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王昌齡有句詩說“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實不是說的一個人,而是兩個,一個是衛青,另一個就是飛將軍李廣。

李廣,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省秦安縣),他的祖先可是赫赫有名秦將李信。當年秦國在打楚國的時候,他說20萬就可以滅掉楚國,結果吃了悶虧。後來王翦要了60萬大軍才平定了楚國,雖然李信在打楚國的過程當中失敗了,但是它曾經率軍擊燕國,這也是奇功一件,畢竟燕太子丹曾經不是想謀殺秦始皇嗎?幫自己的老大解決了心頭大患,報了一箭之仇,老大不賞才怪,所以李家世代接受僕射這個官職。

到了漢朝,李家依然非常受重視,而且在他家裡世世代代有種技藝就沒失傳過,那就是射箭,李廣射箭那就是百步穿楊,箭無虛發,指哪射哪兒。

李廣的成名是很早的,比衛青要早幾十年,衛青大紅大紫是從公元前129年奇襲龍城一戰開始的,而李廣呢,早在公元前166年,漢文帝十四年的時候,他已經初露鋒芒了。

公元前166年,匈奴人大舉入侵蕭關,李廣當時還是個毛頭小子,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從軍抗擊匈奴,因為本身自己就是武將世家,精於騎射,所以打匈奴就如同砍瓜切菜,開局就成績斐然,脫穎而出。

戰爭結束,慶功宴上李廣被委任為漢中郎。

話說有那麼一次,漢文帝突然手癢了,心血來潮組織大家到上林苑去打獵,在打獵過程中漢文帝發現李廣伸手不凡,不禁感嘆。

“李將軍大才啊,只可惜呀,你沒遇到時機,假如讓你生在高祖帝代,封個萬戶侯不在話下!

漢文帝:“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史記》

一轉眼漢景帝即位了,李廣任隴西都尉,又改任騎郎將。沒過多久,就出了吳楚七國之亂,也叫七王之亂,當時李廣已經升任驍騎都尉,跟隨當時的周亞夫平叛,在昌邑城下奪取叛軍軍旗,立了頭頭功。但是很奇怪的是凱旋班師以後,李廣居然沒有得到封賞,而是被調為上谷太守,這個職位吧,也就相當於在邊境上的一個領軍的大將軍,天天舞刀弄槍地和匈奴人套近乎。

漢初的時候,匈奴人那是目中無人的,對漢朝的將領沒一個看得上眼的。但是自從李廣來了以後,情況逆轉,發現李廣很難對付,曠日持久地和李廣打交道,匈奴人受不了了,當時匈奴人對李廣恨得是咬牙切齒,而漢軍將士卻對他愛戴有加。

當時有個叫公孫昆邪的人哭著對漢景帝說:“李廣之才,天下無雙,但自負輕敵,屢次與敵肉搏相拼,如此下去,恐怕早晚要出事。”

公孫昆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史記》

漢景帝聽了之後調李廣為上郡太守。後來歷任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都因奮力作戰而出名。

漢景帝看見李廣在邊境上的名氣越來越大了,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微妙的心態,居然給李廣派了一個宦官過去監軍,就是太監。一個太監天天躲在後宮裡,他能有什麼軍事才能,他怎麼可能幫助李廣整訓士兵抗擊匈奴。當然,漢景帝說得還是很客氣的,說把這個宦官派過去是跟李將軍好好學習,爭取全面發展。要知道,歷史上太監裡邊真正做好事的沒幾個,做壞事的那俯首皆是。

這位宦官仗著自己有老大撐腰,又是中央來的,又是公費學習,所以他是心高氣傲,頤指氣使,而且他滿腦子還時時想著怎麼在前線立個戰功,玩完好回去對皇帝吹牛,李廣很看不慣他。

有那麼一天,他擅自帶了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離開了漢軍的地盤,想找幾個倒黴的匈奴人殺了立功。一眾人在路上悠哉悠哉,走走停停,沒過多久,這些人居然真的碰上了三個匈奴人,這太監那叫一高興啊,哎呀,真是天助我也,咱這幾十號騎兵,那邊兒只有三個鬼子,難道還搞不定不成?這功勞今天一定要拿下,於是這太監就下令抓人。

