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九邊”是指明代中後期沿長城一線形成的九個邊防戰區,這九個邊防戰區組成了明代中後期的北方國防線。

“九邊”並非自明代建國就形成的,它是自永樂年間開始收縮北方國防線後逐步形成的一個結果。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所謂的“九邊”已經是明朝北方最後一條且退無可退的防線了。

那為什麼說九邊國防線的形成,就意味著大明的滅亡呢?

略有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要形成防禦體系,必須要有前沿和縱深。這樣,防禦區域才會有一定的空間,有了一定的空間才能形成體系,而防禦戰略才能有可執行性。否則,就只是一條線而已,一點破,則全線破!

明朝初建,明太祖朱元璋驅逐北元殘餘勢力後,在北方建立了一套點線結合的防禦體系:以長城以北的大寧衛〔今凌源〕、開平衛〔今內蒙古多倫〕、東勝衛〔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三個軍事重鎮作為前沿據點,而以長城沿線各鎮作為這三個前沿據點的依託和支撐。

同時,有了長城以北的三衛屏障,長城沿線各鎮就可以發展經濟,支援國防。

以後來的九邊重鎮榆林鎮來說,其前沿就是可以控制河套地區的東勝衛。東勝衛在,則河套在,河套在則榆林鎮“西截河套之衝,可便耕牧,千三百里樹藝樵採圍獵之利,我軍民得擅而有之,是以地方豐庶,稱雄鎮焉”。而東勝衛失,則河套失,河套失則榆林鎮變為前線,就無法利用河套地區肥沃的土地進行耕種以自給自足,而只能靠內地轉輸。這樣,即加重了財政的壓力,也造成邊防物資的緊張,甚至不足,從而導致戰鬥力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時期的國防體系,可以充分的掌握主動權,再加上招商輸粟換鹽的開中法來維持邊地的運轉及建設,形成良性迴圈的內地-邊鎮經濟迴圈體系,即減輕了中樞財政的壓力,又能不斷為邊鎮輸血,保障軍隊的戰鬥力。

如果按照這個劇本發展下去,當北方的壓力減輕,明朝朝廷或許能夠將目光轉向南方,轉向浩瀚的大海,那麼,世界的潮流亦將改變方向。

但讓我們後人遺憾的是,劇本的發展出現了轉折。

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將長城以北三衛軍隊大量內調,以便於對其控制,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皇位。這直接造成了塞外的兵力空虛,不得已而將防線後撤,原本處於二線的長城沿線變成了前線。

西面丟失了河套地區,使榆林等地變成前線,原本依託肥沃的河套地區而自成雄鎮的榆林鎮只能依

靠內地的轉輸,逐漸衰落。

東面將大寧地區賞賜給了朵顏三衛,使遼東與宣府、大同的聯絡也由此阻絕,埋下了後來無窮的隱患。

河套和大寧地區的丟失,使得開平衛孤立於塞外,只得也內撤至獨石堡。

至此,長城沿線就成了明朝北方的最後一道防線。經過一系列的調整,至成化年間,九邊國防線最終成型。

這條國防線的形成,給明朝埋下了三個隱患。首先,河套的丟失,對西北地區的經濟打擊非常之大,而明代後期的流民即出自西北;其次,遼東和宣大地區隔絕,改變了遼東地區的政治格局,為女真的崛起提供了條件;第三,宣大地區成為前線,京城防禦失去了防禦縱深,一旦發生戰爭,明朝朝廷沒有充分的動員時間,就只能困守孤城,放棄周邊,承受經濟被破壞的後果。

這些,都會對明朝政權的穩定形成致命的打擊,而實際上也是如此發展的。

所以,“九邊”的成型即是明朝政權滅亡的開始!而這一切,都來自於明成祖的戰略短視,“永樂大帝”可謂名不符實!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羅馬耗費近四十年時間,取得薩莫奈戰爭的勝利,征服了義大利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