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蘇浙皖贛、移民百萬。六十餘縣,根在光山。

高門餘慶本光山,不幸流離五代間。

今日太平家可樂,郎君富貴錦衣還。

這是宋代著名詩人程師孟《書仲謨先人功德院》詩句,描繪了五代十國時期光山移民國子監祭酒湛溫及其後人湛俞的家世。

光山是中國人口遷出大縣,歷代移民潮中有許多移民都來自光山,光山是現在數百萬江南移民的祖源地。

據謙記商務印刷所承印《民國光山縣誌約稿·戶口志》載:崇禎間流寇肆毒,民戶凋耗,十室九空。清順治初招集流亡人丁僅萬餘。滿清一代光山既系腹地未遭大故,即洪楊之變,所損無幾,數百年休養生息至於民國之初可稱庶富,民國九年辦自治,調查戶口至八十三萬餘口之多。而自清同治以來七十年間因人滿之患遷居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者佔六十餘縣,人口比老籍加倍,蕃衍之盛,亙古未有。

河南西陽(今光山)→湖北黃州→江西九江→河南光山是歷史上的移民輪迴地。因移民而消失的豫南州城西陽,“軑”縣縣城是光山歷史人口遷移的輪迴明證。

1、“永嘉南渡”光山大移民中消失的西陽縣和軑縣縣制,是光山縣制建置史上的大斷層。

西晉末﹐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導致北方漢族人民大量南遷﹐其中幽﹑冀﹑青﹑並﹑兗五州(今河北﹑山東﹑山西及豫東北)及徐州之淮北流人多越過淮水﹑長江而停留於揚州境內﹔秦﹑雍(今隴右﹑關中)﹑司﹑豫(今晉南﹑豫西﹑豫中)等州流人則多至襄﹑樊﹑漢﹑沔(今豫南﹑鄂北)﹐停留於荊州之北部。還有一部分司﹑豫流民南遷至江州(今鄂東﹑江西)北境。東晉政府遂在聚居之地﹐以他們原籍州﹑郡﹑縣的名稱(亦有新立名稱者)設立臨時性的地方行政機構以登記和管理他們。這些人稱僑人﹐州郡縣稱僑州郡縣﹐而以流亡百姓中的大族擔任刺史﹑太守﹑縣令。

北方士族南渡,大都率領宗族、賓客、鄉黨同行。這些流民,隨同豪強大族南下,自然就成了他們的依附人口,分散南下的也多被豪強大族所兼併。

這些南下的人們,起初大都不上戶籍。後來,東晉政府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和保護南遷士族的利益,便在流人集中的地方,用他們原籍的名稱,僑置州、郡、縣。僑人單立戶籍,稱為僑戶。僑戶最初享受不為國家納租服役的優待,後來即使納租調也比一般編戶輕些。

紫水塔

民國晏兆平編輯的《光山縣誌約稿》總結了光山人口四大劫難之具體名目,筆者難以苟同。但值得推許的是他說光山土宇歷代為兩縣或三縣不等,但趙宋南渡後,省仙居入光山,則人民之死亡可知。從中可知仙居併入光山是因為戰亂導致人口死亡或逃走,而光山縣歷史沿革中的重大斷層,恰好被他忽視了。這就是由“西陽”縣、“軑”縣到“光山”縣的鉅變,“西陽”、“軑”縣的僑置帶走了大量原居民,是永嘉南渡後東晉政府為安置人口而“僑置”的招引流離的政策。光山此時的人口除南部山區蠻民,即劉宋後來所謂的“豫部蠻民”外,北部人口整體南遷到今湖北。即新置的“西陽”、“軑”縣,這次遷移人口數量的影響之大是空城,異致西陽、“軑”縣治所荒棄,光山政治中心東移至今光山縣城,並改名光城,到光州,到光山。

《民國光山縣誌約稿·光山縣沿革表(附言)》記:歷代改革殺人自不必說,而就沿革中受禍之最甚者考之,自永嘉至今凡經四大劫,晉有八王之亂而五胡亂華斯時光邑全境淪沒夷狄,人民為牛馬為魚肉夫,豈待言及。宋文帝徙豫部蠻民即西陽軑縣立茹由、樂安、光城三縣,田氏遂世為四山蠻帥,由此而言之則原來之土著為有種乎?為無種乎?自後南北戰爭一彼一此,民無常主,歷宋齊樑陳至隋文帝而能始統一,田園廬舍幾變滄桑,此為光山第一大劫。光山土宇歷代為兩縣或三縣不等,趙宋南渡與金人劃中渡河為界,省仙居入光山,則人民之死亡可知,及理宗嘉熙元年寄治天台山,人民依山寨為生,田野荒蕪遍生荊棘,零星山寨,曾有幾人?元入中原仍是遊牧之性,絕不知安集為何事,舊族百無一二。及朱元鼎定鼎然後涉江西之民以實之,今考合邑人民大概原籍是江西,其明證也,此為光山之第二大劫。

