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摘自淚痕春雨《漫評南宋》

  燕雲十六州,通常是指今天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區。燕州是指今天的北京,雲州是指今天的山西大同。

  我們通常所說的燕雲十六州,有十二個州在今天的河北省北部,有四個州在今天的山西北部。

  它們分別是:

燕(今天的北京)、檀(今北京密雲)、順(今北京順義)、涿(今河北涿州)、薊(今天津薊縣)、莫(今河北任丘北)、瀛(今河北河間)、武(今河北宣化)、蔚(今河北蔚縣)、武(今河北宣化)、媯(今河北懷來)、儒州(今北京延慶);

雲(今山西大同)、朔(今山西朔州)、應(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

  這十六個州,在宋帝國成立之前,就被一個叫石敬塘的軍閥割給了遼帝國。宋帝國成立之後,雖然一再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但結果都是讓遼帝國打得鼻青臉腫。最後,終於放棄了收復這塊地方的念頭。

  燕雲十六州,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

  比如,莫州、瀛州,雖然被石敬瑭讓給了遼國,卻早就被宋帝國收復了。後來遼帝國佔據的易州,與石敬塘無關,那是遼帝國從宋帝國手中奪走的。

  而且長城以南,還有三個州,平(今河北盧龍縣)、營(今河北昌黎縣)、灤(今河北遷安縣)也在遼國的控制範圍內。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這裡所說的幽雲十六州,是指長城以南,被遼國佔據的地區。

  長城在歷史上,常常是作為地理分界線存在。

  從普遍意義上,長城以南地區都是適合農業經濟;長城以北都適合遊牧經濟。

  許多人喜歡說,大人物的思想道德,可以最大限度的改變一個地區。其實呢,這不過是把歷史當故事看罷了。

  漢民族的偉大統治者很多,誰也無法讓長城以北變成農業經濟地區;契丹、女真、蒙古、滿清的統治者很野蠻,也無法讓長城以南地區,退化成遊牧經濟地區。

  更主要的是,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從普遍意義上,不論哪個民族雄霸長城內外,也必然是一國兩制。因為,遊牧經濟地區、農業經濟地區,怎麼可能實行同樣的政治制度呢?

  因為傳統的歷史都是唯心的歷史,或者說是英雄史觀的歷史;所以,看到漢唐之後,中原王朝再也無法稱雄長城以北,總認為漢唐以後,中原王朝的統治者有問題了;或是中原王朝的文化、制度有問題了。

  其實呢,這種變化主要是根源,就是生產力發生變化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大英帝國當年稱雄四方,結果呢?從上個世紀開始,那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因為,當年世界扛把子的大哥級人物,後來只能給老美當小弟了,再後來,如果不背靠歐盟、肩倚美國大哥,就是與中、俄、印、日之類的國家相比,恐怕也有相形見拙的感覺。總得來說,當年的大英帝國,變成了一個發達富裕的地區,不再是一個世界性的強國了。

  大英帝國為什麼會衰落呢?

  如果用我們常見的歷史觀去寫,自然是大英帝國後來的領導人,一個比一個低能、弱智,或是大英帝國後來的制度,越來越沒有活力了,再或者大英帝國的文化越來越沒落了。所以,大英帝國從前遙遙領先於全球,後來只能越來越無力。

  問題是,誰也知道,大英帝國的衰落,顯然不是因為這種幼稚之極的原因。

  最簡單而言,大英帝國的衰落,並不是因為他本土衰落了,而是因為其實地方漸漸興起了,大英帝國本土駕馭其它地方的能力,越來越弱了。在這種背景下,曾經臣服他的地方,都紛紛脫離了他的控制。

  想當年,大英帝國隨便派一枝遠征軍,就可以殺入中國、印度等國家的腹地,並且迫使他們屈服。現在,哪個大英帝國統帥有這種本事呢?

