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我們的記憶中,一個朝代的最後一位君王,很多時候都充當著一個殘暴不仁蘇胡朝政,尋歡作樂。碌碌無為的角色。但是小編說的人物卻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例外,在面對內憂外患的動盪局面下,他勵精圖治,銳意創新,以圖改變日益趨弱的王朝統治的現狀。但終究還是難逃國破身亡的悲慘結局,真是令人可悲可嘆!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吧。

大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

在前文中我們介紹過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和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他們分別是萬曆帝朱翊鈞和泰昌帝朱常洛,那他們與我們本文中的主人公有什麼關係呢?在這裡明確地告訴大家,本文主人公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作為天啟帝的弟弟,他的繼位也是偶然的。本來萬曆皇帝傳位於長子泰昌帝,泰昌帝又傳位於其子天啟帝朱由校,按道理這是屬於一脈相傳的,可天啟帝並沒有留有後嗣,所以才輪到當時已被封為信王的弟弟朱由檢。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一下古代皇帝繼位都遵循的是哪些方式?第一種,就是父子相傳。當然,這也包括皇帝死了之後,兒子順利繼為皇帝,還有就是皇帝退位,做太上皇,讓兒子當皇帝,比如乾隆皇帝名義上退位做太上皇,讓兒子嘉慶皇帝繼位。第二種,就是兄終弟及。也就是皇帝沒有兒子,讓弟弟繼承皇位,主持大局,本文所提到的天啟帝與崇禎帝就是這樣的關係。第三種,就是禪讓制,但這種形式一般比較少,也屬於特例。比如曹丕篡漢之時,就要求漢獻帝禪讓於自己,以達到其名正言順的目的。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只是屬於個例,本文就不在此多提了。

明思宗朱由檢

言歸正傳,崇禎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勤勉皇帝之一,他繼位之後,勤於政事,誓做一代中興帝王,極力挽救日益衰微的大明王朝。以至於史書記載,他年紀輕輕便已經是白髮叢生。為了減輕壓在百姓頭上的重擔,他的吃穿用度非常樸素,多次下詔“撤樂”,“減膳”。在政績方面,他登基之初,便很快剷除了霍亂朝政已久的宦官魏忠賢及其黨羽,平反了許多宦官專權所造成的冤假錯案。使當前的社會風氣大為改善,令百姓對皇帝寄予厚望。同時崇禎皇帝還經常頒佈“罪己詔”來反思自己的不足,也曾多次下詔令各州開啟糧倉,賑濟災民,同時廣攬天下賢士,參與朝政等。本就勤勉節儉的崇禎皇帝,若生於太平天下,必將締造出一片繁榮盛世。

歷史上勤儉的皇帝——明思宗

後宮妃嬪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以至於這個有作為的皇帝。最後變成了亡國之君了呢?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積弊難返。我們知道在明朝後期,嘉靖皇帝痴迷丹藥,萬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天啟皇帝痴迷於木工技巧,宦官專權,同時黨派爭鬥混亂以及官僚隊伍的腐敗等問題本就存在,尖銳的社會矛盾本就一觸即發。第二,天公不作美。崇禎皇帝登基的時期,正處於地理氣候的“小冰河期”,氣候逐漸地寒冷,加上降雨量少,農作物產量都到了嚴峻的挑戰,從而全國陷入了長達數十年的大旱災,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第三,農民起義不斷。由於明朝官僚隊伍的腐敗,東南沿海海盜猖獗,以及受氣候變化影響等諸多原因,以至於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其中闖王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規模最為壯大,使得大明政府疲於應對。第四,外患嚴重。我在以前的文章就曾提到過,後金的努爾哈赤在萬曆皇帝時期,就曾率領建州女真,統一女真各部,經過幾十多年的發展,後金的勢力已尾大不掉,不可忽視,在山海關外,攻城掠地,時刻威脅的明王朝的統治地位。第五,自身的性格缺陷。崇禎皇帝不幸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同時也有自身性格原因所造成的問題,他性格多疑,自負。由於他自幼看盡了皇家的政治陰謀與爭奪,從而性格上非常多疑,他登基之後扳倒了魏忠賢及其黨羽,對自己的能力和期望有了過高的估量,但接二連三的不順心之事,以至於他的自信心受到了重創。我們之前也曾提到過他是歷史上少有的勤勉皇帝之一,他對自己在處理朝政上幾乎苛刻,他也希望自己的臣子也能夠像自己這樣嚴格的要求自己,恪盡職責。相反大臣們在工作上稍有鬆懈,崇禎皇帝就會對大臣的能力問題以及忠誠度感到擔憂,以至於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任免多達五十位內閣大學士,可謂前所未有。在對外作戰方面,多位將領也都曾被崇禎皇帝免職或殺害。皇太極利用反間計和崇禎皇帝多疑的性格,借崇禎皇帝之手,對著名抗金將領袁崇煥“凌遲”處死。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見性格多疑的崇禎皇帝無法建立對大臣的信任,這也是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歷史上少有的勤勉皇帝

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萬念俱灰的崇禎皇帝,在殺死自己的各宮妃嬪及女兒後,倉皇逃出紫禁城,在煤山自縊而亡,終年34歲,後葬于思陵。

崇禎皇帝絕望的注視著即將破城的場景

崇禎皇帝之女長平公主

自縊前,崇禎皇帝用鮮血在龍袍上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在臨死之前,他依舊把過錯,歸咎於大臣,的確令人可悲,同時他還關心百姓,希望起義軍不要傷害百姓,令人不禁動容。其實,崇禎皇帝有一代賢明之君的潛質,但他多疑的性格,是其成為賢明之君的最大障礙。其實後人多數認為,明朝滅亡的根兒不在崇禎皇帝這塊兒,其實從萬曆皇帝那會兒已經初見端倪了,內憂外患,積重難返的情況的制約下,崇禎皇帝也很難有所作為。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從刑罰看人類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