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01

二戰後,傳統的殖民大國英法衰落,無力維持海外殖民地,亞非拉紛紛建立起了獨立自主的國家。

這波建國潮中,共產主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世界國家要想有效地展開民族解放運動,對殖民統治者構成巨大壓力,就必須得對群眾形成大規模動員。

而最大規模的群眾動員一定是針對底層的,因為底層人數規模最大,而共產主義恰恰也是以底層為它的動員物件的。

因此,共產主義陣營和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運動,就形成了一種相互呼應的關係。

共產主義陣營的努力,使民族解放運動獲得了更大的力量,而民族解放運動的成功,又可以不斷地擴大共產主義陣營的實力,它們形成了一種相互成就的關係。

所以,共產主義陣營在第三世界地區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這對英美自由主義陣營構成一個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在一些關鍵的節點性地區,比如在越南,兩個陣營的爭奪已不僅僅是道義層面的爭奪,更是直接進入激烈的戰爭。

02

美國在冷戰時期提出過多米諾骨牌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東南亞地區就像一排多米諾骨牌,越南是其中的第一張,一旦越南這張骨牌倒下去,被共產主義陣營所征服,那麼後續就會有一系列國家像骨牌一樣跟著倒下去。

因此,為了防止多米諾效應,美國就必須按住越南這第一張骨牌。

越戰剛剛打響的時候,美國的普通民眾大都非常支援政府在越南的所作所為。

因為民眾都接受了多米諾骨牌理論,相信如果越南保不住,那麼整個東南亞就保不住,作為自由世界的盟主,美國有義務去為自由世界守住最後的屏障。

但這個時代正趕上資訊傳播技術出現重大進步,彩色電視出現了。

隨著前線傳回的各種戰地資訊的增多,

美國民眾可以看到翠綠欲滴的熱帶雨林被燃燒彈燒成白地;

可以看到那張越戰中最為著名的照片,燃燒彈燒光了小女孩兒的衣服,赤身裸體的小女孩兒在街上驚慌無助地跑;

還可以看到北越的支持者被南越的警察當眾槍決,等等;

種種彩色影像都對美國民眾的心理構成了巨大的衝擊。

美國民眾本來覺得,支援政府到越南打仗的初衷,是為了保護自由主義世界的秩序,是為了讓北越人民也能夠享有所有人都應該享有的普世人權。

但現實中所看到的,卻是北越人民在為戰爭付出巨大的代價,這違背了美國政府最初的承諾。

03

好死不死,南越又是一個極其腐敗的政權。

當美國民眾得知南越統治者的腐敗時,更為憤怒,覺得美國政府支援的南越政權看上去還不如北越呢,這樣的盟友,不要也罷。

但是美國政府卻堅稱南越政權是自由主義陣營的重要堡壘,義無反顧地支援南越。

各種讓人惱火的事情加在一起,美國民眾就開始質疑發動越南戰爭的正當性了。

可是美國政府卻在越南戰爭中越陷越深,為了將戰爭繼續下去,便開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

這反過來引起了美國民眾的更大憤怒,因為在他們看來,支援越南戰爭的理由是,美國作為自由世界的燈塔,應該肩負起捍衛普世人權的責任。

但如果政府居然以撒謊的方式來掩蓋其錯誤,此時就要問一下,美國這個國家是否還配得上做自由世界的燈塔。

所以,這個時候的美國民間就開啟了大規模的反戰運動。

反戰運動剛好和另一個重要的社會運動又發生了時間上的共振,這就是美國南方的黑人民權運動。

從法理上說,一百年前的南北戰爭已經為美國南方的黑人爭取到了平等的權利。

但是隨後南方又用了一系列技術性的條款,使得黑人在事實上沒有辦法行使與白人平等的公民權利。

南方的黑人對此感覺非常屈辱,電影《綠皮書》裡就反映出這樣的狀態,哪怕是已經擠進上流社會的黑人鋼琴家,仍被白人歧視。

所以,美國南方的黑人在20世紀60年代掀起了大規模的民權運動,要爭取跟白人平等的權利。

民權運動反對的物件就是美國當局,反戰運動要反抗的物件也是美國當局,這兩股運動就合流了。

不僅僅是在美國,這時在大部分西方國家的內部也爆發了一系列反政府的示威、遊行,甚至暴力的對抗。

這一系列對抗行動被後人稱作1968年的“五月風暴”。

04

五月風暴中,西方民眾要反對的是建制化的制度,而建制化制度的總代表,就是美國政府。

對第三世界來說,他們要反抗一個不公正的資本主義秩序,資本主義秩序的總代表也是美國。

所有這些又跟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和黑人民權運動,合流到了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共振效應,在美國、在整個西方都引發了一系列非常深遠的反體制行為。

所謂反體制行為,簡單講,就是凡事兒都跟官方反著來。官方或者主流越認為不應該怎麼做,就偏要怎麼做。

比如,主流思想認為應該在性關係上保持潔身自好,那麼很多年輕人就偏不,他們崇尚性解放。

比如主流思想認為年輕人就應該發奮圖強、積極上進,認為搖滾樂使人玩物喪志,那麼,有一部分人就偏要搞硬核搖滾,甚至天天嗑藥。

以至於最後,美國社會出現了一句著名的口號,叫“要做愛,不要作戰”。

此時的美國,面臨著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在海外,絕大部分國家反美,在本土,黑人反政府、白人年輕人反體制。

這幾年,美國崩潰似乎一觸即發。

但也是在那個時代,英特爾、惠普、微軟、蘋果等等代表資訊科技革命的企業紛紛誕生。

藉助新的技術革命,美國經濟實現高速增長,政府有了錢給底層民眾發福利,年輕人有了工作,大量進口第三世界國家的商品,看在錢的份上,大家都消停了。

今天我們看到美國好像面臨很多問題,其實放在60年代,都是小兒科。

別低估美國的韌性,從長期看,美國仍是世界上綜合實力第一的超級大國,是中國不可小覷的對手。

對於60年代的美國,大家可以去看電影《阿甘正傳》,電影裡有不少鏡頭反映了美國人反越戰、反體制的行為。

我們一起漲知識。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晚清罕見老照片:“丐幫”幫主全身掛滿垃圾,滿族貴婦的確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