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毛主席在井岡山時期,創造了一套游擊戰法,但是這套游擊戰法其實和一批“綠林好漢”有關,為何毛主席會和“山大王”交朋友呢?其實這裡彰顯了偉人的智慧。

與“山大王”交朋友,這是他上山前已經確定的目標,上井岡山之後,他特別研究了當地山大王朱孔陽(外號朱聾子)的經驗,那就是“不要會打仗,只要會打圈”,官軍來了就利用其熟悉地形民情的有利條件,與其打圈周旋,使官軍總不能消滅他。

毛主席學習朱聾子的戰法,卻又遠遠高於朱聾子。朱聾子是以佔山為王為基本目標,通過“打

圈”來躲避敵人,儲存自己。這樣雖能避開敵人的進攻,卻總是消極的躲避,這就不能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面,至多能苟安一時。毛主席從革命戰爭的根本目標出發,賦予“打圈”以新的內容,“既要會打圈,又要會打仗”。

打圈,是為了避實擊虛,迷惑敵人,擺脫敵人的追擊,並迫使敵人暴露出弱點;打仗,是為了戰勝敵人,消滅敵人.毛主席還以中國民間通俗的語言風趣地比喻說:我們打仗,好比雷公打豆腐,要專揀軟的欺;打仗又好比做生意,賺錢就來,濁本就不幹,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

根據這一思想,當國民黨重兵“進剿”井岡山時,紅軍不與其硬打,先是以退卻誘其深入,再巧妙與之周旋,用不斷的襲擾使其疲憊。這種“打圈”的方式與朱聾子很相似.可是紅軍的打圈不是為躲避而走,“走”的目的是為了“打”,即待敵人困馬乏時將其各個殲滅。這一點,又與朱聾子有根本區別,顯示出代表先進階級的軍事家的戰術要遠遠高於綠林草寇。

1928年1月毛主席在遂川主持召開的遂川、萬安兩縣縣委聯席會議上,曾總結過這個時期游擊戰爭的經驗,他說:“我們對付敵人的辦法,要看敵人的多少,了解敵人的情況,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敵人來了我們就退,敵人去我們就後面追”。1928年初,毛主席同志講軍事課時說:“第二點,講十二個字的游擊戰鬥,叫做:‘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

我軍初創時期所提出的十六字訣,雖然帶有樸素性質,但它標誌著毛主席軍事思想中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原則在這個時期已經開始產生,為後來積極防禦戰略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十六字訣產生後,得到當時的黨中央的承認和推廣。各革命根據地,也根據本地

的特點,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戰略原則。

此後,各個革命根據地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卓絕的奮鬥,都開創了新局面,站穩了腳跟。當時,毛主席和朱德領導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已由幾千人的游擊隊發展到三萬多人的比較正規的部隊,可見16字訣的威力之大。

參考資料

【1】《毛主席軍事思想初探》,軍事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

【2】《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年徵文》編選稿,第1卷,第1輯5-8頁.

【3】《朱德同志教我們戰鬥》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這個“狼人”3年殺害200多人,被銀子彈打中後,屍首突然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