  這是因為大英帝國的統治者思想道德出問題了嗎?這是因為,大英帝國的制度、文化出問題了嗎?顯然不是的。這無非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普遍地區的生產力,不再有質的差別了。在這種背景下,大英帝國想稱霸天下,已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了。

  中原王朝一直可以傲視四方,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在最初的生產力階段,長城以北氣候太冷、太乾;長江以南氣候太溼、太熱,所以難以開發出來。

  在這種背景下,黃河流域的政權,一直可以佔據主導地位。但是,生產力發展到宋代時,長城以北地區、長江以南經濟比重日益加重,所以中原王朝想傲視天下,越來越困難了。

  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的時候,匈奴、突厥、柔然等遊牧民族是標準的野蠻民族。以他們的文明程度、軍事力量,幽雲十六州之類的地方,白給他們,他們也無法佔據的。

  匈奴、突厥的軍事力量強大,主要是因為沒有城池之類的東西拖累。所以,中原王朝他們打仗,常常是苦不堪言的。因為,你率軍事主力攻打他們,他們肯定跑得連影也沒有了;你軍事主力聚集在某個地方,那數千裡的長城防線,肯定會任由他們進攻,因為不設防的地方太多了;你的軍事主力分散在幾千裡的長城防線上,同樣是任由他們進攻,因為一個具體的地點,能有多少軍隊呢?

  許多時候,中原王朝對匈奴、突厥、柔然告饒,只是因為這樣折騰下去,攻防成本相差太多了。

  說得具體點,只要經過簡單的計算,中原王朝就覺得,與其和這些野蠻人,沒完沒了打這種游擊戰,還不如定期給你們一筆錢算了。

  只是當時,中原王朝實力比較強大,所以通常給遊牧民族錢時,還可以在外交上佔據一些優勢。總而言之,遊牧民族大首腦,就是我們的女婿、外孫,我們就當給自己女兒拿點嫁妝,給自己女婿、外孫拿點紅包。

  兩晉時期,少數民族紛紛進入長城以南,是中原王朝為了緩解北部邊防壓力,讓各種投降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內遷造成的。

  這些少數民族內遷之後,就會迅速漢化,並且開始接受農業文明的生產方式。所以,當時的那些胡人,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遊牧民族了。

  因為中原王朝經常把匈奴、突厥打得大敗,所以人們就會把匈奴、突厥、柔然說得厲害無比。事實上,他們與契丹、女真、蒙古相比,那差得不一點半點。

  最直觀的表現有兩點。

  第一,契丹、女真、蒙古都很快就能接受農業文明經濟,所以只要佔據了軍事上的優勢,就會長期佔據大片的農業經濟區域。

  匈奴、突然即使佔據了軍事上的優勢,也不會趁機長期佔據大片農業經濟區域,因為以他們的文明程度,缺乏統治這種地區的能力。

  第二,契丹、女真、蒙古可以圍繞某個城池,長久的與中原王朝打仗,而且中原王朝也無法打敗他們。

  匈奴、突厥顯然都也缺乏這種能力。如果匈奴、突厥敢這樣和中原王朝打仗,恐怕早就讓中原王朝打殘了。事實上,匈奴、突厥和中原王朝打仗時,玩的就是游擊戰。

  從這層意義上,與其說是中原王朝從五代就開始漸漸衰弱,還不如說,從五代開始遊牧民族漸漸強大了。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遊牧民族可以更容易的獲取金屬工具、武器,更容易創造自己統一的語言、文字。在這種背景下,他們漸漸擺脫了部落聯盟的格局。所以,後來的遊牧民族首腦,動則就開始稱皇帝了;關鍵是,他們也能很快建立統治農業文明的上層建築。

  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所以長城以北地眾多城池(幽雲十六州),才開始被契丹人長久的佔據了。

  其實呢,這是一很簡單的歷史事實。但是許多自稱唯物史觀的學者,常常也是,因為中原王朝政治、軍事制度有問題,所以才會讓中原王朝一直受制於長城以北地區;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某個皇帝低能、弱智,所以才會讓中原王朝一直受制於長城以北。

  這種歷史觀,其實很扯淡。如果這種歷史可以相信。那大英帝國為什麼會衰落?

  遙想當年,這些歐洲強國,都可以稱得上牛X無敵。現在呢?都是隻能給老美當小弟;甚至不抱團取暖,在國際社會都不敢大聲說話。甚至而言,就是抱團取暖之後,也得有美國大哥給撐腰,否則也不能強有力的影響國際社會了。因為,從前那些受他們欺負劣等民族,現在一個個的,都比他們腰還粗、體還胖。

  我相信,一個人只要有點歷史知識,就會知道,大英帝國等從前牛X無敵的國家,之所以會衰落,絕不是簡單的因為他們的制度、文化有問題,更不是因為他們後來的領導人,一個比一個低能弱智。

2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宋遼金夏的恩恩怨怨----歷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