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自古以來“生兒子,續香火”是千百年來的傳統,似乎只有男人有了兒子,才算有了傳承人,而女人生了兒子,才能母憑子貴,對於吳佩孚的妻子24歲的李氏亦是如此。

吳佩孚是31歲的喪妻的鰥夫,只不過這時候的他也有月薪五十大洋,不僅文武雙全,也算是相貌英俊的成熟男人。而吳佩孚的母親心心念唸的就是兒子的再婚,然後相中了李家屯的大戶小姐李氏。

李氏打小就沒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而她的叔叔則是李家屯的首富,不僅嬌生慣養,而且生活也算是錦衣玉食,而兩人此時的婚姻也算是門當戶對,雙方家長都很滿意,這門親事也就成了,只不過此前吳佩孚和李氏之間並未見過面。

孝順的吳佩孚聽從了母親的婚姻安排

對於吳佩孚來說母親是話就是“聖旨”,但凡是母親說的話,他從來沒有不聽過,並且他也聽說李家小姐不僅家富,而且貌美聰明,還是獨生女,所以對這門婚姻還是很憧憬的。

所以吳佩孚就開開心心地當了第二次新郎,然而新婚之夜得知李氏家並不富裕時,便對母親給自己許的這門“窮婚”有了點陰影。

所以自打新婚之後,吳佩孚就在家呆了三天,就匆忙趕回去工作了,然而這一走就是三年,便丟下了剛娶進門才三天的貌美如花的新娘。

只不過既嫁之,則安之。同時李氏原本就是大戶人家出身,對於丈夫三年未歸還是頗理解的,甚至想要告別閨閣時代,然後孝順婆婆、督促年幼的小叔子好好讀書。

然而對於吳佩孚來說,新婚之夜李氏給他留的“窮”印象,早已定型,這也令李氏多多少少感到有點不舒服。同時丈夫離家後,婆婆的生活也過得十分節儉,對她零用錢也很吝嗇,這更讓李氏憋了一股氣。

儘管父親離世後,李氏家境敗落,但畢竟也是在母親的嬌慣下長大的,所以看到丈夫和婆婆都對自己不“上心”,就有點心灰意冷,然後沒堅持多久就回孃家了,而這一回便是長住。

直到吳佩孚三年後升職後,才將母親以及媳婦和弟弟接到身邊。所有人都認為依舊很漂亮的李氏要熬出來了,然而這才是李氏夢魘的開始,也是吳佩孚聽從母親的安排下婚姻不幸的開始。

沒生兒子的李氏,倍受歧視和打擊

熬了三年的李氏,終於等來了丈夫吳佩孚將自己接到身邊,本來以為是苦盡甘來的生活,卻不曾想這種“好日子”的假相併沒有持續太久,便被打入“冷宮”。

原來剛開始與吳佩孚一起生活的李氏,以她自己豐滿的體態以及明眸皓齒的容顏,在吳佩孚同仁的眼中堪稱“花魁”。

只不過李氏的美也只是流於外面,回到家就是婆婆的各種不喜歡。早在吳佩孚離家三年時,因為李氏長期住在孃家,肚子又沒有動靜。這就導致在婆婆眼中就覺得兒媳婦連炕都沒給兒子焐熱,就跑回孃家是一種“不守婦道”之為。

所以在婆婆眼中,媳婦李氏早已不是當初看上的“白月光”,而變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經常冷嘲熱諷李氏,甚至說:我養只母雞還為我下幾個蛋,娶你進門三四年邊屁都放不出一個,你看你還有什麼用。你要是有本事,就給我生個孫子出來。

這句話深深傷害了李氏,於是她痛哭了一夜,第二天便回了孃家。

實際上婆婆敢這樣懟媳婦,並非是一時的生氣,而是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婆婆眼裡,作為兒媳婦的李氏犯了三個大錯:

首先,李氏不該在兒子剛離家後,就跑回了孃家,這令她覺得媳婦對兒子不夠“忠誠”;

其次,李氏沒有生下孩子,對於李氏的婆婆來說,哪個女人生孫子,哪個女人就是能幹和優秀的;

