到空軍協助司圖登特組建傘兵部隊,2月晉升少將,後擔任第22傘兵師師長。

施彭內克可以說是一位傳統的德國軍官,在希特勒整倒陸軍總司令弗裡契事件中,他曾明確表態支援弗裡契,還出庭擔任過品德證人,但戈林命令他閉嘴,最終他只能保持沉默。按理說施彭內克是不願意與納粹沆瀣一氣的,但後來發生在東線戰場的情況,卻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汙點。

1940年2月,施彭內克晉升為中將,同年5月與司圖登特一起指揮德國傘兵對低地國家發動進攻,在荷蘭戰役中再次受傷,獲得騎士鐵十字勳章。

德國入侵蘇聯時,施彭內克的第22傘兵師作為步兵配屬於第十一集團軍(克里特島戰役後,希特勒拒絕大規模使用空降作戰,德國傘兵大多成為步兵參戰),向克里米亞方向發動進攻。施彭內克預料不到,他的軍事生涯會在這裡戛然而止。

在德國入侵蘇聯後,施彭內克就接到命令,把猶太人從蘇軍戰俘中清理出來,10月,他向部隊下達命令,必須密切配合黨衛軍及帝國保安總局清理猶太人的行動,第22師在佔領區內協助黨衛隊特別行動隊D支隊,屠殺了2000多名猶太人,其中包括婦女兒童。

1941年10月中旬,因坐骨神經痛和腸胃疾病,施彭內克離開蘇聯回國治病,12月初返回東線戰場,曼施坦因推薦他擔任第四十二軍軍長,12月10日,施彭內克再次釋出命令,在佔領區內所有的猶太人都將被認為是蘇維埃的支持者,必須佩戴大衛星標誌從事強制性勞動,當天在他的管轄區內有1050名猶太人被特別行動隊殺害。

在東線戰場國防軍曾多次參與到屠殺平民的罪行之中,施彭內克也是其中之一。戰後,施彭內克在德國被作為納粹的受害者受到人們的尊敬,但2014年德國《軍事期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揭露了施彭內克在烏克蘭南部和克里米亞參與屠殺平民的一些史料,頓時引來一片譁然,還有部分民眾舉行了抗議活動。

1941年12月26日,蘇軍在刻赤半島登陸,施彭內克下轄的德軍第46師面臨被包圍的風險,他請求撤退但遭到拒絕,希特勒命令絕不許後腿半步。29日,更多的蘇軍在南部登陸,包圍圈即將形成,形勢異常嚴峻,擺在施彭內克面前的是兩種選擇,要麼違抗命令撤退,這樣可以避免被包圍殲滅;要麼堅守陣地,這樣做的結果無異於斯大林格勒的悲劇提前上演。

施彭內克考慮了半小時,毅然選擇了前者,他下令46師立刻撤退,一萬多德軍在零下30°的嚴寒中冒著刺骨的暴風雪艱難西行,撤退持續了兩天兩夜,無數士兵被凍傷,大量馬匹被凍死餓死,許多重灌備和大炮被拋棄在結冰的道路上。儘管如此,但46師的官兵總算擺脫了被殲滅的結局,至少,在目前暫時保住了性命,然而,下達撤退命令的施彭內克中將卻大禍臨頭。

希特勒無法容忍他的將軍竟然敢違抗命令,他必須殺一儆百以儆效尤,所以當46師的官兵們正在慶幸他們逃出生天之時,施彭內克卻已經成為階下囚。1942年1月23日,軍事法庭開庭審判施彭內克臨陣脫逃一案,他被判有罪,判處死刑。惱怒的希特勒這時似乎平靜下來,他仔細琢磨認為施彭內克在戰術上好像也並沒有什麼不妥,但違反軍令必須懲處。在曼施坦因等人的建言下,希特勒借機下臺階,建議改判施彭內克有期徒刑,最終法庭判處施彭內克七年監禁。施彭內克被囚禁在蓋默斯海姆要塞,監禁的環境相對寬鬆,偶爾還可以去市區裡逛一圈,他的妻子每月都能夠帶著兒子來要塞裡團聚一週時間。

如果不是發生了一件重大的意外事件,施彭內克或許就這樣熬到戰爭結束,但是,7.20刺殺希特勒的事件,讓與此事毫無關係的施彭內克命喪黃泉。希姆萊認為處決施彭內克可以震懾反對希特勒的人,於是他命令將施彭內克立即處決,1944年7月23日早上7點,施彭內克被帶上刑場,他拒絕蒙上眼睛、拒絕被捆綁,在臨刑前,他說了最後的遺言:“作為一名軍人,我為德國服務了四十年,我全身心的熱愛這個國家,如果我必須死,我是為了一個更好的德國而死的。”

施彭內克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他有勇氣拒絕希特勒偏執的命令,解救了一萬多德軍士兵的性命,至少比保盧斯更加勇於擔當。但另一方面,他在東線忠實的執行納粹的種族滅絕政策,犯下了戰爭罪行。正如歷史學家艾瑞克.索爾曼評價:令人難以置信,在納粹統治下和戰爭時期,英雄與殺人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對立的人格,會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施彭內克被處決時他的小兒子克里斯托弗.馮.施彭內克只有6歲,戰後克里斯托弗成為德國外交官,並擔任過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的助理。1999年7月23日,在他父親死亡55週年那天,克里斯托弗在施彭內克的墳前奏響了安魂曲。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前世榮華之官員全是人精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