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打入冷宮”這個詞語相比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現在的電視劇裡面更是隨時能聽到,古代帝王的後宮如同戰場,成者王侯敗者寇,成功者榮華富貴,權傾天下,失敗者就會被打入冷宮,孤苦地過一輩子,大家概念裡的冷宮就是一出偏僻的房子,上面貼上冷宮的牌匾,嬪妃被鎖裡面,最多也就能保證每天有飯吃,和囚犯區別也不是很大,那麼冷宮這個概念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

關於“冷宮”的概念,源頭不可考。一般認為,冷宮並無固定地方,但凡關禁王妃、皇子的地方,都可稱“冷宮”。學者們走遍今天的故宮,也未發現明確的“冷宮”匾額,可見,冷宮並不是皇宮裡某處宮室的正式命名。然而,一些古裝劇強行發明“冷宮”,在受幽禁的妃嬪住處掛上“冷宮”牌匾,或直接說“打入冷宮”處罰。這些當然都是錯的。明清兩代,紫禁城中的“冷宮”有好幾處。明末,天啟皇帝的成妃李氏得罪了太監魏忠賢,被趕出長春宮,住到了御花園西面的乾西宮,一住就是四年。此外,先後被幽居在乾西宮的還有定妃、恪嬪等三人。所以,乾西宮就是當時的“冷宮”。

因此,“冷宮”本身是一種“冷遇”,並依照皇帝對一個妃子的“冷遇”程度而分級:第一層是冷處理,不再召入御前相見,這就相當於就此失寵,後半生只能在藉藉無名中等死,當然,也有妃嬪想盡辦法吸引聖眷,電視劇《甄嬛傳》中的安陵容正是一例;第二層是降級,貴妃降成妃,妃降成才人;第三層是取消名號;第四層則是賜予刑罰,甚至賜死。比如康熙皇帝有次釣魚,召一名嬪妃隨駕。康熙下了鉤以後,魚剛咬住,他就心急火燎地往上提,魚自然掙脫跑了。於是,康熙皇帝說:“王八孬了”,這是一句老北京話,孬了就是跑了。這位妃子聽後說:“王八老了,咬不住鉤了。”聽到這話的康熙認為嬪妃的話在含沙射影,因為他已經漸入老境,嘴裡基本沒有了牙。此後,康熙皇帝就再也沒有召幸過這位嬪妃。也就是被打入冷宮。

而歷史記載最早的冷宮應該要從漢武帝說起,漢武帝“金屋藏嬌”的故事應該是家喻戶曉,但是漢宮發生一件真相莫測的“巫蠱”案,矛頭直指陳皇后。漢武帝命酷吏張湯查案。“巫蠱”自古是宮廷大忌,又因操作簡便,說不清道不明,被懷疑者根本無法自辯,一直是栽贓陷害的絕好伎倆。元光五年,二十七歲的劉徹以“巫蠱”罪名頒下詔書:“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從此,陳皇后被幽禁於長門宮內,衣食用度依舊是皇后待遇,但自此鮮少踏入宮中。被幽禁在長門宮中的陳阿嬌無處求助,昔日的皇家園林因陳阿嬌的幽怨成了“冷宮”,從此,歷朝歷代的後宮嬪妃無不祈禱自己的一生遠離“冷宮”。這就是歷史記載最早的冷宮出處。

也就是說冷宮之所以為冷宮,主要是人跡罕至,就連宮女也很少涉足,顯得陰冷,同時因為失去皇帝寵幸之後,內心悲涼,最後是京城的冬天本就寒冷,房屋破舊,漏風漏雨,冬天又無火炭取暖。這就是冷宮的真意,明清皇家檔案記載,條件最好的冷宮要屬東六宮東北角的景陽宮,至少是個正規宮殿,明朝萬曆皇帝的皇貴妃、明光宗的生母王恭妃曾被幽禁於此。不僅萬曆皇帝冷落她,得寵的妃子也千方百計迫害,甚至還會遭受奴才下人的欺凌。長期的幽禁,終日以淚洗面,最後哭瞎雙眼,含怨而終。

而冷宮的大門一般都會用一把大鎖鎖上,裡面終年不見陽光,陰暗潮溼,到了晚上可能會有太監來更換便桶和洗臉水,有時候還會被太監欺辱,但是精神上的折磨比之酷刑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天都孤獨的一個人,想說話都找不到人,久而久之,妃子會抑鬱,甚至變得精神不正常,古代都很迷信,人們都覺得冷宮怨氣太重,經常會有不乾淨的東西,所以有人進入都會大聲吆喝“打擾各位了”。

不過這不過是民間的一些說法罷了,比如故宮之中的冷宮地方是不開放,並不是因為有怨氣,而是因為這些地方的建築年久失修,如果對外開放容易引起事故,所以一般都是不對外開放。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印度不是文明古國!歷史上印度只是一個地理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