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初識李煜是那首絕美的詞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到底什麼樣的人根據三言兩語的句子就能平述出如潮水般的憂愁,在中國長久的歷史中佔有這麼重要的一個位置。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身在帝王家,又在一個相對羸弱的國家,作為君主,在我們的印象中李煜是一個王國之君,沒有能保全家族的基業,他是失敗的,但被很多史學家惡語相向其實是不對的,作為一個君主它做了他能做到的一切。年少時分,在父親的庇護下,封安定郡公,累遷諸衛大將軍、副元帥,封鄭王。少年是何其分光,因相貌偉岸英俊,有大將之風,遭長兄太子猜忌,為了避免兄弟相殘,研究詩詞,飲酒作樂,表明自己志在山水,無意爭位。心胸是何其寬廣(見康熙九子奪位,多麼慘烈)。

後太子李弘冀病逝,鍾謨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請立紀國公李從善為太子(大家可以想到雍正四王爺是怎樣奪取王衛的)。父親李璟力排眾議,流放鍾謨至饒州,封李煜為吳王,以尚書令參與政事,入住東宮。北宋建隆二年,李璟遷都洪州,立李煜為太子監國,留守金陵。李煜正是登上政治舞臺,對於他來說,在別人看是幸運的,但對於李煜來說,國家大事突然來臨,不得不扛起來。

北宋建隆二年,李煜繼位,強宋在旁,不時來犯,只能納貢來換取平安。開寶四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並於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今南京)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對於宋朝的態度李煜一直是秋毫未犯,表面誠服,還是在自己的王國當皇帝,當宋朝真正打來時,他也奮起反擊,御駕親征,不願做一個亡國之君,奈何國家羸弱,沒有翻盤的可能。屬實無奈。

讓我們在來欣賞他的兩首絕美詩詞,品味古人的魅力,研讀詞曲的精髓。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病中感懷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

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

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韓國曆史教科書中是怎麼描述中國的?果然是大韓民國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