……

鹹同之亂光邑所損無幾,六十年來人口陡增數倍。

西晉永嘉之亂後,位於淮河上游今天光山縣地界的兩個西漢古縣,“西陽縣”、“軑縣”城址全部廢棄,人口及縣制被僑置到今天湖北東部長江北岸,再後來西陽的流民被安置到了今天江西的北部九江,南昌一帶。

西陽,西漢置,古縣名。屬江夏郡。治所在今河南光山縣西二十里。三國魏為弋陽郡治。西晉永嘉時遷治今湖北省黃岡市東。東晉、南北朝時為西陽郡及弋州治所。隋開皇初廢。

軑,古縣名。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改軑侯國置,治今河南省光山縣西北。屬江夏郡。三國魏改屬弋陽郡。西晉永嘉後徙廢。東晉僑置,治今湖北省浠水縣西南長江北岸。屬西陽國。東晉屬西陽郡。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改名孝寧縣。

移民的記憶有多遠,我給你們看一下光山的實物。從明朝到民國幾百年。此地僅一村就現存數戶是這樣的建築,距清朝光州治不到二十公里,地勢一馬平川。這些明代移民到光山的民國住址不變,遺蹟實物證明所謂李自成九屠光州是州城。

2、西漢至東晉古西陽縣,軑縣在光山縣制中的沿革考。

光山建縣制之始,尋諸典籍,最早見於《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載:

江夏郡,高帝置,屬荊州。戶五萬六千八百四十四,口二十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八。縣十四:西陵,有云夢官。莽曰江陽。竟陵,章山在東北,古文以為內方山。鄖鄉,楚鄖公邑。莽曰守平。西陽,襄,莽曰襄非。邾,衡山王吳芮都。軑,故弦子國。鄂,安陸,橫尾山在東北。古文以為陪尾山。沙羨,蘄春,鄳,雲杜,下雉,莽曰閏光。鍾武。侯國。莽曰當利。

《漢書》中這段記載的江夏郡所屬西陽(縣),軑(縣)、故弦子國。治所即今光山城西和仙居鄉。這是光山設縣治有文字可考的源頭,同樣的記載亦見諸晉代以前的記載:

《後漢書·志·郡國四》◎江夏郡高帝置。雒陽南千五百里。十四城,戶五萬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萬五千四百六十四。〖西陵〗《西陽》〖軑〗侯國〖鄳〗〖竟陵〗侯國。有鄖鄉。有章山,本內方。〖雲杜〗〖沙羨〗〖邾〗〖下雉〗〖蘄春〗侯國。〖鄂〗〖平春〗侯國

《後漢書》記載與《漢書》基本相同,但是“軑”縣此時已成為“侯國”了。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載:魏文分汝南立弋陽郡。又記:公丘弋陽郡〔魏置。統縣七,戶一萬六千七百。〕西陽〔故弦子國。〕軑 蘄春 邾 西陵 期思 弋陽。

《晉書》記載弋陽郡統縣七,“西陽(縣)〔故弦子國。〕、軑(縣)”亦在其中,與《漢書》、《後漢書》記載一致。

晉之後的《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州郡二記載:

弋陽太守,本縣名,屬汝南,魏文帝分立。領縣六,戶三千二百七十五,口二萬四千二百六十二。去州陸一千一百,去京都水(闕)。期思令,漢舊縣。弋陽令,漢舊縣。安豐令,舊郡,晉安帝併為縣。樂安令,新立。茹由令,新立。安豐太守,魏文帝分廬江立。江左僑立,晉安帝省為縣,屬弋陽,宋末復立。安豐令,《前漢地理志》無,後漢屬廬江。

……

邊城左郡太守,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茹由、樂安、光城、雩婁、史水、開化、邊城七縣,屬弋陽郡。徐志有邊城郡,領雩婁、史水、開化、邊城兩縣。大明八年,復省為縣,屬弋陽,後復立。領縣四,戶四百一十七,口二千四百七十九。雩婁令,二漢屬廬江,《晉太康地誌》雲屬安豐。開化令。史水令。邊城令。

光城左郡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並無。按《起居注》,大明八年,省光城左郡為縣,屬弋陽,疑是大明中分弋陽所立。八年復省,後復立。

