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位於河南信陽市,有“不息之壤”之稱。自古以來土沃田良、物產豐饒。息縣有三千多年的建縣歷史。公元前1046年始封息侯國,公元前682年在華夏大地上首次設縣,古今相延不易“息”名、不改縣治,堪稱“郡縣制”的活化石,被譽為“中華第一縣”。境內有息國故城、賴國故城、秦樓等遺址,息氏、賴氏、白氏均發源於此。歷史名人有“三年不語”的息夫人、“馬革裹屍”的伏波將軍馬援、清廉剛直的明代尚書李若星等!
若來這裡遊覽一番,豈不是身心美哉?
息州森林公園
息州森林公園開發後,越來越多遊客願意在生態園林感受新鮮空氣,這裡的年降雨量就達到了946毫米,具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的特色。
進入森林公園後的第一條往南的路,就是通往馬援廣場的路。映入眼簾的雕像便是東漢開國功臣之一的著名軍事家馬援,雕像全高8米,象徵其享用伏波將軍稱號共8年。他戎馬一生,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出兵邊塞,平亂武陵,為華夏版圖的統一和東漢政權的鞏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公元43年,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拜馬援為伏波將軍,世稱"馬伏波",後又因功封為新息侯,領戶三千,封地在古息國,也就是息縣。 馬援廣場佔地面積39000平方米,一層廣場共分為四級平臺,分別代表他的四次遠征 ,馬援雕像標高為21米,取義為馬援輔佐漢光武帝21個春秋;二層主廣場平臺進深63米,象徵其享年63歲。
出了馬援廣場,就可以往息夫人紀念館走去了。
在路途中,腳下踩的便是森林公園步道,徒步前往下一景點時還能看到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樹木,常年溼潤多降雨的氣候使得植物繁茂,與此同時生產了諸多負氧離子,對人體都有很大益。在這條路上散步、騎車,走累了坐下來與三五好友一起品茶閒談,沒有城市的喧囂,那些惱人的事務也都可暫擱一旁,讓新鮮的空氣重新將身體裡的經絡打通。
歇夠了,起身再走幾步就到了息夫人文化園。息夫人的雕像赫然矗立於此,一看便知是一位容貌姣好,身材輕盈的女子,氣質不凡的模樣真不愧與當年的西施、文姜、夏姬並稱為春秋時期的四大美女。古時候的女子都有自己的姓,只是一旦加入夫家,便要隨夫姓,息夫人也一樣,本姓媯,出生於春秋時期的陳國,後嫁於息國國君,故亦稱息媯、息夫人。
入園後,一眼就能看到顏色鮮亮的柱子撐起的屋舍,運氣好的話還剛好能碰到園內演出,茂密的樹林間一個個身著紅色旗袍的溫婉女子輕輕撐起藍傘,緩步輕盈地踱在橋面,磚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女子俏人的模樣引得遊客紛紛都駐足欣賞。
美麗龐灣
出了森林公園,就可以去龐灣看看,一個傳統的村落,環境優美,裡面有遊樂場,玻璃棧道,小火車,動物園,遊樂園等等齊全的設施,靠著旅遊業帶動起了村裡的發展。絡繹不絕的人們前往村子裡旅遊,天氣涼爽,也不必被烈日暴晒。
動物園裡動物的種類繁多,觀摩人群也是一批又一批。
生態園裡還能自行採摘桑葚,總喜歡吃但也沒有親自採摘過,來到這裡就能有不同於以往的體驗,成熟的桑葚懸掛在枝頭,樹枝全都被壓彎了,人頭攢動的生態採摘園裡還不時能聽到孩子們的歡笑打鬧聲。品嚐著自己採摘的果實,才能切身體會到“勞動最光榮”。
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就可以進到龐灣村落看一看,非常樸實的民風,熱情好客的村民,紅磚高瓦砌成的房屋養育了這裡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不禁想起那首遊子寫下的《鄉愁》。
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
祖國的大好河山是靠著許多革命先烈的犧牲換來的,所到之處如果不去看看紅色文化景點就太說不過去了。息縣成立的叫做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1947年8月27日,劉鄧大軍衝破敵人的重重阻攔,渡過淮河天險進入大別山區,勝利完成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任務。
從館內的浮雕就能夠看出當年的戰士有多麼不容易,為了現在的美好生活,他們流血又流汗,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呢?
礦山公園
不同於息州森林公園,礦山公園多是自然景觀,公園裡的石頭自然是數不勝數,但因為氣候的潮溼,顯得一切也都那麼地和諧。河南作為一個古都大省,文化發展自然也是不甘落後的,景區安排演出也成為了慣例,礦山公園的表演一般就是劃旱船和太極,確實是一個鍛鍊的好地方。
除此之外,礦山公園還設有文社中心,時不時地還會舉行象棋比賽和文化中心接待,果不其然又是一處調養生息的好地方啊!
美食與夜景
其實每到一個地方,最重要的就要介紹當地特色美食,刷子雞塊、平鍋烤黃花魚、油酥饃都是值得推薦的,話不多說,先上圖。
看著這滿桌的菜餚,不得不讚嘆的就是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偉大,能把不同的食材發揮出不一樣的功效,還能在不一樣的地區還能做出不一樣的美味,五千年的文化積澱可真的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吃完飯,在夜色裡逛逛譙樓,看著人們在小廣場上玩耍,乘涼,聊著自己的人生還有未來不知道要走多遠的路。
息縣的發展正在逐步適應當下的環境,人們對於旅遊的嚮往也已經不單是“說走就走”了,相信終有一天,息縣會以更加優秀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