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西方列強既鴉片戰爭後對清朝發動的又一場侵略戰爭,戰爭的結局也自然是以英法聯軍大勝、清朝簽訂不平等條約結束。戰爭過程中清軍的作戰表現極差,可以說是一敗再敗,唯一的亮點應該就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一共發生了三次大沽口之戰。1858年,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口,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此為第一次大沽口之戰。1859年6月,英、法、美三國公使乘軍艦赴京交換《天津條約》文字,清政府要求三國公使在北塘登陸,三國公使卻執意要在大沽口登陸,向大沽炮臺發動突然襲擊,遭到守衛大沽口清軍的還擊,損失慘重。這就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第一次大沽口之戰後,為防英法再次入侵,清朝咸豐帝任命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組織大沽口防務。僧格林沁到任後,在大沽口海河南北兩岸各建炮臺3座,共安火炮60門。所有炮臺的周圍均修築有堤牆,堤牆之外開挖壕溝,豎立木柵欄。又在海河口設定了三道攔河鐵鏈,以遲滯聯軍軍艦進入海河。這樣,大沽口形成了完備的防禦體系,駐守在大沽口地區的清軍總兵力在4000人左右。

聯軍方面,英軍出動艦船21艘、海軍陸戰隊1300餘人;法軍出動艦船2艘、陸戰隊100餘人;美軍出動艦船3艘。三國聯軍總兵力約4000餘人,其中海軍陸戰隊合計約1300餘人。

1859年6月25日清晨,聯軍開始進攻大沽口,英法軍艦共12艘向大沽口海河入海口駛去,企圖拆除海河口的攔河鐵鏈。聯軍的計劃是::軍艦衝過攔江鐵鏈,在大沽炮臺的後方佔據有利陣位,同時海軍陸戰隊從炮臺正面登陸,兩面夾擊,迅速奪取炮臺。

僧格林沁命令守衛大沽炮臺的官兵全部進行了隱蔽和偽裝,炮臺也不準開炮。下午3點左右,聯軍軍艦已經拆除海口的第一道障礙物。就在此時,海水開始退潮,聯軍軍艦為保持位置開始下錨,清軍趁此時機果斷開炮。各炮臺清軍將士開始猛烈射擊,到下午4點,包括旗艦在內的4艘聯軍軍艦被擊沉,其餘參戰的軍艦也全部被擊傷。

看到軍艦作戰不利,聯軍命令海軍陸戰隊進攻。英、法海軍陸戰隊千餘人,企圖在入海口南岸強行登陸,奪取南岸的3座炮臺。陸戰隊登陸後,遭到炮臺守軍的頑強阻擊,同時道路泥濘很難前進,英、法陸戰隊被清軍炮臺的炮火大量殺傷,被迫撤退。聯軍奪取炮臺的嘗試終以徹底的失敗而告終。

此戰中,清軍共擊沉聯軍軍艦4艘、重創6艘、俘虜2艘,斃傷英法聯軍共440餘人,英國侵華艦隊司令賀布身受重傷。而清軍陣亡38人,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在戰鬥中壯烈殉國。此戰聯軍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被僧格林沁抓住機會、果斷指揮反擊,取得了一場大勝。但由於清軍缺乏軍艦,無法乘勝追擊,使得聯軍得以撤退。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軍隊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鬥志。但腐朽落後的清王朝註定無法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第三次大沽口之戰後聯軍佔領大沽口、打進北京城,圓明園的浩劫開始了…

1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太平天國那麼喜歡“講道理”,每到一城萬人聽講,講的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