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好、影響力最大的太監。
明朝太監到了鄭和這裡開始走進歷史的舞臺。
鄭和是太監歷史上的一個巔峰,鄭和之後的明朝太監名聲都不如鄭和好。
歷史上的鄭和有許許多多的疑團有待考證,但有一點不用質疑,那就是鄭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大航海家。
鄭和畫像
一、從默默無聞的雲南少年到太監馬和鄭和原名馬和,生卒年限存疑,目前通常認為是生於1371年,死於1433年。
鄭和是雲南昆陽州回族人,他出生於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家庭。
1.馬和的家族是雲南的望族根據周志斌著的《鄭和》一書,鄭和原本是雲南昆陽州元朝咸陽王回族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1211-1279年)的六世孫。
根據《鄭和家譜》記載,馬和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中亞不花剌國(今中亞烏茲別克共和國布哈拉一帶)的國王索非爾,他是馬和的十一世祖。
馬和的父親名叫米里金,漢名叫“馬哈只”。馬和的祖父被元朝封為“滇陽候”,馬和的父親米里金承襲滇陽侯的爵位,並曾任雲南行省參知政事。
滇池
總之,鄭和(馬和)的祖輩是雲南回族的大姓,是當地有名望的縉紳。
“馬哈只”的“哈只”是阿拉伯語,意為“朝覲歸來者”。馬和的父親米里金曾到聖城麥加朝覲過,因此幼年的馬和應該時常聽父親講述起在“朝天方”的故事。
那時前往天方(阿拉伯聖城麥加)朝覲的路線是從雲南大理經緬甸等地出海,經孟加拉、斯里蘭卡、印度再到紅海抵達阿拉伯。這也是後來鄭和下西洋的一段主要的航線。
可以說,馬和童年聽到父輩的航海故事為後來的鄭和的大航海埋下了種子。
馬和的童年史料記載得很少,因為那時候的馬和只是一個地方官員的普通孩子。
2.馬和的小名是叫“馬三寶”還是“馬三保”馬和的父親馬哈只去了母親溫氏,兩人共生育有6個孩子,兩男四女。馬和有一個哥哥叫馬文銘,馬和還有一個姐姐、三個妹妹,馬和排名老三。
馬和(鄭和)的小名叫“三保”或“三寶”,我的小說《明朝第一航海家》中取“馬三寶”為鄭和的小名。
我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馬和在家排名老三,因此順位大寶、二寶、三寶,馬和理應叫”三寶“。
不過,關於鄭和到底是叫“三保太監”還是“三寶太監”,這個在史學界還有爭議。
鄭和雕塑
稱馬和為“三保”的人可以在史料中找到“三保”的字眼,還有三保太監的名稱;而稱馬和為“三寶”的人,同樣可以從後世的“三寶井”、佛教三寶中找到相應的依據。
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史學家至今傻傻分不清。
3.馬和的人生轉折點是傅友德遠征雲南洪武十四年(1381年),這一年馬和大約11歲,因為徵南大將軍傅友德橫掃雲南被抓而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馬和的父親是滇陽侯,自然是支援當時的雲南梁王。因此,當朱元璋派傅友德和藍玉征討雲南時,馬和的父親死於反抗傅友德的戰爭中,而11歲的馬和也被當成敵人的後裔抓進軍營中。
而隨著傅友德大勝返回京師南京,馬和也被當成戰俘與禮物被抓往南京。當時有將幼童閹割淨身送入宮中當太監的做法,因此馬和很不幸被淨身送入宮中。
一個原本在雲南無憂無慮地生活著的少年馬和,就這樣因為一場戰爭成為了一個令人不恥的太監。
傅友德是改變馬和人生與命運的關鍵人物,從雲南到南京,再從南京到北平燕王府,傅友德一次次將馬和送上歷史的馬車上。
大約是洪武十八年(1385年)前後,馬和隨著傅友德的軍隊調往北平。隨後,馬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成為朱棣的宦官侍童。
二、靖難之役中不可忽視的太監勢力洪武年間,朱元璋對於太監不怎麼信任,認為寵幸太監會導致各種禍患,因此太監並沒有機會參與政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十日,朱元璋在南京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為皇帝。
原本一切都還順利,但朱允炆急著削藩,燕王朱棣一看這苗頭指向自己,於是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靖難”。
朱棣畫像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建文帝朱允炆派老臣耿炳文率30萬軍隊討伐朱棣失敗,又派勳貴李景隆率軍50萬圍剿朱棣。
在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戰爭中,至少有關鍵的兩個時機是由太監起來重要作用。其中一次便是鄭村壩戰役,此次戰役中朱棣的“靖難軍”打敗了李景隆的南軍,使李景隆的圍剿北平計劃失敗,朱棣佔據上風。
《明史.鄭和傳》中說鄭和在靖難之役立有戰功,“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有人據此說後來馬和被朱棣賜“鄭”姓就是因為在鄭村壩戰役中的英勇表現。
鄭和雕塑
靖難之役時,馬和正當而立之年。再加上他身材魁梧,懂兵略,又是朱棣身邊的近侍或侍衛,因此他與朱棣一起廝殺並建立軍功是可以料想的。
燕王朱棣在四年靖難之役中也有失敗和困頓,尤其是在盛庸與鐵鉉等阻擋。然而,最關鍵的一次機會也是由太監處罰的,南京的宮中太監向朱棣送來南京防守空虛的訊息。
因此,朱棣等人決定直取南京,奠定了關鍵的勝利。
正是因為靖難之役中,以鄭和為代表的太監的英勇作為,為朱棣重用太監和明朝太監參政開啟了歷史的大門。從此,明朝太監成為明朝的一個或明或暗的勢力參與到政治鬥爭之中。
三、鄭和七下西洋開創了歷史上無人可及的航海偉業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佔領南京,建文帝神秘失蹤為結果。朱棣登基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馬和被提拔為內官監太監,賜“鄭”姓。
從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朱棣命鄭和為下西洋的正使,開始大航海活動。
從永樂三年(1403年)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鄭和先後共六次下西洋。從開始的下西洋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到後來的宣揚大明國威、發展海外貿易、建立大國外交等,鄭和從一個內官監太監變成了一個開闢新航路的航海家和外交家。
明成祖朱棣死後,繼位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熾聽從大臣夏元吉的建議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動,鄭和於洪熙元年(1425年)任南京守備太監。
宣德九年(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再次派鄭和下西洋,這是鄭和的第七次下西洋。
此時的鄭和已經是60歲的高齡,但他依舊堅持參加航海活動,直到1433年病逝於印度西海岸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
鄭和的大航海早於歐洲的航海家,而且鄭和的航海是和平友好的互利活動,不像歐洲的航海一殖民與利己為目的。
鄭和的航海早於歐洲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和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半個多世紀,甚至有英國學者懷疑是鄭和率先發現了美洲大陸,而不是哥倫布首先發現的。
如果大航海時代的歷史不是由西方人書寫的,我認為大航海時代應該從鄭和開始!
鄭和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是洶湧澎湃的一生,是波瀾起伏的一生!
鄭和的大航海經驗與教訓對於今天的我們依舊有歷史借鑑作用,建造海洋強國、打造一帶一路,鄭和的和平外交理念與思想依舊可以學習和借鑑。
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建造超級大航母,但別忘了昨天,歷史上的明朝已經有了長150米寬62米的鄭和寶船。
願我們有一天再造歷史的輝煌,再向鄭和大航海的壯舉!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蔚藍大海,還有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