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第一位進士縣令顧方
吳偉峰\文攝
最近,得到一份新橋鎮山根村顧產紅老師所編的《千年山根》宣傳冊,閱後方知山根村的文化底蘊竟如此深厚,不愧為耕讀傳家的千年古村。特別是山根村的始祖顧方,是象山歷史上感天動地的好官,他病重時,竟有老百姓自願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來救治他,這是怎樣的一位好官啊!在老百姓的心中,為他樹成了一座座千古豐碑。
象山新橋鎮山根村,巍巍五獅山下的千年古村,“世稱進士裔,人傳狀元村”,可見其文化積澱之深厚。但也許讀者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此文雅古村為何有個土得掉渣的村名?其實山根村原名“龍峰”,確是很有文藝範的名字。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因為“龍峰”與“乾隆”有詣音之嫌,為了避諱皇上的名號,後來改名“山根”,意為五獅山腳。
今日山根村
山根人尊顧方為始祖,而始遷祖則是顧方的長子顧直。其實顧方並未定居山根,拓荒闢壤定居山根的是顧直。顧方原籍丹徒(今江蘇鎮江),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考中進士,嘉祐三年(1058) 任象山縣令,他是象山第一位進士出身的縣令,也是象山歷史上大有作為、深得民心的父母官。歷代《象山縣誌》都為其列傳,感人事蹟傳承千年。據民國《象山縣誌·名宦傳》記載——
顧方,字正夫,丹陽人。皇祐五年(公元1053),登進士第。至和四年再調明州象山令(時間有誤,官職表是嘉祐三年,以官職表為準)。下車視事,日召邑父老詢民間利病及其善惡,民有善者勸之,惡者戒之。建學舍,率子弟之秀者教之,親為講解、誘掖,使進於學。逾年政成,民大化服。忽遘疾,民為祈禱者以千計。勿痊,則用東藩之俗,為臠股肉者三十人,方竟不起。百里內號泣思慕,如喪考妣。後立祠祀之,名曰顧長官祠。《澠水燕談錄》、《彭城集》、乾道《四明圖經》、嘉靖府志、縣誌、《浙江通志》。錢君倚、胡完夫皆為記其事,刻石祠中,士大夫以詩頌遺愛者不可勝紀。
顧長官祠(乾道《圖經》):在縣城內,祀宋縣令顧方。今祠有碑現存,上饒何籀撰。嘉靖縣誌:今廢。乾隆縣誌:在邑治中市,今廢。道光縣誌:嘉慶十年,巡撫阮元札查,重建於縣治西李家巷。其後裔住邑西山根村,亦有顧公祠。
山根村顧氏宗祠
山根村顧氏宗祠祀奉的始祖顧方塑像
根據史料記載,顧方的政績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關注民生:他任縣令後,心繫百姓,經常下基層明訪暗察, 召見縣內父老, 詢問百姓疾苦,查察民間善惡。民有善者, 勉勵之; 有惡者, 警誡之。
二是整頓吏治:古代象山環海島居,偏隅一方,可謂是天高皇帝遠,往往是政令不通,吏治鬆懈,奸猾之吏充斥衙門。顧方在任縣令前,已在象山做了幾年縣尉,所以早知象山衙門積弊之深,他上任後立刻整頓吏治,於奸巧阿諛之吏,嚴加約束,於該辦而拖延之事,立即辦理。平冤獄,恤窮困,持廉潔,去煩瑣,吏風為之一振。
三是振興教育:顧方進士出身,自身學問修養可想而知,所以特別重視教育。他修繕學館,選拔優秀子弟入學。更難能可貴的是,顧方在公務之餘還親自授課、指導,鼓勵學子上進。據宋寶慶《四明志》記載:“至聖文宣王廟與學同建於唐會昌六年(公元846)。皇朝嘉祐中,令顧方修繕,講肄尤盛,刻前記於石。”就是說象山的文宣王廟(即孔廟)和縣級學校都在唐朝會昌六年建立,到了宋朝嘉祐年間,顧方重新修繕縣學,振興教育。
藏於山根村的顧氏老譜
據《象山縣誌2008·大事記》記載:“嘉祐三年(1058),顧方任象山縣令, 勸善戒惡。修學舍,親為弟子員講解誘掖,使進於學。逾年政成,民大化服。”顧方勤政為民,傾力治理,政績卓著。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好縣令顧方在任時間太短,他只當了二年多的縣令,不料忽染重疾(山根村老人們說顧方太公身患背癰,就是背部化膿性疾病),於宋嘉祐五年(1060)卒於任上。短短二年多時間,顧方為象山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官為民,民愛之。純樸的象山人民對他們的父母官也是感恩戴德,可以說真正將顧方當成自己的父母。顧方病重時,“則用東藩之俗,為臠股肉者三十人”,就是說有30人效仿東方藩國的習俗,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為顧方治病。