他手下的騎兵也是這麼想的,人多欺負人少,難道還打不贏不成,個個興奮地抓耳撓腮,早就憋不住了,一聽到這太監下命令,呼啦啦就圍了上去。可是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這三個匈奴人居然面不改色,氣定神閒的,倒是把漢軍給嚇了一跳。只見這三個匈奴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掏出箭來,就聽到叮叮咚咚的弓弦的聲音,箭無虛發,一轉眼衝在前面的漢軍騎兵就倒下了一大片。

那個太監剛才還興高采烈,一看到這場景給嚇屁滾尿流了,轉身就逃,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李廣那裡去搬救兵,李廣看到這太監的狼狽樣,一開始心裡別提有多爽,但轉念一想,這匈奴人殺的可是我漢朝將士啊,我好歹得去給皇帝掙點面子回來,於是立刻調集了100多精兵翻身上馬,領著大夥就追過去報仇了,一路急追幾十裡地總算追到了三個匈奴兵。

這三個匈奴的神箭手還自以為是呢,還在嘲笑漢朝的騎兵也不過爾。李廣一見立刻命令手下計程車兵散開,從左右兩面包抄,生怕這三個人逃了,然後自己在中間胸有成竹地親自拉開弓箭和三個人對質,畢竟李廣身經百戰,這些年在練射箭的事兒上沒少下工夫,簡直可以說是人箭合一了,所以和這三個匈奴兵對陣的時候,李廣是明顯佔優勢的,沒過多久就射翻了其中兩個人,把剩下那個給活捉,捉過來一問才知道這幾個人就是射鵰的匈奴射手。所以他們才賊膽包天,就那麼三個人都敢在邊境上優哉遊哉地晃悠。

李廣這邊兒人也殺了,俘虜也抓了,仇也報了,於是把這個匈奴鬼子捆好了,上馬正要回去呢,一轉眼突然看見背後煙塵大起,足足有數千的騎兵正在撲殺而來,估計這些匈奴騎兵也就是出來搶東西,正好碰上了李廣。這一下大眼瞪小眼,雙方都愣了。匈奴人以為這些漢朝的騎兵是來誘敵的,吃了一驚,漢軍的騎兵也是這麼想的,以為這三個匈奴的射手就是誘餌。

大家一看都慌了,連戰馬都開始躁動了,這個時候李廣非常沉穩,一點兒不慌,沉思了一會兒,一揮手說

“大家都別慌,我們現在離大軍幾十裡,匈奴人又這麼多,如果他們一看我們開始逃,追上來我們就全完了,看他們的樣子,估計也以為我們是誘餌,所以只要我們不慌,他們一定不敢來偷襲我們。”

平時這些士兵就很服李廣,現在雖然有些慌亂,但是還是靜下心來聽他的指揮,李廣命令眾人不緊不慢地前進,不但沒有撤退,而是繼續向前走,一直走到離匈奴的陣地只有兩裡地的時候才停下來,接著他又說了。

“大傢伙下馬,現在跑是跑不了了,大家都下來休息休息,該喝水的喝水,該吃東西的吃東西”

手下這些騎兵聽得目瞪口呆,都以為今天的上司吃錯藥了,大敵當前居然沒有往日的霸道作風,相反變得這麼淡定了。李廣也不多說話,反正自己先下馬了,往地上一躺,翹著二郎腿,對著蔚藍的天空就唱起歌來“蒼茫的天呀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唱什麼無所謂了,反正是為了虎敵人。

匈奴領軍的將軍果然也害怕,安排自己手下計程車兵到一個小山坡上佈置好抵抗的陣勢,一邊佈置,一邊騎著白馬到處巡視,李廣一看嗯,有肉吃啊,二話不說蹭的一下跳了起來,騎上馬,拿上弓箭,就向這個白馬將軍衝過去了,這白馬將軍還沒反應過來呢,李廣的箭就已經到了,噗嗤一聲,這位白馬將軍就直接翻白眼,被射殺在馬下。

