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編輯/Bryan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距今231年前的7月14日,一場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革命爆發了。它使得 歐洲的各國的君主們紛紛為之顫抖,它是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它在短時間內推翻了不可一世的波旁王朝,它將舊制度送上了斷頭臺,它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同時,它也令一個國家重獲新生。

沒錯,它就是著名的法國大革命。‍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作為後人,我們不免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了這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革命爆發?又有哪些事物作為“催化劑”無形中加快了群眾革命的步伐?現在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法國大革命進軍示意圖

一、舊制度

既然談到了舊制度,就不得不分析一下它的構成。舊制度的構成其實不算複雜,大體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教士,第二等級貴族以及代表著資產階級利益的第三等級——市民。

一般來說,只要包括君主在內的各個階級都可以放權給地方上的領主,讓領主組成的社群來對該地進行管理的話,那麼所有人都相安無事。

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農民的生活以及安全等事項均由在當地受尊敬計程車紳和領主保護,他們甚至連農民的婚喪嫁娶等一系列私事都一手包辦。在這種環境下,儘管農民每週都需要抽出幾天的時間前往領主的屬地進行勞作,還要忍受苛捐雜稅,但是並不至於被餓死。因為無論如何,他們的基本生活都由領主保障。

可是當君主不滿足於自己手中的權力時,一切就會發生改變。君主開始試圖架空教士和貴族的權力。隨著貴族的權力一步步地被架空,他們逐漸喪失了行政管理權,稅權等各項權利。到路易十六登基時,貴族們手中僅剩司法權這一項權力。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1754-1793)

由於權力被架空,貴族們逐漸失去了經濟來源。可是,為了支援他們那遠大於平日工作所得薪水的昂貴開支,貴族們必須想方設法地獲取額外收入。此時,他們會選擇販賣地權。雖然他們的權力已經被架空,但他們的權利仍然存在。所以即使管理的工作已經被國王從司法機關中遴選出來的總督給替代且貴族也已經不再參與自己領地內的管理,但他們仍然可以徵收農民們的稅金。

不僅如此,除了需要繳納中央(君主)和地方(貴族)的稅收。並不參與當地行政事務的教會也會向百姓們徵收高昂的什一稅。所以儘管法國有大約一半的土地都歸農民所有,可農民們還是無法得到豐厚的收入。‍

二、政府機關

除了不合時宜的舊制度,過於集權且十分臃腫的政府機關也是一個當時的法國所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政府機關過於臃腫,這導致了政府機構裡的很多人都是“走後門”的關係戶,政府內的裙帶關係比比皆是。一般來說,政府高官會給“特殊照顧”的關係戶掛一個相對來說高薪的閒差,其中就包括某些貴族。

在法國種類繁多的職位中,共有12名國王副官,13名王室總管,37名大督軍,7名小督軍,66名副督軍,407名特別督軍,還有不計其數的家庭教師,宮廷總管,狩獵隊隊長,侍從長,侍從貴族,司禮女官,司馬官,佈道神父等等拿著厚祿的閒職。而反觀一些底層的小教士和僧侶,他們為可能從未來過自己教區的大主教做牛做馬,任勞任怨,幹著最辛苦的活,卻拿著最低的薪水,有時甚至不能果腹。

事實上,我們的國王路易十六也渴望對這個腐朽不堪的國家進行改革——正如自己的曾曾曾祖父“太陽王”路易十四那樣。於是,路易十六於1776年10月首度啟用經濟學家、銀行家:雅克·內克爾。但之後因為種種原因,內克爾被路易十六兩度解職。但最終由於民眾抗議以及大革命的爆發,路易十六於1789年7月14日三度返聘內克爾。但最終由於內克爾的種種經濟政策損害到了以國王為首的特權階級的利益,遂遭到議會中大多數人的反對。內克爾最終於1790年9月辭去財務總監的職務,歸隱日內瓦。

毫無疑問,路易十六的改革再次失敗。他親手斷送了自己的最後一條生路。

▲雅克·內克爾(1732-1804)‍

三、經濟

經濟問題也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就包括了經濟史上最為著名的四次經濟泡沫事件之一的——密西西比河公司密西西比泡沫事件。這次事件一度導致“銀行”這個詞在法國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因為這次泡沫破裂,導致法國股市崩盤;通貨膨脹嚴重;外國資本大量流入……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這次事件透支了法國的國庫,並且導致法國政府信用流失。直到法國大革命前夕,政府所欠債務還沒有還完。

所以當時法國的國庫不僅虧空,而且債臺高築。但令人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法國的貴族和國王繼續四處舉債,繼續揮霍國庫,以此方式來維持自己奢靡的生活。當然,這種自殺式的行為只是暫時的。

1789年,為了使國家繼續運轉下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使用了一個萬不得已的辦法來解決財政問題:召開了已經175年都沒有召開過的三級會議。在會上,路易十六請求與會者幫忙解決財政危機。

▲三級會議的召開

可是,當時的法國除了國庫空虛之外,在1789年之前,法國連續4年發生了嚴重的旱災,這使得底層人民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1789年,法國的某些農民甚至需要用總收入的八成來支付麵包的費用。

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的法國不但已經出現了近乎無法解決的“內憂”,更是有著雪上加霜一般的“外患”——連年征戰和海外駐軍。

在整個18世紀,法國參與了許多戰爭,其中包括七年戰爭和美國獨立戰爭等等。參與這些戰爭使得法國國內的孱弱勞動力和早已虧空的國庫再次經受了巨大的損耗。‍彼時法國國內的形式已然萬分嚴峻。

四、三級會議

上文提到過:三級會議由三種不同等級的人員組成:第一等級——教士;第二等級——貴族以及第三等級——市民。在當時的法國,除了南部少數偏遠的省份以外,三級會議一般都是不召開的。而在啟蒙運動(一場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部分國家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之前第三等級的勢力並不強大,畢竟當時法國的政體很好地限制並約束了平民的權力。

但是這些第三等級的議員們皆為資產階級代表。隨著教士與貴族的逐漸衰落以及第三等級代表受到啟蒙運動以及民主、自由、三權分立等概念的影響。最終,由於他們忍無可忍來自於領主,中央政府和教士的壓榨以及他們對第一等級和第二等級享有的免稅權的不滿,第三等級代表們組建了國民議會和制憲議會。這才有了後面的《人權宣言》的簽署以及大革命的徹底爆發。可以說三級會議的召開才是法國大革命革命真正的導火索。

▲《人權宣言》‍

五、文化

雖說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數十年,普通的法國農民連溫飽問題都無法很好的解決,當然更沒有什麼機會去接觸啟蒙運動時期的著作。但是,第三等級的資產階級人士,貴族和教士們可以。

彼時法國的許多貴族本身就是軍事將領,其中有一些還曾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同時也受到過啟蒙運動的影響,所以這些人就是貴族內部的改革派,其中較為著名的就是拉法耶特侯爵(曾參加美國獨立戰爭,1789年任法國國民軍總司令,《自由宣言》起草者之一)

而在法國的社交場合,譬如沙龍,這些新式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解讀和發展。上述文化因素實則為法國大革命創造了合理性合法性,同時也為大革命做足了輿論準備。

▲貴族的社交方式——沙龍

總而言之,當時的法國暴露出的種種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大革命的爆發成為定局。而回顧歷史的我們,雖不能改變其結果,但我們應當以史為鑑。不論是世界上的哪一個國家,都應從法國大革命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推進建立起當代社會更加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與法制體系,避免當年的悲劇再度發生。

2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世民殺太子後,是如何處置太子妃的?鄭觀音:男人何苦為難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