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韓非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法律中國家也難成大器。韓非之則是戰國末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那時候韓國十分弱小,身為韓王之子,他一直主張變法,一個完善合理的律法體制是能夠讓一個國家強盛的,可是父親卻從未聽取。

父親對他的想法置之不理,可是強大的秦國君主嬴政看了他的文章卻極為讚賞,《史記》曾記載,秦王在看了韓非的見解之後曾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也就說,要是自己能夠見到這個人,死也沒有遺憾了,只可惜韓非最後死在了秦國。

正如韓非所言:“制天下而徵諸侯者,以其威勢也!”在封建王朝,適合那個時期的法律才是最重要的,為了給君王立威,一切法律都會嚴格地執行,並且遵守,若是有人違反了,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尤其犯了大罪,還要被誅九族。

所謂誅九族,究竟是哪些人被誅殺呢?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那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會不會受到牽連呢?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或許和你知道的不一樣。

所謂的誅九族是其實來源於秦朝變法之後的夷三族法,三族也就是指親戚,對於哪些親戚說法略有不同,一共有三種說法,一種是:阿姥、母父、兄弟;第二種說法是:姥、母、父,第三種說法則是:母父、身、女男,其中,秦國的趙高和李斯都經歷過。

不過經歷歷史的演變,夷三族對於一些人來說還不過,甚至還有出現有替這些人復仇者,或者覺得夷三族還不過那些惡人進行懲罰,後來又出現了誅五族,誅七族,以及誅七族,這算是對作惡者最大的懲罰了。

誅九族包括了父族四,母族三,姥族二,而父族就包括了已經姑表姊妹一家,出嫁的姊妹一家人,暑假的女兒一家人,姑表兄弟一家,這就屬於四父族。母三族就包括了姥姥姥爺一家人,姨母一家,舅舅一家。最後的姥族二就是岳父一家,還有岳母的孃家、姥姥家。這些人全部概括起來稱之為九族。

不過九族中間又分為:一族(一服)、三族(二服)、五族(三服)、七族(亖服)、九族(五服)。誅九族(出五服)。也就是說,誅九族同時也出了五服;所謂五服,也就以犯人為準,從高祖到玄孫九時代,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本宗九族。

所謂是九族五服也就是包括了自己爺爺父親,姥爺姥姥,岳父岳母,其二就是自己的父親、兄弟姐妹、姑姑、姨媽、老婆等,其三就是表兄弟姐妹,還有姑父、姨父、小舅子這些,其四就是女兒、外甥、侄子等,其五就是孫子輩的一些人。

然而,有時候誅殺九族還不夠,在明朝時期還出現過誅十族的現象,當年方孝孺認為朱棣篡位,當朱棣命令他起草即位詔書的時候,他卻寫下了“燕賊篡位”這四個字,辱罵了要繼位的朱棣,當時朱棣將他誅九族,這本是最大限度地誅殺了,但是方孝孺此時仍然義無反顧的說:“就算誅我十族又怎樣!”聽了這話,朱棣更加憤怒,將朱棣的學生歸納為第十族,一起誅殺殆盡。最終此案一共誅殺了873人,還有很多人沒有被殺,但是卻被流放了。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令全世界顫抖的法國大革命背後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