樂安令。茹由令。光城令。此三縣,徐志屬弋陽。

《宋書》的記載,光山已無“西陽”、“軑”縣之名,反映東晉“永嘉之亂,晉室南渡”後,光山舊郡縣盡廢,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在今天光山地域設縣治三個,即“茹由”,“樂安”,“光城”(今光山城)三縣,屬弋陽郡,不久又分弋陽設立“光城左郡”(今光山城)。

《民國光山縣誌約稿·沿革志·沿革考》曰:“漢興增置郡國,析南郡九江地置江夏郡,領縣十四,因故弦子國置西陽、軑二縣隸焉。迄兩漢郡縣之名未改,而有時為侯國。武帝元封元年辛未置十三部刺史分領天下郡國,自是江夏郡縣屬荊州部。魏文帝黃初中分汝南立弋陽郡屬豫州,統縣七,西陽為郡治所,軑亦隸焉。晉武帝十年已酉封汝南王亮子羕為西陽縣公。惠帝元康元年辛亥進封羕西陽郡王。成帝咸和元年丙戌羕坐弟南頓縣王降為弋陽縣王,西陽國改郡。鹹康四年戊戌以西陽為豫州治所。劉宋元帝元嘉二十五年戊申以豫部蠻民即西陽、軑二縣境立茹由、樂安、光城三縣,隸弋陽郡。孝武帝孝建元年甲午更軑曰“建寧”,建侯國,與西陽隨郡度屬郢州。大明中分弋陽郡樂安、茹由、光城三縣立光城左郡治光城。八年甲辰省郡後復立,南齊沿襲宋制,梁武帝天監初始置光州,領郡五,以光城為州治。”

3、東晉僑置到今湖北黃崗古黃州邾城的西陽城的沿革和沒落。

東晉咸和四年後,位於今光山縣的西陽縣和軑縣南遷,城址均廢,光山全境倫為胡人之境,大量西陽漢民南渡至今天的湖北黃崗古黃州邾城區域。

據《晉書》記載,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邾城歸晉,邾縣先後屬晉之武昌郡、弋陽郡。第二年(公元281年),尋陽(今黃梅)縣劃屬廬江郡,西陵、邾縣、蘄春縣改屬弋陽郡。永嘉三年(公元306年),晉惠帝恢復司馬西陽王爵位,先後將西陵、邾、蘄春等縣劃屬西陽國(都址系今河南光山)。

晉朝永嘉年間發生內亂,北方人渡淮南移。東晉咸和四年(329年),西陽國廢,改立西陽郡。同年北方胡族入侵,西陽郡南遷,在邾城附近長江邊設立西陽城,僑置西陽郡和西陽縣。後趙軍隊敗退後,西陽郡由僑置變為實郡,轄邾縣、西陵縣、蘄春縣。後廢邾縣,其地入西陽縣和掎縣,西陽縣遂有實境。西陽城作為西陽郡城,取代邾城地位,成為長江流域又一座名城重鎮。鹹康四年(公元338年),在邾縣僑置豫州,次年十月,後趙軍隊攻佔並焚燬邾城,豫州刺史毛寶和前西陽太守樊峻率6 000餘守軍突圍至赤壁磯附近投江。五年,豫州僑遷蕪湖,西陽郡沿屬豫州。自東晉咸和四年至陳太建七年(575年)後246年間,西陽城一直是西陽郡的郡城。陳太建七年,西陽太守州炅遷西陽郡治於保城(今武漢市黃陂地),西陽城逐漸廢棄,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楊堅滅後周,廢原置西陽、齊安、樑安等郡,只設黃州,領南安、木蘭兩縣。至唐中期湮沒無聞。

《水經注》記載:“邾縣故城,江水又東經逕邾縣故城南,楚宣王滅邾,徙居於此,故曰邾也。漢高帝元年(前206年),項羽封吳芮為衡山王,都此。晉咸和中(326-334年),庾翼為西陽太守,分江夏立。鹹康四年,豫州刺史毛寶、西陽太守樊俊共鎮之,為石虎將張格度所陷,自爾丘墟焉。”可知。邾城自戰國中期(約前255年)立城,至東晉鹹康五年(339年)廢棄,前後達600餘年。

4、由光山古西陽到今黃崗黃州古西陽到今江西九江古尋陽的考證。

讓古光山西陽人南遷到今江西九江、南昌的人是與書聖“野雉”王義之齊名的“家雞”書法家庾翼。

《南齊書·卷十四》載:(豫州。)咸和四年,祖約以城降胡,復以庾亮為刺史,治蕪湖。……。庾亮經略中原,以毛寶為刺史,治邾城,為胡所覆。荊州刺史庾翼領州,在武昌。諸郡失土荒民數千無佃業,翼表移西陽、新蔡二郡荒民就陂田於尋陽。

