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劉禪字公嗣,小名阿斗,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這位劉備的長子玩物喪志,百無一用,亡國之後,更是樂不思蜀。唐代詩人劉禹錫曾賦詩,“得相能開國,生兒不像賢”,“扶不起的阿斗”也演化成了無用之主的代名詞。其實,真正的劉禪並非百無一用,而且要比許多亡國之君好得多。

演義中的劉禪是個天生資質愚鈍、性格儒弱的人,雖師從孔明,卻無經天緯地、治國安邦的才幹。但史料中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證據說明劉禪從小就不成器。相反,劉備生前,諸葛亮曾感嘆劉禪“非常聰明,超過人們的預期”。劉備也謙虛地說“審能如此,吾復何憂!”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其實,劉備白帝託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這番話也沒有貶低劉禪智商的意思,反倒是讓諸葛亮死心塌地為之效勞的一種策略。劉備心裡明白諸葛亮“自取”的可能性不大,“隆中對”裡諸葛亮為其定下的最高戰略目標是“興復漢室”,這樣做一是可以使師出有名,二是可以爭取民心。“漢室宗親”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有的,倘若諸葛亮廢了劉禪,豈不是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諸葛亮死後,魏延與楊儀發生激烈衝突,雙方都表奏對方造反。劉禪聽完魏延表奏,馬上提出疑問:“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魏延被殺後,劉禪也沒有對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可見後主劉禪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並不是人云亦云。

諸葛亮在世,大權獨攬,劉禪於政治,上無所作為。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反對為其立廟,並且馬上把政、軍大權分開,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主管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這一點和劉備死時,讓諸葛亮.李平分掌政、軍大權有驚人的相似,不能不說劉禪頗有政治手腕。

劉琰的妻子胡氏長得很漂亮,劉禪聽說後召她入宮。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劉琰的猜疑,命人將胡氏綁住毆打臉部,差點打死,導致了惡性事件。劉禪接受教訓,馬上廢除了大臣妻子、母親宮廷朝賀的禮節。知錯能改,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夏侯霸的父親夏侯淵為黃忠所殺,劉禪安撫前來投降的夏侯霸時說:“你父親的遇害,非我先人所為。”一語帶過之後,還套近乎說:“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哩!”頗具外交藝術。

劉禪降後,曾有“樂不思蜀”之言,這也是他屢為後人詬罵的原因。其實劉禪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蜀亡之際,姜維等蜀中舊將忍辱負重,心中俱懷復國之志,若劉禪有心登高一呼,天下應者景從,所以一言一行,都要特別謹慎,否則很容易招來殺身之禍。試想就連魏國重臣司馬懿都要演出一幕痴呆、中風狀,方得以麻痺政敵,奪得大權,更何況劉禪這個外來的亡國之君?作為保身之道,劉禪的裝傻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的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總的來說,劉禪是有福的。尚在襁褓之中,賴一身是膽的趙雲衛護,在當陽長坂坡殺出重圍。解開懷抱,他尤熟睡未醒,安然無恙,彷彿預示了以後的命運。孫夫人尚香要奪他去東吳,被趙雲和張飛截留了下來。父親劉備為他打下了一片天下,然後靠諸葛亮忠心耿耿為他經營,即便死後,其遺人遺策仍確保了蜀國的屹然存在。與那位苦活偷生的漢獻帝相比,我們的阿斗真是命大福大。

只是這個人沒有什麼雄心壯志,只想能保住父輩留下的這片江山,“自攝國事”以後,親自處理國內軍政事務。對外戰爭方面,對於繼承了諸葛亮職務的姜維諸多制衡,加上他對於宦官黃皓頗為寵信這一點被曹魏利用,導致施政方針混亂,嚴重拖慢了北伐的進度,最後導致蜀漢亡國。

還有一點,劉禪這個人比較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劉備對他這一點很不放心,告誡過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覺得自己這個兒子可與為善,也可與為惡。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劉禪對其十分敬重,放手讓他去治理所有的軍國大事。自己既然沒有那個本事,就乾脆放權,“大樹底下好乘涼”,一個累一點,一個閒一點,這就是劉禪的態度。信任諸葛亮,同樣也信任他所舉薦、任用的一些賢臣。他曾想增加美女以充實後宮,董允認為“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不予同意,就沒有辦成。這樣聽話的君主並不多見,所以朝廷一直都平安無事,但是時間一長就不行了。宦官黃皓善於逢迎,董允在世時,黃皓只能做到黃門丞,沒有掌握什麼實權,等到能控制他的大臣相繼去世,黃皓開始專政。

所以陳壽評價劉禪說:“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感閹豎則為昏暗之後,傳日‘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或許這就是劉禪的一個最大弱點吧。

劉禪出降是公元263年,這一年他五十八歲,被封為安樂縣公,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其子孫為三郎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後來劉禪又過了七年安樂公悠哉遊哉的生活,才去見他的父親劉備。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南宋大儒朱熹,卻鬥不過一個朝廷小人韓侂冑!死得忒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