李廣射完這一箭後也很興奮,也沒大呼小叫什麼的,而是拉轉馬頭優哉遊哉地又回來了,回到自己的騎兵陣營當中,解下馬鞍又躺下了。眼瞅著自己的將軍被射殺了,這匈奴騎兵還是沒敢追殺過來。

很奇怪,這事情太玄妙了,對方騎兵是不是太淡定了?匈奴人越這麼想,心裡反而越沒底了。莫非漢軍果然有千軍萬馬在後面候著呢,如果我們殺過去,豈不是正中圈套,這種虧本買賣是人都不會願意做的,得了得了,這漢軍現在伏兵未現,指不定就是等到下半夜,天一黑就月黑風高殺人夜,把我們統統給埋伏了,得了,小心為妙,走為上策。

果不其然,到了大半夜的時候,這漢軍的騎兵個個都睡下了,匈奴人反而悄悄的撤走了,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李廣把手下的騎兵統統叫起來,然後繫上馬鞍優哉遊哉地回大營去了,而這大營裡的大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將軍,這一整宿的去哪玩兒去了,所以一點兒反應都沒有。等李廣回來了,才知道這100多號人到鬼門關繞了一圈。這一下李廣的名氣就更響了,漢軍士兵服的五體投地,匈奴那邊恨得齜牙咧嘴。

漢武帝即位以後,很多人都推薦李廣,說他是個名將,李廣的事業有了好轉,但是天意弄人。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李廣公孫敖,公孫賀、衛青輕四個人率領4萬大軍分別從雁門,雲中、代郡、上黨四個方向同時出擊入侵的匈奴。這一仗中中衛青奇襲龍城一戰成名,但同時出征的李廣卻沒那麼幸運,他是漢軍當中最有聲望的將領。匈奴單于聽說帶隊的有李廣,為了取勝,把所有的主力集中起來對付李廣,而且下令一定要活捉李廣。

正所謂好漢怕群毆,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匈奴人呼啦啦地把主力圍過來,李廣這一萬人就寡不敵眾,那邊衛青賺了個大便宜,李廣這邊兒卻吃了個大悶虧,敗下陣來,沒過多久,這一萬人就被打散,據說當時李廣已經生病受傷了,所以還沒來得及逃,就被匈奴人抓住了。

一代名將居然被活捉了,李廣又羞又憤,自然是不用說了,本來自己一直被匈奴人視為頭號公敵了,現在好了,成了這些傢伙的階下囚了,雖說這個時候心裡無地自容,但是李廣清楚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保命才最重要。

而匈奴人呢,因為得了單于的命令不準殺了李廣,必須活捉,所以專門為李廣編了個網兜,用兩匹馬在兩邊拉著,兩匹馬並排往前走的時候,這中間的網兜就成了一張吊床,把受了傷的李廣往這吊床裡一放,你還別說,這種待遇倒是挺舒服的啊,就這麼走著,走了好一段距離,李廣開始裝死,在網兜裡晃晃悠悠的沒半點動靜,匈奴人一看,哎呀,可能是受傷太重昏死過去了,所以也開始放鬆警惕了,這個時候,李廣發現身邊有個匈奴少年,騎得倒是一匹好馬呀,忽然之間,李廣就從網兜裡跳了起來,縱身上馬,一腳把這匈奴少年給踹了下去,奪了他的馬轉頭就跑。

那匈奴的小孩兒啪唧一下摔到地上哭都哭不出來,其他的匈奴人都看傻了,站在原地動都沒動,直到李廣翻身上馬揚鞭而去,老遠了才反應過來,一抹額頭的汗不由自主地稱讚,哎呀,這李廣老是老了,這身手還是這麼麻利,動作還是這麼賊快啊,跟飛人似的。