《陳舜俞廬山記》尋陽是“江州在山北二十里,本在大江之北,尋水之陽,因名尋陽。”晉太康元年(280年)屬武昌郡,二年,仍屬廬江郡,永興元年(304年)屬尋陽郡。(見《晉書》卷15《地理志下》。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2冊,462-4頁。《宋書》卷36《州郡志二》。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冊,1086頁。《東晉疆域志》卷2。《二十五史補編》,3冊,3616頁。)

西晉永興元年(304年)分廬江郡尋陽、武昌郡柴桑二縣置尋陽郡,屬江州,治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十里),轄柴桑、尋陽(今湖北武穴市東北)二縣。永嘉元年(307年)以豫章郡彭澤縣來屬。(《晉書》卷15《地理志下》。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2冊,46-4頁。洪亮吉《東晉疆域志》卷2。《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3冊,3616-7頁。按:置尋陽郡時,尋陽縣尚未廢,

東晉以今九江、廣濟間長江兩岸地置尋陽郡。《宋書》卷36《州郡志二》:尋陽太守,惠帝永興元年,分廬江、武昌立尋陽郡。柴桑“郡既立,治此。”(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冊,1086頁。)則置郡時即治江南之柴桑縣(今九江西南),而非江北之尋陽縣。)

咸和中(326—331年)移尋陽縣至今九江西。後將尋陽縣併入柴桑。

東晉咸和九年(334年)移治江南。《通典》卷182江州潯陽:“漢舊縣在江北,今蘄春郡界,晉溫嶠移於此。”(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5冊,4840頁。)《輿地紀勝》卷30《江南西路》江州下雲:“(尋陽)郡本在大江之北,尋水之陽,因名尋陽,今蘄州之蘭城,即尋陽之故址,在江北,咸和九年溫嶠移於湓城之南,始治江南。”(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2冊,1294頁。)按:蘭城今無考。

義熙八年(412年)省入柴桑縣。

五胡亂華屠殺漢人一千萬以上。漢族只剩四百萬人。而光山即當時的西陽據典籍明確記載的就近萬人活了下來。有的留在了湖北東部今湖北黃崗市及浠水縣區域,有的搬到了九江,南昌區域。這近萬人後裔現在有好幾千萬人口。

江西南昌,九江人口主要在“五胡亂華”時河南光山、新蔡人遷去的。特別是贛北九江地區主要是光山遷去的。光山為此建置上少了一個郡城,一個縣城。即豫州和西陽郡駐地西陽城和軑縣。歲月輪迴,光山人口東晉僑遷到湖北到江西,於明代又遷回祖籍地光山。然後是清代“江浙皖贛”,光山移民百萬以上,佔六十餘縣。一百多年,幾地來往不斷,血濃於水。僅僅是我支系人口已找到安徽族人一千多人。江西一部分。浙江,江蘇也有,但以安徽最集中。我親姑父,從堂伯父都是解放後到到江西德安和江蘇南京的。

李自成九屠光州主要是州城。明代後的江西人“湖北麻城過籍”,是光山移民的回家。光山人是信陽幾個縣人口的主要源頭之一。

三、光山現在西陽古城址說的駁論及中國歷史上的“僑置”制度。

湯世江先生撰《西陽古城遺址考》說:“20世紀80年代初,光山縣進行文物普查,通過現場考察,座談採訪,基本認定現弦山辦事處(原楊墩鄉)大張灣村段崗自然村為西陽故城遺址。”作者說根據有五:一是明嘉靖《光山縣誌》載“西陽廢縣在縣二十里。”二是該地出土有漢銅鏡,春秋銅箭頭,漢代銅幣,大量漢磚瓦。三是有口碑資料,指民間傳說。四是地形有利。高而平坦,呈高平原狀。五是1984年縣文物普查認定。作為古城遺址載入1991年版的《光山縣誌·歷史文物·古城址》。

上圖為筆者實地考察該址所拍圖片,認為不是古西陽城址,依據是應以《水經注》中準確光城(今光山縣城位置)為座標,沿官渡河往上游北岸離光山縣城二十里的位置找,而不在現在青龍河(水經注中的青陂水)東岸的位置。

《水經注》卷三十·淮水:淮水又東徑長陵戍南,又東,青陂水注之。分青陂東瀆,東南徑白亭西,又南於長陵戍東,東南入於淮,淮水又東北合黃水,水出黃武山,東北流,本陵關水注之。水導源木陵山,西北流注於黃水。黃水又東徑晉西陽城南,又東徑光城南,光城左郡治。

