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變得極為重要,從這裡向東可以抵達歐洲人眼中的黃金國度印度、日本等,讓西方冒險者賺的盆滿缽滿。

(好望角)

葡萄牙人壟斷東方貿易之前,好望角雖然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點,但是由於此時葡萄牙在東方貿易線上一家獨大,這個地點戰略意義卻不是很重要。

隨著大航海時代高潮的來臨,荷蘭、法國、英國等國家先後崛起,圍繞著扼守東西方海上航線要道好望角的爭奪也展開了。

最早在這裡實施大規模殖民的是荷蘭人,眾所周知,荷蘭馬車伕在17世紀的時候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而荷蘭的崛起標誌之一就是,把原來控制東方貿易航線的葡萄牙打敗,從而成為東方貿易新的壟斷者。

和之前不同的是,他雖然打敗了葡萄牙,英法兩國卻擁有了越來越大的威脅,所以從17世紀後期開始,海上馬車伕荷蘭就加大了對好望角一帶的建設,並且在附近建了一個城市,開普敦。

開普敦在英語中的意思是海角城市,這裡居於大西洋和印度洋兩洋交匯之地,早在1660年代荷蘭人。就把它當做扼守東西兩洋的橋頭堡。

(開普敦位置)

在1666年建成的開普敦堡,建築所用的材料大多數都是從荷蘭本土運來,以當時的航海能力從萬里之外的本土運來建築材料,體現出荷蘭人對好望角是多麼重視了。

荷蘭還向這裡進行了大規模移民,不僅有來自本土的移民,還有來自他在東方殖民爪哇的移民。以至於到了19世紀初的時候,當地已經形成了規模頗大的爪哇人社群。

這些人常年生活在當地,已經把開普敦當做自己的家鄉,並且在英國人入侵這裡的時候,他們表現出了非常英勇的抵抗。

1806年英國人最終佔領開普敦之前,這片殖民地也曾經幾度易手。

1781年法國人佔領這裡,法國人的到來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的繁榮,以至於他們離開的時候開普敦已經人們稱為南非的小巴黎。

但是,法國人如曇花一現,三年之後他們就離開了,支援美國獨立戰爭,讓法國波旁王朝承擔了鉅額債務,只好在戰略上實施收縮政策。

這片土地就再次回到了荷蘭人的手中。

1795年,英國人對這裡發動了進攻,並且短時間予以佔領。

法國大革命所引起的對英國本土巨大的威脅,讓英國在不久之後把精力放到了歐洲方向,這裡又回到了荷蘭人的手中。

拿破崙時代早期,法國在歐洲大陸取得了絕對優勢,於是法國人和英國人之間的對抗就從歐洲大陸逐漸向世界範圍內擴張,在這期間,扼守東西方海上要道的開普敦殖民地則重新成為英法兩國之間爭奪的物件。

此時,荷蘭政府是法國人的盟友,無論荷蘭人願意還是不願意,作為法國的鄰居,強大的拿破崙王朝讓他不得不俯首帖耳。

荷蘭人投靠法國之後,英國認為有必要再次攻開啟普敦,將這裡奪下來作為自己的永久殖民地。

對英國可能的攻擊荷蘭人早有備案,自從倒向法國的那一刻起,荷蘭政府就非常清楚,開普敦這個地方必然會遭到英國人的攻擊,所以請求拿破崙派出軍隊幫助一起防守。

還沒等法國軍隊動身,英國人在1805年7月就派出了一支龐大的艦隊殺過來了。

當地的荷蘭守備司令詹森斯中將可發了愁,開普敦這個地方雖然已經被荷蘭人建設了100多年,畢竟荷蘭在三次英荷戰爭中被徹底打敗,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也就導致荷蘭在海外殖民地的建設上長期停滯不前,以至於在開普敦遭到英國人的威脅的時候,不僅得不到來自本土軍隊的支援,在當地也很難徵集到足夠的軍隊來抵抗。

讓詹森斯唯一覺得欣慰的是,民兵們鬥志昂揚,雖說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膚色,甚至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在開普敦地區,他們早已經把自己當做當地的土著居民,把英國人的這次進攻認為是外敵入侵家鄉,這給了他們保家衛國的勇氣。

