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著名的絲綢之路,其實在西漢之前就已經有了,只是那時候受西域諸國戰亂的影響,貿易沒有後來的發達。

西漢政權穩固之後,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以大國的威嚴,迫使西域諸國臣服於大漢,從而使漢朝的紡織品、瓷器、漆器透過貿易到達西域諸國和中亞地區,而中亞、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上的葡萄、苜蓿、胡麻、黃瓜、胡椒、馬匹、地毯、毛織物、寶石、金銀器等物品,也到了漢朝。

隨之進入的,還有印度的佛教。

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官方對於雙邊貿易都是很支援的,那些來自西方的各色人種,也都受到很高的禮遇。在當時的長安城,街上經常看到的牽著駱駝的波斯客商。而官府有幾十家驛館,專門給那些外國人居住的。

在兩漢時期,官府對於外國客商,有一條非常嚴格的規矩,那就是:進入大漢疆域的外國客商,全程都要在官府的監控之下,絕對不允許私下與漢朝的商人交易。

違令者只有一個字:斬!

與外國客商私下交易的中國商人,一經發現就是:夷三族。

而官府對於舉報者的獎勵,是非常豐厚的,起點就是:五十金。有重大舉報立功表現的,甚至可以入仕為官。

在這種嚴苛的政令之下,普通人看到外國商人,只是遠遠地看,根本不敢上前打招呼,以防被人舉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原來是一條蟲子在作祟。那條蟲就是為漢朝的經濟發展立下大功的“蠶”。

無論是漢朝的客商,還是來自西方的商人,都想把蠶種帶到中亞一帶去繁衍,這是官府絕對不允許的。官府明令一粒蠶種一株桑樹,都不得帶出關外。

在絲綢之路上,每一道關卡都在仔細盤查出關的客商,盤查得非常仔細,連衣服的邊角都要用手捏過。

在陽關、居庸關、玉門關等一些關口,還專門設有洗衣局,出關的客商必須洗澡沐浴,把隨身的衣服洗泡過。至於帶出去的貨物,更是用晾曬,硫磺蒸燻等等手段處理,確保夾帶在裡面的蠶種死亡。

儘管在中亞國家,一粒蠶種可以換10塊金幣,但在西漢到東漢的幾百年間,硬是沒有讓一粒蠶種傳播過去,不能不說是奇蹟。

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方的桑蠶養殖技術,才被商人傳播到伊朗高原,經過培育形成特色的絲綢。即便如此,唐宋時期,絲綢仍是東方賣往西方的重要緊俏產品。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漂賬”:民國時期嫖客如果賴賬,妓院會有哪些處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