“僑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以流亡人民原籍的州郡縣舊名設定在所寄居之地的州郡縣制度。六朝時南北分裂,戰亂頻仍,諸朝遇有州郡淪陷敵手,則往往暫借別地重置,用其舊名,被稱為“僑置”。漢、魏已有僑州郡縣的記載,但大規模設定,卻在東晉、南朝。最初始於東漢之玄菟郡及所領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三縣。玄菟郡三縣受高句麗威脅而淪陷,失土後內遷至遼東郡境內得以重建,仍用舊名。有的並無實土,只管人群。西晉亡後,中原戰亂,人民流徙,西起涼州,東至遼東,均有設定,尤以秦嶺、江淮以南,東晉、南朝境內為最多。《隋書·食貨志》:“晉元帝寓居江左,百姓自拔南奔者,並謂之僑人,皆取舊壤之名,僑置郡縣,往往散居,無有土著。”《宋書·州郡志》:永嘉以後,“司、冀、雍、涼、青、並、兗、豫、幽、平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在東晉的政區中,州、郡、縣三級都有實與僑兩種區分。後來實行“土斷”,即以土地定戶籍,使外來人口皆在所居郡縣編著戶口並納稅服役,才使社會較為安定。東晉初期,僑州郡縣皆用北方原州郡縣名。東晉末,劉裕收復青、徐諸州後,在新收復的原州郡縣名前加“北”字,與僑州郡縣相區別。南朝宋以後取消“北”字,而在僑州郡縣前加“南”字。東晉南朝僑州郡縣主要集中在長江下游一帶,僅京口(今江蘇鎮江)、廣陵(今揚州西北)附近,就僑置了徐、兗、青、幽、冀、並等州及其所領郡縣;江南武進(今江蘇武進市西北)一縣附近僑置了二十個郡和六十多個縣。其次是長江中、下游和今陝西秦嶺以南。唐張籍《永嘉行》有“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確係寫實。東晉、南朝為了鞏固僑寓政權和招徠北人,對僑民採取減免賦役的優待。東晉初設定僑州郡縣,原為一種臨時建置,即南朝梁沈約所謂“人佇鴻雁之歌,士蓄懷本之念,莫不各樹邦邑,思復舊井”(《宋書·諸志總序》)。後因南、北長期分裂,遂成長期制度。自東晉咸和以後,一方面由於土著與僑居雜混,造成戶籍紊亂,政府管理不便;另一方面為了“財阜國豐”(《宋書·武帝紀》東晉義熙九年),增加賦役(特別是兵役),迭行土斷之法,各僑州郡縣多“依界土斷”(同上)。至隋統一南北,遂完全廢除。此後各代也有在邊地設定僑州郡縣的,但其規模、作用和影響都不如東晉、南北朝。

僑置制度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僑州郡縣雖為流民的遷移而設立,但更與軍力的轉移有關。王朝必須維護華夏正統的觀念,彰顯規復失地的決心,高標郡望門第的風氣,重視地域鄉里的觀念,政治、軍事與經濟多方面因素的具體考慮。諸多的理由,使得東晉南朝在南方廣泛設定僑州郡縣。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設立情形多種多樣,區別之,略有處僑流而立、備職方而立、招誘僑流而立、位置失地官吏而立、出於邊防需要或軍事形勢而立之五種情形。

《晉書‧地理志上》:“元帝渡江,亦僑置司州於徐,非本所也。”

《宋書‧州郡志一》:“自夷狄亂華,司、冀、涼、青、並、兗、豫、幽、平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

清畢沅《<晉書地理志新補正>序》:“夫晉世版輿,上承叄國之瓜分,下值南朝之僑置。”

《晉書‧地理志上》:“永嘉之亂,豫州淪沒石氏,元帝渡江,以春穀縣僑立襄城郡及繁昌縣。成帝乃僑立豫州於江淮之間,居蕪湖。...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漢僑寄法)兩晉之交,北地人為避戰亂,紛紛遷居南方,依大臣王導議,在南方士族勢力較弱的地區,設僑州、僑郡、僑縣,安置北方遷入的士族和民眾。僑人不列入當地的戶籍冊,他們只受僑州郡縣的管理,不負擔國家的賦稅和徭役。此法稱為“僑寄法”。

作者:雲湧軒李勇(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佛像印研究中心研究員 河南印社社員 信陽市根親文化研究會理事會員 司馬光文化研究會理事 光山縣政協文史資料撰稿員)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戴笠親自建立的王牌部隊,名字很不起眼,卻讓粟裕將軍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