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導 讀:商輅是大明中期名臣,取得鄉試、會試、殿試第一名,明憲宗時任內閣首輔,學而優則仕的最成功者。全文1398字,深度閱讀需3分鐘。

大明朝商輅

商輅畫像

古代科舉考試,鄉試、會試、殿試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取得第一名,稱為“三元及第”,又叫“連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舉制度下讀書人渴望得到的最高榮譽

科舉考試示意

鄉試每3年舉行一次,由各省組織,在省城舉行,透過童試的童生參加。鄉試又稱“大比”,或叫“秋闈”,透過鄉試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鄉試第一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由禮部組織,在京城舉行,透過鄉試的舉人參加,又稱“禮闈”,或叫“春闈”,透過會試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會試第一

殿試由皇帝主試,主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透過會試的貢士,通過後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殿試一甲

鄉試、會試、殿試均取得第一名,可謂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自有科舉以來,歷史上獲此殊榮者僅16人,其中大明朝3人。除商輅外,另兩人是黃觀(1364-1402年,安徽貴池人)、李騏(1378-1425年,福建長樂人),有史料說黃觀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取得第一名,被稱“六首狀元”。

三元及第是最高榮譽

但是黃觀、李騏二人存在爭議,檔案記載不全,或被後世削除。《明史》記載:“(商輅1435年)舉鄉試第一。正統十年(1445年),會試、殿試皆第一。終明之世,三試第一者,輅一人而已。”但後世認為,商輅因1435年鄉試第一後屢試不中,10年後才會試第一,繼而殿試第一,所以不能叫“三元及第”,應該叫“獨中三元”

江南貢院

古代選官制度發展歷程

獨中三元后,商輅被任命為翰林院修撰,不久到東閣學習,開始仕宦生涯。後來歷任翰林院侍讀,1452年進升為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學士,1456年加兼太常卿,1457年“奪門之變”後被削籍除名。1467年被明憲宗官復原職併入閣,1468年進升兵部尚書,後任戶部尚書;1471年加官太子少保,進升吏部尚書;1475年彭時病逝,商輅接任首輔;1477年進升謹身殿大學士,同年以少保致仕。1486年8月17日去世,享壽73歲,明憲宗追贈特進榮祿大夫、太傅,諡號“文毅”

商輅碑柱

商輅不僅聰慧過人,而且形象很好,史料說他“儀表美好、身體高大”,明英宗朱祁鎮親自挑選他為展書官。商輅先後在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三朝任職,可謂“三朝元老”,確非常人所及。《明史》評價“有明賢宰輔,自三楊外,前有彭、商,後稱劉、謝。”李漁《笠翁對韻》說“三元及第才千頃,一品當朝祿萬鍾”,這正是對商輅最為真實的寫照。

1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戰爭的成敗直接影響國家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