1806年1月6號,英國指揮官貝爾德中將率領兩個英國步兵旅在開普敦北面的美爾科博斯特蘭德登陸,向開普敦進發。

(美爾科博斯特蘭德)

兩個步兵旅總兵力高達5300多人,是詹森斯中將所能率領的部隊的2.5倍,而且英國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補給相對來說比荷蘭軍隊也有優勢。

偵查到英軍的動向之後,詹森斯中將率領荷蘭軍隊北上迎敵,1月8號清晨,雙方在開普敦北15公里的布勞貝赫爆發大戰。

荷蘭軍隊戰鬥力還真是不錯,在兵力、裝備、訓練完全不如對方的前提下依然打得有聲有色,抵抗了兩個多小時。

直到英國軍隊對荷蘭軍的右翼發動刺刀衝鋒,才將荷蘭軍隊擊敗。

戰鬥結果,英國軍隊傷亡達212人,荷蘭方面傷亡是353人。

在處於絕對劣勢的前提下,荷蘭軍隊這樣的已經很不錯了。

詹森斯沒有撤到開普敦的城內,而是轉移到距離開普敦大約50公里的霍騰託斯山脈。

英軍暫時放棄追擊殺奔開普敦,並在第2天抵達開普敦郊區。

主力已經被擊敗,小小的開普敦根本無力抵禦5000英國軍隊的攻擊,於是指揮官普羅弗洛打起白旗向英軍投降,並且將所有防禦工事移交給英軍。

接下來就是對付詹森斯了。

詹森斯最初的想法是撤退到內陸地區,然後依靠這裡的險峻地勢,繼續抵禦英軍,一直等到法國人援軍的到來。

(當地山勢)

想法雖然很好,但問題是他已經沒有繼續堅守的資本。

首先,面對英軍的優勢兵力,荷蘭軍隊內部士氣大落,很多人在撤退中就已經離開了隊伍,部隊越來越少,等到英軍追來的時候,詹森斯手下只有800多人,在兵力上不如英軍的1/5。

而且,撤退的過於倉促,給養非常少,根本就沒有堅持等待法國援軍的物質基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這種情況下拿什麼來抵抗呢。

當然,對英國方面來說情況也不妙,正常情況下,以詹森斯的800人抵抗5000英軍如螳臂當車,可現在英軍的補給也出了問題。如果雙方爆發激烈交鋒,保不齊誰先彈盡糧絕呢。

於是,英軍在抵達詹森斯陣地前的時候沒有發動攻擊,決定選擇透過談判的方式迫使荷蘭軍隊投降。

詹森斯真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談判專家,雖說軍中窘迫,但依然表現得非常強勢。

(詹森斯)

他提出的投降條件是:

可以把開普敦移交給英方,但是荷蘭軍隊要保證足夠的體面,甚至可以在投降之後自由活動;

被遣返到本土的荷蘭軍官所有的費用要由英國人來承擔;

這次抵抗英國軍隊的民兵,他們放下武器之後,就是當地的普通老百姓,也不能遭到責難;

私有財產要受到保護;

對詹森斯提出的要求,英國人認為不可接受,於是雙方在接下來的一週之內繼續談判。

終於在1月18號達成了一個協議,協議包括以下幾點:

殖民地以及殖民地所有的附屬物都由英國人來接管;

所有武器輜重和其他的馬匹都要移交給英國人,但是軍官可以騎馬和佩劍;

荷蘭軍隊回國之前,所有的費用和回到荷蘭的運費都由英國人來承擔,荷蘭軍隊在回國的途中,他們的待遇和同等級別的英國軍隊相同;

暫時無法回國的傷病俘虜,將會接受治療,直到康復後被送往荷蘭,期間所有的費用由英國人來承擔。

可以說這個協議給荷蘭軍隊保證了足夠的體面。

1月19號雙方正式簽署投降合同,從這一刻起,開普敦被英國人實際佔領(書面合同要到1814年籤),得到了開普敦之後,不僅讓英國控制了前往東方的航線要道,更重要的是可以向非洲南部腹地挺進,開啟了英國人殖民南部非洲的浪潮。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呂不韋貴為丞相,為什麼有2個小娃娃敢叫他賤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