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是明代的開國皇帝,是一位有膽有謀、能征善戰的大將,起初跟隨常遇春,常常得到常遇春的誇獎,後來又追隨傅友德、徐達,屢立戰功。洪武十二年藍玉平叛亂,回朝後被朱元璋封為永昌侯,爵位世襲。洪武十四年討伐雲南元軍殘餘勢力,功勞最大,勇冠三軍。洪武二十年拜大將軍,奉命北上破元。
藍玉
藍玉屢立戰功此時的藍玉已經獨當一面,其軍事水平高超有目共睹,因此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將清除元朝餘孽的任務交給他。此次征伐是一次建功立業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一旦立下大功就能成為當時軍中最有威望的人。
藍玉格外珍惜這次機會,在漠北不能孤軍深入的情況下,觀察有利地形和時機,佯裝休息,趁著風沙四起,元軍疏於防範,突然襲擊,大敗元軍,獲得戰俘七萬多人,牛羊金銀無數,此戰過後,藍玉被封為涼國公,一時間風光無二。
數年間多次立下大功,加上朱元璋十分寵愛,藍玉變得有些飄飄然。一次藍玉回京覆命,朱元璋熱情款待,令他的侍衛退下,想和藍玉單獨談談,卻不想侍衛們根本不聽朱元璋的話,依舊緊緊跟隨,還是藍玉大聲呵斥之後才退下。藍玉急忙解釋道:“這些人是我的義子,聽慣了我的聲音,只有我才能指揮他們”。朱元璋聽後心裡已經對藍玉有了忌憚,此人軍中聲望如此之高,培養自己的親信義子,令朱元璋很不舒服,但念在藍玉大功在身,又與太子朱標十分要好,並沒過於計較。
藍玉劇照
囂張跋扈引火上身之後藍玉便更加囂張跋扈,暗中與胡惟庸等人結黨營,此事被人告發,傳到朱元璋耳朵裡,得知此悍將不除朱標即位後難以駕馭,為了掃清太子的障礙,以造反的罪名將藍玉等一萬餘人盡數殺死,史稱“藍玉案”。
一代開國功臣居功自傲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像藍玉這樣讓開國皇帝十分憎恨的寥寥無幾,曾經他被朱元璋比作“衛青”“李靖”,褒獎他像古代名將一樣對戰北方少數民族取得勝利的功績。如果藍玉能夠知道收斂,在取得功績時低調為人做事,全心全力為皇帝著想,就不會被皇帝猜疑至死,也許能夠成為流放千百世為後人所敬仰武將,其子孫後代也能世代榮華,可惜大好前程被葬送。有人說是朱元璋生性多疑,濫殺功臣,藍玉只不過是沒有遇到愛惜他的主子,跟錯了人,這種說法只能說是很小的原因,很大的原因在於他自身,沒有朱元璋也就沒有藍玉建功立業,他缺少的是對元璋的知遇之恩,像諸葛亮這種能臣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怎麼能忍心殺他呢,最大的原因就是藍玉不懂為臣之道。
朱元璋與藍玉
後人復哀後人也同樣不懂為臣之道的就是清朝的年羹堯,此人與藍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曾經平過叛亂立下大功,對雍正而言,在九子奪嫡的時候年羹堯給予很大的幫助,算是雍正朝的“開國功臣”。與藍玉不同的是年羹堯的主子雍正並不喜歡殺有功之臣,雍正殺的都是貪汙腐敗的官員,對待有功的人反而以禮相待,十分喜愛,唯獨年羹堯是雍正朝功勞最大死得最慘的,歸根結底是年羹堯此人過於膨脹。
年羹堯劇照
在西北領軍平叛的時候年羹堯吃的伙食十分嚴格,本來軍隊開銷就十分巨大,雍正頂著巨大的壓力,如此信任年羹堯。年羹堯從任命為西北大將軍開始就已經飄飄然,不斷向雍正索要軍餉,整個國家快讓年羹堯吃光了,然而年羹堯似乎更享受這種被眾星捧月的感覺,故意延遲剿滅叛軍。在任職西北大將軍期間殺害朝廷忠良,憑藉雍正給予的權利肆意妄為,得罪很多人,當時即使有再多的不滿都要忍者受著,雍正深知這一點,咬著牙也要讓西北取得大捷,只要西北取得大捷,雍正的皇位就徹底的穩固了,朝廷也能鬆口氣。
西北大捷立下大功卻不自重雍正每日佛前祈禱,終於等來西北大捷的喜訊,這一刻雍正大喜過望,甚至忘掉了年羹堯任職大將軍期間的囂張跋扈行為,親自帶領文武百官迎接年羹堯。年羹堯見到文武百官不下馬,就連親王都要下跪迎接,引起許多朝中重臣的不滿。年羹堯的出身只不過是雍正府上的包衣奴才,如今憑藉軍功就連雍正都要以禮相待,雍正在朝堂上親自為他賜座,這時年羹堯犯了藍玉犯的錯誤,隨身的親兵不聽皇帝的話,只知軍令不知皇命,此等行為是任何皇帝都容忍不了的。
西北大將軍年羹堯
年羹堯之死已成定局,從皇帝到文武百官都被他得罪一遍。雍正其實並不真想殺年羹堯,也是有不得已的地方,包括李衛等人都是向著年羹堯的,本來有機會能免一死,可年羹堯從大將軍到一介平民心中難以接受,選擇了自暴自棄,雍正也無能為力,最後只能刺死年羹堯,後宮年貴妃因此受到牽連,不久後死去。
絕望的年羹堯
年羹堯應該知道藍玉為何而死,如今重蹈覆轍,真應了那句話“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