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認為,漢朝將秦朝大部分政策進行了繼承,最明顯的便是行政體制。中央成立以丞相為核心的官僚體制,地方建立郡縣制。
以上政策皆加強了中央集權,因此是“漢承秦制”最好的證明。
其實漢朝繼承秦朝的政策中,行政體制只是相對錶面的,漢朝承襲最徹底的政策還是農業立國,這也是隨後幾千年封建王朝的基本國策之一。
一、橫山之謀
山東的別稱為“齊魯大地”,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存在過兩個大國:齊國和魯國。其實山東還存在過一個叫橫山的國家。
這個國家擅長製造兵器,齊桓公即位後想吞併橫山,但軍事行動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因此管仲想出了一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法:經濟戰。
首先齊國花高價在橫山購買兵器,有多少買多少,市面上的兵器買空了便預定。齊國大肆購買兵器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恐慌,於是紛紛跑到橫山來進貨。
這樣在幾個國家的推動下,橫山的兵器身價暴漲,鐵匠幹一天頂的上以前幹一個多月的。於是該國老百姓紛紛放棄種地,開始打造兵器掙錢。
幾個月後,齊國宣佈從別國高價進口糧食,來多少糧食便收多少糧食,一時間天下的糧商都雲集到了齊國,再也不去別的國家販糧了。
又過了幾個月,齊國突然宣佈關閉與橫山的邊境,不準一粒糧食流入橫山。橫山的老百姓在幾個月前都放棄種地了,現在兵器庫存比糧食還多,打齊國又打不過。沒有飯吃的橫山最後只能向齊國投降。
齊國兵不血刃吞併了橫山國,史稱橫山之謀。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當時的國家對經濟、對老百姓是沒有約束的,大家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種從業自由看似很好,但對於一個國家,尤其是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二、農業立國
春秋戰國之前的“自由風氣”直到商鞅變法之後才告一段落。
商鞅變法的主綱領便是刺激農業生產,限制商業發展。其實類似的政策其他國家的變法多有涉及,但商鞅的變法更徹底,對歷史的影響也更大。
商鞅的農業政策先是獎勵開墾,這樣有大批人受利益刺激去種地。
之後廢除了井田制,也就是說之前土地是國有的,商鞅變法之後變成私有的,允許無限買賣。土地私有看似是退步,其實是確定了秦國農業立國的路線。因為土地允許自由買賣,就會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農業領域。錢從何來呢?自然是經商的錢。
最後除了減輕農業賦稅之外,商鞅還規定稅收以人口計算,不以土地多寡納稅,這更刺激了農業的發展。畢竟經濟活動是逐利的,誰都願意付出最少的辛苦獲得最大的利益。那個時候交通不便,經商路上出點危險再正常不過,農業相對來說風險最小。
漢朝便繼承了這種思路。《過秦論》的作者賈誼和文臣晁錯都提出過勒民歸農政策。比如降低和減免賦稅,文帝一朝曾實行過農業稅全免,景帝時實行三十稅一的政策。甚至皇帝將廢棄的皇家園林拿出來給老百姓種地。
同時漢朝還專門為農民提供過上升渠道,部分爵位可以拿糧食換。當然能夠用糧食換爵位的都是地主。
為了在意識上抑制商業,政府還提出“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商人的政治地位最低,最被人瞧不起。這裡就陷入了一個陷阱,對於最卑賤的職業,政府是不屑於管理的,也就是不收稅。
三、漢朝的另類手段
由於商業活動的利潤大,導致很多人明知商人地位低賤,但衝著金錢也甘願“墮落”。西漢經濟學家貢禹說過:商人一年的利潤頂的上地主十多年的收入,還不用交稅,自然大家願意當商人。
當然商業稅也不是沒有收過,劉邦曾經對商人收以重稅,但出發點是“重租稅以困辱之”。漢惠帝以後又放寬了政策,司馬遷說過:想要致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繡花的不如開商鋪的。
漢朝對商業活動的抑制並沒有秦朝那般強力,統治者主要的目標還是豪強。由於農業政策的寬鬆,導致豪強憑藉勢力與財力兼併了大量的土地。
最初土地買賣是刺激資本投資農業,促進農業的發展。但到了漢朝,土地買賣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家經濟。由於承襲了秦朝的制度,稅收不以土地多寡計算,造成大片土地不需要交稅。
漢朝的政策是強行遷徙豪強,這點與秦始皇“遷豪強於咸陽”的政策類似。漢高祖曾遷徙過六國貴族,漢武帝直接將天下豪傑遷到了自己的陵寢附近。
遷徙的標準也並非只是財富,還有在當地根基深厚、對社會有影響的人。比如漢武帝強行遷徙郭解。郭解這個人是當地黑白通吃的俠客,被強徙的時候地方官還幫其說話:郭解家裡沒錢,不符合標準。
但漢武帝直接說:“郭解這個人說話比將軍還好使,我看他一點都不窮!”
四、以農為本
無論是土地自由買賣,還是強徙富商豪強,都是農業政策的變種。說白了,就是國家為了加強對基層社會的控制,重農抑商也是強化中央集權的一種方式。
當小農經濟盛行,大家都指望土地養家的時候,國家就相對好治理。尤其是小農經濟抵禦風險較弱,更容易被統治階級管理。
參考資料:《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