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刀,可以以中國商朝的刀為例,它們分為3 種:直脊的、彎脊的和直脊而首部上彎的。總的來說,這些刀都很短,這是因為青銅質脆,若做得太長,易折斷。而且沒有尖鋒,也就沒有刺擊功能。
現在我們可以從刀這一方面,知道早期刀劍競爭中刀不如劍的原因了:一把短短的又沒有刺擊功能的武器,其戰術運用範圍是很窄的。
刀鬱悶的時間很久,直到中國西漢時期。這時的中國軍隊正急劇地向騎兵時代躍進。騎兵作戰跟步兵、戰車作戰是完全不同的。在快速運動中的騎兵,其作出戰術動作的時間非常有限,往往是在短短一瞬間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另一方面,馬匹的速度使快速刺擊成為有力的戰術,但此時馬鐙還沒有發明,用刺擊兵器如長矛等刺擊敵人,容易被反作用力推下馬。在這種情況下,利用馬速劈砍敵人,成為最有效的戰術。砍人比刺人受到的反作用力小,而威力依然致命。
這樣,劍具有的刺擊功能發揮的機會變得非常有限,而兩面的刃只能有一面發揮作用。戰術運用的餘地變得非常小,而其消耗的工時依舊。也就是說,當時代改變了的時候,原先合用的武器,變得不合用了。這時,世界上第一種長刀——環首刀,應運而生。這種刀跟前面所述的商朝刀的最大區別是:它是鐵質的。
另一個同樣明顯的差別是:它很長,1957 到1958年在洛陽西郊西漢墓中出土的23 把環柄刀,長度從85 釐米到114 釐米不等,顯然,長刀有利於劈砍範圍的增加。這個特點跟上一個特點之間有密切關係。因為鐵的韌性比青銅好得多,只有鐵刀才能作得又長又窄。
從現有的出土文物來看,環柄刀跟當時的長劍相比,乍一看外形差別很小。外觀上主要的差別是刀柄末端的環、刀柄與刀身之間沒有劍那樣的護手、刀身只有一面開刃,另一面作為厚脊。
很顯然,刀既有利於砍劈,又比劍節省工時,是一種非常適用於騎兵時代的好武器。所以刀很快的排擠了劍。這一點可以從西漢流行佩劍變成東漢流行佩刀看出。從此以後劍在中國一蹶不振,越來越淪為一種禮器甚至“法器”。同樣的過程也發生在其他文明國家,西亞從薩珊波斯開始,到阿拉伯崛起之後就完成了刀取代劍的過程。阿拉伯人使用的是一種短彎刀,它是著名的“大馬士革鋼刀”的雛形。印度也大約在同一時間用刀取代了劍。著名的烏茲鋼刀從這時起開始發展。西亞和南亞國家普及刀的過程,跟中國有個不同之處,即刀的普及與馬鐙的普及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