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自唐末黃巢起義以來建立的一個相對統一的朝代。兩宋國祚300餘年,從綜合水平來看,宋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後的明清,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抑制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沒有之一。但由於沒有強大的國防實力,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歷經坎坷。特別是在抗金、抗蒙的過程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終宋一朝,有幾個問題始終避不開。
清明上河圖部分
【先天發育不良】
宋太祖黃袍加身,取後周而代之。然後攜摧枯拉朽之勢,並南平取後楚,西取巴蜀之地,南滅南唐、南漢,東取吳越之地,基本實現了中華大地的統一。然而,英明神武的宋太祖霸業未成而中道崩逝,繼任的趙二有手段卻沒能力,兩次北伐的失敗,再未踏足幽燕之地,從而失去燕雲十六州天然屏障和養馬之地。先天的發育不良,使得兩宋在面對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的襲擾時,只得採取守勢。
宋遼對峙圖(含燕雲十六州)
【後天自縛手腳】
宋朝在對外戰防禦中尚且捉襟見肘,對內卻採取重文抑武,“強幹弱枝”的政策而自縛手腳。首先,過度強調重文抑武導致武將地位低下,自漢唐以來的尚武之風被棄若敝履,自宮廷而下的男子冠花風氣卻甚囂塵上,冠花之禮甚至上升到國家禮儀的程度,讓人瞠目結舌。另外,將地方的財權和軍權全部收歸朝廷,只待戰時才由朝廷派人(往往是文官)監軍,統一劃撥軍事物資,缺乏效率和靈活性,而造成的後果就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訓練缺乏,戰備鬆弛。同時,宋廷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在遇到自然災害時採用“以兵代賑”的措施,將大量青壯流民編入禁軍,導致軍隊數量極為龐大但戰鬥力低下,往往一觸即潰。所以宋朝在對遼、對金乃至對西夏的戰鬥中,敵方數千騎兵就能攆著數萬乃至十餘萬宋軍跑,不是沒有原因的。(士兵沒有過硬的軍事素養和戰鬥意志,將領對軍隊沒有號召力和約束力,將領和監軍還經常扯皮。)
宋朝禁軍列陣
【周邊強鄰環伺】
宋朝的誕生可以說是生不逢時。在宋朝代周之前,北方的耶律家族已經建國五十七年,在宋朝開元立國時,遼國已經成為西至中亞,北抵貝加爾湖南端,東廓庫頁島,南據幽燕,帶甲百萬的強大帝國。而後代遼的完顏女真對宋朝蠶食鯨吞,擄走欽、徽二帝,將兩國的邊界南拓至秦嶺——淮河一線。不僅如此,宋朝的西北邊還有党項人建立的西夏,西邊的青藏高原還有吐蕃各部,西南邊還有個首鼠兩端的大理,強鄰環伺,危機四伏。再後來,強大的蒙元帝國更是強勢崛起,先後翦滅了金朝、西夏、吐蕃和大理,對宋朝形成了全面包圍的威壓之勢。
宋朝全盛時期疆域圖
【悲壯保家衛國】
終宋一朝,保家衛國一直是其對外戰爭的主旋律,在這之中,湧現了一大波忠義悲壯的英雄事蹟。其中有以楊業為代表的抗遼楊家將;有令西夏聞風喪膽的狄青;有家喻戶曉的抗金名將岳飛;在抗蒙期間,困守襄樊的呂煥,堅守合州釣魚城的王堅、張珏,誓死不降的文天祥,崖山海戰後,攜幼帝跳海的陸秀夫以及十數萬跳海殉國的南宋精英······其興也勃焉,其治而盛極,其時而不濟,其亡也悲壯矣。
崖山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