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各個朝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歷史大勢所趨,有些朝代堅持的時間很短,而有些朝代堅持時間卻很長,比如說唐朝。
這是我國曆史上很重要的一個大一統王朝,享國289年,是現在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王朝之一,而這個朝代的開創者正是唐高祖李淵。
按理說,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應該是一個強大梟雄,但根據史料記載,李淵是一個平庸、窩囊、遇大事不能決斷、甚至有點昏聵的皇帝。這是真的嗎?顯然不太可能。
試想一下,作為一個開國之君,李淵從太原起兵,先入定關中,稱帝立國,接著掃除群雄,一統天下,這樣的功績,絕不亞於歷史上任何一個開國之君,何以變成了窩囊廢?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那個寶貝兒子唐太宗,因為在和李世民的交鋒風中,李淵輸了。自古成王敗寇,李世民只有不斷“抹黑”李淵,才能顯得自己形象更加高大,才能更加深得民心。
不過,在李淵稱帝時,一樣有一段“成王敗寇”被抹寫的歷史,這段歷史中的這個人就是李淵稱帝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可以說倘若這個人不死,李淵可能也稱不了帝,也可能不會存在大唐盛世這樣的王朝。
這個人就是竇建德。
封建兩千多年統治時期,大多都處在亂世年代,而歷史上最亂的年份,當屬隋唐交替之時,全國各地群雄割據,戰亂不斷。
而竇建德就是其中一位群雄割據勢力,只是最後戰敗給李淵,被處死。
竇建德一生
出生在貝州漳南縣,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故城縣,出生於公元573年到公元621年。家裡世代務農,生活本來很愜意。可後來遇上楊廣抓壯丁,在古代被抓壯丁的幾乎九死一生,因為都是拿去充當炮灰。
卻不想這時候發生一件事情,可以說改變了竇建德一生。
本來竇建德被抓去當壯丁,一路上也安分守己,因為家中妻兒還在,可還沒等到到達目的地,卻傳來一個噩耗,竇建德家中妻兒被殺,這件事與他一位叫孫安祖的朋友有關。
孫安祖與竇建德是同縣人,當時楊廣準備徵兵攻打高麗,孫安祖身材魁梧,這樣的人抓去打仗再合適不過,於是縣令過來抓人。沒想到孫安祖因為妻兒正巧離世,不願離開。縣令可不管這些,於是孫安祖一怒之下殺死縣令,然後投奔到竇建德家中。
竇建德這個老好人也不嫌棄他是“殺人犯”,反而為他指了條明路,那就是讓他前往高雞泊(在今河北故城西南),等待時機準備幹一番大事業。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說幹就幹,孫安祖帶走了竇建德召集的幾百人,暫時落草為寇、佔山為王。本來這件事是個秘密,只有當事人知曉,官府不可能知道。
但是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盜匪橫行一路燒殺搶掠,卻唯獨沒有到竇建德家鄉,因此縣令懷疑竇建德與盜匪相互勾結,於是把他家人抓住,全部殺害。
竇建德戰敗
是因為實力與李淵相比還是不夠,為了拉攏更多人,竇建德為救王世充,帶兵攻打虎牢關時,被李世民打敗,竇建德本人也被押入長安處死。
李淵本來也想仁義治理天下,各路惡行累累的軍閥,都沒被殺,反而讓他們衣食無憂。但李淵唯獨要把竇建德殺掉。
因為李淵覺得竇建德太得民心,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只能將其殺害,如果此人不死,自己很難稱帝。
歷史上雖然竇建德被處死,但百姓依然對他念念不忘,為了紀念他,百姓在他稱帝的地方,還修建了竇王廟,此後數百年香火依然旺盛。
可想而知,如果當時竇建德不死,努力發展自身勢力,如此深得民心的他,很可能會推翻李淵,成為一代明君。不過話又說回來,唐朝的建立以及以後的發展,也並沒有差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