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生於1562年的徐光啟經歷了明末的萬曆和崇禎時代,被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引用當時西方的天文知識編纂了《崇禎曆書》,還與利瑪竇共同翻譯了《幾何原本》。另外,徐光啟對於火炮的製造尤為關注。不僅如此,他還對各種火器與在實戰中的應用有過各種的探索和追求。其實,早在公元1400年,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火器槍械部隊就已經誕生在了大明王朝的軍隊裡,這就是傳說中的神機營。當時的神機營配備有火槍、火銃、以及後來加入的火繩槍。當然,我們還不能忘了之後的戚家軍,以及在戚家軍裡誕生的虎蹲炮。一切的跡象顯示,到了明朝末期,火器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

如果按照這樣的形式發展下去,再把這些火器多用於實戰並加以改進……,但,這只是‘如果’。滄海橫流,歷史的變遷來到了明末的小冰河期,各種的天災又引發了各種的人禍,李闖和張獻忠分別稱霸一方。李闖又攻入北京,崇禎自縊,然後就是皇太極和多爾袞的閃亮登場。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清軍相繼滅掉了各方割據勢力以及南明政權,八旗子弟的‘騎射得天下’開始大行其道。對於騎馬射箭的推崇,也一直延續到了晚清的洋務運動之前。要知道在這幾百年裡,也正是西方火器的加速發展時期。當然,對於勤勞智慧的中國人來說,我們對於火器的發展也可以後來居上。但就是這個本該可以的‘後來居上’,也被扼殺於一個夢裡。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必然。

紀昀

紀昀(1724年-1805年),字曉嵐,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崔爾莊)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1754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1805年病逝,時年八十二,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諡號文達,著有《紀文達公遺集》。

在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裡記載了這樣一個事情:‘ 戴遂堂先生,諱亨,姚安公癸已同年也。罷齊河令歸,嘗館餘家。言其先德本浙江人,心思巧密,好與西洋人爭勝,在欽天監與南懷仁忤——懷仁西洋人,官欽天監正,遂徙鐵嶺,故先生為鐵嶺人。言少時見先人造一鳥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擬獻于軍營,夜夢一人訶責曰: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佈人間,汝子孫無噍類矣。乃懼而不獻。’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戴遂堂離開了齊河令的職位後,曾來到紀昀家。說起過他先人的事情,他的先人對於器械製造的心思非常巧密,好與西洋人一較高低,在欽天監時與來自比利時的傳教士南懷人不和,就去了鐵嶺。說他年少時見他的先人制造了一把鳥銃,外觀像琵琶,所有的火藥鉛丸都儲存在鳥銃的脊背處,用機輪開關,這個機輪有兩個,相互銜接的非常恰到,打了一銃後第二波火藥鉛丸就自然地落入到了相應的位置,第二銃就可以再接著打,而且還是由火石間相互擊打自動出火的,最重要的是,一次居然能連打二十八發。他的先人準備把這個鳥銃推廣到軍隊裡,但是晚間卻夢到了可能是神人的苛責,就害怕不敢再向軍隊裡推薦了。’

能連打二十八發,都快趕上現在的衝鋒槍了,但不知道射程怎麼樣?不過沒關係,紀昀上面的這段記載只是這個敘事的前半部分,而關於火銃射程的問題在這個敘事的後半部分就被解決了:'誠謀英勇公因言,徵烏什時,文成公與毅勇公明公,犄角為營,距寇壘約裡許。每相往來,輒有鉛丸落馬前後,幸不為所中耳。度鳥銃之力,不過三十餘步,必不相及,疑溝中有伏。搜之無見,皆莫明其故。破敵之後,執俘訊之,乃知其國寶器有二銃,力皆可及一里外。搜尋得之,試驗不虛。與毅勇公各分其一。毅勇公徵緬甸,歿於陣,銃不知所在。文成公所得,今尚藏於家,究不知何術製作也。'兩個統帥去征討烏什,距離對方敵營有一里地時,鳥銃射過來的鉛丸就落在馬前馬後的地方,但幸運的是沒有打中他們。以為這鉛丸不可能是從對方敵營那邊射過來的,因為鳥銃不可能打這麼遠。等到攻破敵營後,才從俘虜的口中訊問得知,他們有兩個國寶級的鳥銃,射程可達一里之外。隨後這兩個統帥派人找到了這兩個鳥銃,並一人分得一個,其中一個鳥銃在其中一個統帥陣亡後不知了去向,另外一個鳥銃,被另一個統帥給收藏了。

被收藏了?而不是被用來研究製造和推廣?可見在中國冷兵器時代,就連一個統帥也沒有這種大局意識。要知道,清太祖可是被袁崇煥用從葡萄牙治下的澳門買來的紅衣大炮打傷後才慢慢離世的。即使這樣,聰明絕頂的皇太極也沒有對火炮這種在當時已可算是特別先進的技術產品產生出濃厚的興趣並加以發展利用。當然,在當時這種火炮和鳥銃的威力所產生出來的效果也不是很具有戰爭決定性。雖然歷史都有其必然性,但至少我們可以假設一番:倘若能把紀昀先生這一篇筆記中所記載的鳥銃連續擊發和一里多遠的射程能力相結合的話,再效法西方引進膛線技術,再經過多次實戰後的改進並進一步增強其射程和命中率,那麼我們本來引自於日本的鳥銃,就很有可能在到了鴉片戰爭時期就已經被我們改造成為了當時在全世界範圍內最為先進的火槍。而之前在引進西方膛線技術的同時,再把膛線技術應用於火炮,並慢慢改進其射程和打擊精確度,將其靈活應用並可以移動到戰場之上,那麼在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我們的火炮技術或許還會稍遜英軍,但我們的火槍能力卻可以實現對英軍的完虐。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歐洲千年古國,為何抵擋無數強敵,如今消失在歷史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