從那以後這匈奴人都稱李廣為“飛將軍”,他的綽號就是這麼來的。

過了一會,這些騎兵才反應過來,趕緊回頭去追,可李廣已經跑到山裡去,一面使勁的夾著馬肚子催馬快跑,一面回頭射箭,雖說是在逃命,但是以他的箭術來說,射死幾個匈奴追兵,那跟玩兒似的。很快衝了前面的幾個匈奴兵就被射翻了,剩下的人膽戰心驚,眼瞅著李廣越跑越遠,越跑越快,只能乾瞪眼。

李廣雖說死裡逃生,但是因為打敗仗被漢武帝削職為民。

公元前128年,匈奴人又不老實了,又來右北平燒殺搶劫,漢武帝又起用李廣,李廣一到,匈奴就跑了。不過匈奴是沒了,這地方的野獸卻太多了,這個地方常常有老虎出來傷人。

據說有那麼一天,李廣回營晚了,天色昏暗,正是老虎出來吃人的時候,李廣的隨從都很小心,害怕山腰裡突然跳出一隻老虎來,所以一邊走,一邊心都吊到嗓子眼兒上,突然,李廣就看見山腳下草叢裡蹲著一隻斑斕猛虎,拱著脊樑伸著腦袋,正準備向自己這邊撲過來,李廣一個激靈趕緊掏出弓箭,一使勁兒就射了出去,您還別說,李廣太有準頭了,飛將軍雖老,可記憶不減當年,這箭就直接插到老虎身上,這手下人意見一片歡呼啊,趕緊跑過去去抓捕。

可是當看到老虎的時候,大夥全愣了,原來射中的是一塊大石頭,只不過這樣子很像一頭大老虎,更絕得是以箭射石,這箭居然射進去老深。幾個強壯計程車兵輪流去拔,居然一個都拔不出來,大夥兒都奇怪的不得了,也佩服的不行,李廣自己也納悶兒呢,奇了怪了,這石頭怎麼能射得進去呢。這個訊息很快在軍營裡傳開,也傳到匈奴人那兒,這匈奴人就更不敢來侵犯右北平了。

到了後來唐朝的時候,有個叫盧綸的詩人寫了一首詩,其中一首就是表揚李廣將軍,這首詩是這麼寫的: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由定襄、代郡出擊,跨大漠遠征匈奴本部,李廣幾次請求隨行,漢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沒有答應,後來經不起李廣請求,同意他出任前將軍。

當時衛青命令李廣從側路襲擊,李廣卻不幹,他想當先鋒,衛青不同意,李廣很生氣,一甩袖子就回到本部,其實衛青是瞭解李廣,李廣自以為是,不聽指揮,沒有大局意識,跟敵人小打小鬧,呈匹夫之勇,那是可以的,但是大規模集團作戰那是不能勝任的,況且李廣年紀也大了,體力,精力都不足,這種狀況下,當先鋒是不行的,李廣只不過是急於封侯,知道自己這輩子再碰到這種打決戰的機會不多,所以急於求勝,這種心態下難免出現失誤,所以衛青拒絕李廣的請戰要求,就是讓李廣從側路進攻。

李廣是帶著滿肚子委屈去出擊,帶著情緒工作失誤在所難免,果不其然,他就帶著隊伍迷路,沒有及時和衛青的主力部隊會合,以至於在漠北決戰的時候,讓已經鑽進口袋的匈奴單于逃了,衛青很生氣,輪到誰當將軍都會很生氣,於是就當眾責罵了李廣。

按說吧,這種事兒是你自己做錯了,捱罵就得聽著,捱打就得扛著,可沒想到李廣卻偏不。一把年紀就像小孩兒一樣撒嬌,肚子裡一陣又一陣的委屈啊,在史料上記載,他的原話是:

“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大意是“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偏迷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汙辱。”於是就拔刀自刎了。

李廣自刎,訊息一出,軍中將士都為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訊息,不論認識李廣否,不論老少都為之落淚

司馬遷:“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勇於當敵,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鄉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司馬遷用來形容李廣的。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傳,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1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與夏朝相關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