中國有個成語就叫“割股療親”,舊指孝子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來治療父母的疾病。《舊唐書》曾記載,有一個叫王友貞的河南人,在母親病重時聽醫生說,只有吃了人肉才能痊癒,王友貞就偷偷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為母親治病。後來武則天知道這件事,還對此孝行加以表彰。當然,“割股療親”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只是醫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在求治心切的心理下產生的情感信念和社會習俗。而象山百姓為顧方毅然“割股”,說明他們將顧方當成自己的父母,可見好官在他們心中重如泰山。除了“割股”,當時還有數以千計的百姓湧向寺廟為他們心中的父母官祈禱,求上天保佑顧縣令早日康復。然而回春乏力,顧方卒於任上,民眾如喪考妣,悲痛不已。
作為一代名宦,顧方的事蹟不僅記載於象山的地方史志,其實最早為顧方作傳的是收入《四庫全書》的北宋筆記《澠水燕談錄》(王闢之著)。該書卷三“奇節”一章載有顧方傳記——
丹陽顧方,篤行君子也。皇祐末,登進士第,再調明州象山縣令。視事之初,召邑中父老,詢問民間利害及境內士民之善惡。善者訪而親勸之,使勿怠;惡者喻而戒之,使自修。又建學舍,率其子弟之秀者教之。暇日親為講說,掖誘使進於善。逾年,民大化服。俄而病,邑民相率出錢詣塔廟祈禱者數千百人,為臠股者十三人。方竟不起。百里之內,號泣思慕,如失父母。與立祠,以歲時祀方。餘觀近世為縣者,類以簿書期會為急務,鮮有能及教化者,而方獨以仁義教治其民,使民知愛慕如此。丹陽錢君倚、毗陵胡完夫皆為方記其事而刻石祠中,士大夫以詩頌遺美者不可勝紀。顧予賤,不得列其事於史官,傳為循吏,每以為恨。
對照民國《象山縣誌·名宦傳》和《澠水燕談錄》記載,我們會發現有一出入之處,就是“割股”的人數,象山民國志記載的是“為臠股肉者三十人”,而《澠水燕談錄》所記為“十三人”。筆者認為,燕談錄早於民國志,估計民國志所記出處就是燕談錄,是在引述中將“十三人”錯記為“三十人”了。而筆者查閱山根《顧氏宗譜》,其中的“顧方公傳”沒有記述“割股”的人數,但記明瞭一位“割股”者的名字叫陳祐,“民人陳祐刲股以禱於神曰:冀神復生吾賢令也!”
顧氏老譜中的世系圖傳
顧方逝世後第二年,象山官方順應民意,予以立祠褒獎。據記載,當時顧方的祠堂叫“顧長官祠”,建在一個叫“絃歌市”(縣治南七十步市中心)的地方,接受象山百姓的祭祈和紀念。縣主薄石景淵還專門請了禮部尚書胡宗愈和明州太守錢君倚撰寫《明州象山顧縣令祠堂碑記》,記述顧方事蹟。每年春秋官司主祭,士大夫以詩歌頌不可勝記。該祠堂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重建於李家巷,稱“顧公祠”,如今建築嘗存,土改時已作公房使用。除縣城的官祠外,顧氏後人又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在山根村建成顧氏宗祠,紀念自己的祖先。
在山根《顧氏宗譜》開篇,留下了《祖始顧方公貽書》,顧方在“貽書”中記述了顧氏宗族的歷史淵源,以及自己任象山縣令和長子顧直定居山根的史實。
顧氏老譜中的《祖始顧方公貽書》
以下為顧氏二十五世孫德威先生翻譯的《祖始顧方公貽書》的白話文——
我家原為吳中(蘇錫一帶)望族大姓,始祖顧雍為三國時人,擔任過吳國相當於宰相職位,封為“肅”侯,其主要功業記載在陳壽《三國志·列傳》裡。
顧雍育有四子,分別是顧邵、顧裕、顧濟、顧穆。顧邵曾任豫章太守,顧穆任宜都太守。
顧邵之子顧譚被授予選曹尚書。顧穆之子顧球、顧榮。顧球曾任州別駕,顧榮官至開府儀同三司。顧榮之子顧毗為散騎侍郎時,顧榮侄子顧和,顧榮非常看重他,常說:“這是我家族麒麟兒(穎異之人)呀!”
顧榮之孫顧覬之,為(南朝)宋時吏部尚書,顧覬之之孫顧憲,為(南朝)宋時建康(現南京)令(市長)。顧憲第八代子孫野王,原在梁做官,後歸入陳朝為黃門侍郎,現在秀州有野王讀書堆。我家族丹徒(今鎮江市丹徒區)支脈,實與野王同出於宜都太守一分支。
我自榮登進士,出任象山縣令,都是先輩高崇的德行賦予我的,所以,公務之餘,便把辦公廳堂當作讀書場所,這是因為不忘先輩讀書的家法,以啟發後人。現在長子顧直,愛象山景色之優美、土地之肥沃,準備選擇一處可作為永久居住地,而龍峰(山根)環境尤其優美,想在此定居。
為家族傳承之計,我恐怕後代子孫不知世系來龍去脈,特一一敘述歷代為官的著名人物,並將其立傳(其傳七篇),傳給子孫,望世世代代儲存,而勿使其丟失。
北宋嘉佑四年農曆二月上旬
顧方正夫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