最後,老太太此時認了一個“乾女兒”叫張佩蘭,在老太太眼裡張佩蘭雖然人醜了點,但嘴甜,所以對比之下,張佩蘭深得老太太的喜歡。

令老太太不滿的是這已經是李氏多次碰到事,就回孃家了,所以李氏這一跑,也將自己的丈夫吳佩孚拱手相送於其他女人了。

所以自此之後,李氏就長期與吳佩孚分開,慢慢李氏也因為不順心的婚姻以及四處“挑刺”的婆婆而最終鬱鬱寡歡,得了狂躁型抑鬱。

最終李氏這樣一個貌美如花的女人,終日蓬頭垢面地抽菸來消愁,最終在四十一歲時病入膏肓、鬱鬱而終。

也可以說李氏的死是必然的結局,自打嫁給吳佩孚後從沒有得到丈夫的垂愛,之後亦沒有得到婆婆的認可,只是空有一副好皮囊,卻紅顏命薄。這不僅與李氏的家庭有關,也與她的生活環境與價值觀有關。

也可以說在李氏的眼裡,她想嫁的男人不過是能給她很多很多愛和很多很多錢的男人,然而兩者都沒有得到過,只能以淚洗面,最終命喪黃泉。

為何“情敵”張佩蘭,深得敬重

與李氏命運截然不同的則是“情敵”張佩蘭,儘管作為第三者插足,不僅得到了婆婆的讚賞,而且得到了吳佩孚的喜愛。

一般來說第三者的命運都不是很好,要麼感情打了水漂,要麼最終兩敗俱傷,然而張佩蘭卻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機會,把“情敵”這個身份演繹成了皆大歡喜,甚至更令人尊敬。

張佩蘭為何有這麼高的段位呢?這要從她的出身說起,她哥哥是個小商人,而姐姐是嫁是長春商會會長趙尊賢。只不過姐姐與姐夫沒有孩子,張佩蘭便成了與姐姐做伴的最佳人選。

論容貌張佩蘭並不算是美女,甚至按當時的審美來說有點醜,她不僅臉大而且個頭也不高,不過好的是膚如凝脂,不僅看著令人舒坦,而且性格也很開朗,還比較細心。

巧合的是吳佩孚恰巧租了張佩蘭姐夫的房子,於是兩人見面的機會便多了,同時張佩蘭也對吳佩孚早有耳聞,對他的英俊瀟灑和才幹亦是心有所動。

而且在老太太剛搬進趙府時,張佩蘭親自挽著老太太進家門,這令老太太對張佩蘭第一印象特別好,心裡不自覺將兒媳李氏與佩蘭進行暗自比較,甚至想分分鐘將此女“升級”為兒媳婦。

而此時的張佩蘭也想透過老太太“曲線救國”,來實現嫁給吳佩孚的小心思。同時張佩蘭知道吳佩孚是個大孝子,便不時跟老太太套近乎,並且隔三差五去跟老太太聊聊天,捶捶背啥的,於是老太太沒幾天就將張佩蘭認做為“乾女兒”。

這還不算,老太太甚至有時候誇張佩蘭時忍不住直接說:我要是有你這麼個能幹的兒媳婦就好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張佩蘭的嘴甜、心勤也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了。

張佩蘭的嘴甜沒多久就生效了,老太太果然跟兒子攤牌,要兒子以子嗣為重,納妾張佩蘭,而她的願望也終究是實現了。

而18歲的張佩蘭的聰明與能幹令吳佩孚的事業不僅錦上添花,而且很快獲得了丈夫與婆婆的歡心,從此張佩蘭便在吳佩孚身邊寸步不離。即便是吳佩孚到最後無權無勢時,張佩蘭始終跟隨著丈夫不離不棄。

這話一說,吳佩孚也就不好說什麼了,至此張佩蘭才能成“名副其實”的吳夫人。

然而張佩蘭雖然能幹、會說話、會辦事,也同吳佩孚生活了三十年,卻最終也沒生下孩子,甚至不惜為丈夫再納妾,也無濟於事。

但張佩蘭和李氏同樣都沒為吳佩孚生下孩子,但兩個的地位和命運卻有著天壤之別,儘管李氏貌美卻不得婆婆和丈夫之歡心,而張佩蘭雖然容貌一般,卻懂得“擒賊先擒王”。

因為張佩蘭懂得:想要取悅丈夫,先要討好婆婆,更是深諳丈夫是孝子,所以張佩蘭給足了婆婆面子,這才得到了婆婆與丈夫的尊敬。

至於最後,能不能生孩子的問題,其實“扛”到最後都不是最要緊的事了,因為感情一旦穩固,能不能生出兒子顯得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朱元璋費心思助皇孫繼位,不惜為此展開殺戮,最後卻成就了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