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很多人容易把秦滅六國的功勞全部記在秦始皇一個人的頭上,實則非也,賈誼在《過秦論》中有言:“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說明有一個優勢積累的過程,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開始,秦國逐漸富裕起來,到秦始皇時六代國君,秦始皇是第七代了,正是有了前面六代人的鋪墊,再加之秦始皇個人的能力,完成了秦的統一六國的歷史偉業。

若一定要給出一個比例,前六代國君的積累,至少不會低於六成,也就是說,及至秦始皇,統一的基礎已經打好了,最後的動作,只要你不犯太大的失誤,是可以較為順利地完成的。

01,奮六世之餘烈,那麼六世之功具體指什麼?

秦孝公21歲時就任用商鞅開始變法,此時距離嬴政誕生還有100多年。

秦孝公意識到當時的秦在七雄之中,實力並不佔優勢,志存高遠,想有一番大作為,這就需要改革。戰國時期,是一個各國都在改革的時期,區別在於有的國家改成功了,有的國家沒有成功。當時改革能不能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取決於主導改革的人,是不是能得到國君的全力支援。

秦孝公有改革的雄心,且年紀輕,有足夠的執政時間,所以商鞅趕上了,秦國的幸運,源於這一位明君和這一位優秀的改革者二人的密切配合。十幾年之後,商鞅把一個國富兵強的秦國呈現在秦孝公的面前。

到了秦惠文王時,雖然這位國君對商鞅有些意見,捕殺了他,但是改革並沒有被廢止,改革的措施得以延續。此時的博弈,一邊是六國,一邊是秦國,合縱連橫的大戲上演了,合縱成功,六國立,連橫成功,秦國立,而作為秦惠文王來說,如何打破六國之合縱,為自己贏得繼續發展優勢的空間,成了他首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他也做到了。

接下來到了秦武王時期,此君在位時間並不長,但也做了一件頗具戰略意義之事,襲取韓國之宜陽,等於打通了韓國的門戶,為日後秦軍兵出函谷關提供了可能性。

而鼎鼎大名的秦昭襄王,在位56年,繼續積累和擴大秦國的優勢,重創魏國和趙國,秦國在通往強勢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其實當時加把勁,可能就會把趙國滅亡的,只是秦昭襄王謹慎了一些,趙國,又多延續了一些年。

秦昭襄王之子秦孝文王登基三天就崩了,之後,異人,也就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幾乎是直接從素人一步到位,成了秦國國君。秦異人建立東郡,聯接了齊國,這麼橫這一擋,使得六國之合縱就不那麼容易搞了,此時,燕國不斷騷擾趙國,秦趁機蠶食趙的領土,進一步削弱了趙國。

02,秦始皇時期,嬴政本人的能力體現在哪裡?

世人更多地聽到看到的是秦始皇暴虐的一面,容易忽視他知人善任、勇於認錯、謙虛謹慎的一面,舉例來說,李信攻楚,秦始皇問他需要多少軍隊,李信答:20萬,秦始皇又問王翦,若你去攻楚,需要多少軍隊,王翦答:60萬。秦始皇笑曰:莫非王將軍老了麼,這麼怯敵,竟要帶這麼多人。於是秦始皇派李信帶20萬人攻打楚國,失敗而歸,秦始皇立馬找到王翦,向他賠禮道歉:將軍我錯了,還是應該由你來攻楚,60萬人由你統領,你說多少給多少。

此例說明秦始皇作為一個國君,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能主動向臣下認錯,足見其強大的自我反省能力,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秦始皇也特別善於知人用人,他重用王翦、王賁父子,秦滅六國,此父子二人皆名將,單單他父子二人滅的國家就達五個。這是軍事將領,文臣方面,重用李斯,為中央集權國家的政權鞏固,起了很大作用。

秦始皇瞅準時機,果斷髮動統一戰爭,憑藉六位先君積累下來的優勢和餘烈,十年時間,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所以當我們談及秦之統一時,一定不要忘記這是一個持續一百多年,延續七代國君的一個逐漸積累、水到渠成的過程,六代國君的積累,我認為至少佔六成,秦始皇個人的能力,佔四成,這樣的比例應該是合適的。

1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北宋統一前奏,五代十國之“十國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