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韓信,一代兵聖,被世人評價為“國士無雙”,作為劉邦的統帥,曾經立下汗馬功勞,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擊齊,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

韓信畫像--圖源網路

韓信能夠獲得新生,成為全軍統帥,得益於蕭何的推薦;

韓信死於長樂宮中,表面是死於皇后呂雉手中,但蕭何的一句話,才是讓韓信中計的關鍵。

因此韓信的一生,是生也蕭何,死也蕭何。

生也蕭何

蕭何畫像--圖源網路

此處的“生”,並非是指韓信的生命,而是指韓信的生活。

如果沒有蕭何,韓信會因不受重用離開劉邦,自然就不會有後來的一系列豐功偉績。

那麼蕭何是如何給予韓信“新生”呢?

當初,韓信投奔項梁,成為一名低階軍官,但始終默默無名。

後來項梁戰死,又投奔項羽,雖然官職上升,成為了宮廷禁衛官,也可以向最高長官項羽進言獻策,但韓信的意見被項羽無視,完全得不到採納。

韓信心灰意冷,只好逃離楚國,投奔了漢王劉邦。

但在劉邦賬下,韓信依然沒有得到重用,甚至還因為犯法,被判下死刑。

在被砍頭的一瞬間,韓信對監斬官夏侯嬰大聲喊道:“主上難道不打算統一天下嗎,為什麼要殺害有用之人?”

夏侯嬰被韓信的話語吸引,他仔細觀察韓信的相貌,發現此人相貌堂堂,絕非一般人物,於是下令釋放。

經過與韓信交談,夏侯嬰折服於韓信的才能,於是向劉邦推薦韓信。

但劉邦並不認為韓信有什麼經世之才,只是賞賜了一個管糧食的官位。

蕭何認為韓信是一個人才,多次向劉邦推薦,但劉邦始終沒有重視,蕭何也是無可奈何。

韓信認為在劉邦這裡無法發揮能力,於是選擇離開。

蕭何知道韓信離去之後,大吃一驚,立即上馬去追趕韓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典故:蕭何月下追韓信。

當時劉邦的處境並不好,因為思念家鄉,身邊的將領和士兵很多人都逃回了老家,這讓劉邦十分惱火。

但劉邦知道蕭何騎著馬離開的時候,他以為蕭何也逃跑了,這讓劉邦有如五雷轟頂,張皇失措,就好像失去了雙手,不知所措。

幾天後,蕭何回來了,劉邦問蕭何為什麼逃走,蕭何解釋說是去追韓信了。

這讓劉邦十分納悶,因為有很多將領都逃跑了,蕭何為何偏偏去追一個在他心目中無足輕重的韓信?

蕭何解釋說:

“其他逃走的將領沒什麼珍貴的,我們很快可以找到替代的人選,但韓信是天下奇才,沒有人可以相比,大王如果打算一輩子當漢中王,可以不要韓信,如果想要奪取天下,除了韓信,再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助大王了。”

劉邦說:“我的目標當然是奪取天下,怎麼可能長久地悶在漢中?”

蕭何接著說:“韓信是有大志向的人才,我們必須確定一個統一全國的政策,這樣對韓信才會有吸引力,韓信才會留下來,否則即使可以留住韓信一時,但他還是會選擇離開。”

劉邦接受了蕭何的建議,提出了離開漢中、稱霸全國的想法,並且安排了盛大的儀式,將韓信拜為軍隊的統帥。

從此,韓信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他將自己的軍事才華展露無遺,為劉邦攻城略地,稱霸全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韓信的“新生”,離不開蕭何的推薦,如果沒有蕭何,韓信的才能就如同海市蜃樓,看著是美麗的,但完全沒有根基,不能使用。

從這個角度來說,是蕭何給予了韓信新的“生命”。

蕭何是韓信不折不扣的貴人。

死也蕭何

劉邦畫像---圖源網路

公元前203年11月,韓信在濰水半渡而擊,消滅了項羽的大將龍且,然後橫掃了整個齊國,幫助劉邦消滅了稱霸全國的一大威脅。

消滅齊國後,韓信透過使節給劉邦帶去一封信,信中寫道:

“故齊國人民,虛偽多詐,反覆無常。而南方又跟西楚王國相鄰,請准許我暫時代理國王,便於鎮壓。”

韓信也許是好意,也許是真的想佔山為王,這個不得而知。

但劉邦看過這封信後,被氣得不輕,大聲說道:“我被困在這裡(河南滎陽),天天期盼著你過來救我,你卻打算當國王!”

可見劉邦對韓信是真的生氣了。

但礙於形勢,劉邦不得不同意韓信的要求。

從這裡開始,韓信和劉邦之間就有了嫌隙,再加上韓信的才能卓越,劉邦對韓信的防備是日漸加深。

其實,韓信是有機會與項羽、劉邦三分天下的,但韓信感恩於劉邦的知遇之恩,白白浪費了這個好機會。

蒯徹與韓信--圖源網路

當時韓信有一個智囊,名叫蒯徹,他對韓信說:

“看你的面相,也就是封一個侯爵的未來,並且危機重重;但看你的背後的身影,確是富貴不可形容。”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想告訴韓信,如果選擇背叛劉邦,他將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不背叛,最多就是一個侯爵,而且很危險。

韓信不敢相信蒯徹的說辭,於是詢問詳細原因。

蒯徹說:“如今兩位國王(項羽和劉邦)的性命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將軍幫助漢王,漢王就勝利;將軍幫助西楚,西楚就勝利。我的意見是,對誰都不幫助,使他們同時共存,天下便分成三份,鼎足而立,誰都不敢先動。以將軍的威望與身價,又有龐大的軍隊,同時駐紮在富庶的齊國國土上,只要發出呼籲,天下必然會望風響應,天下所有國君都會前來朝見。”

蒯徹接著說:“這是上天賞賜給你的寶物,你如果不肯接受,一定會受到傷害,運氣來了不知道把握,一定會化成災難。請將軍三思。”

韓信說:“漢王待我恩重如山,我不應該貪圖富貴,做出忘恩之事。”

蒯徹說:“古人說:勇略震主者,身危,功勞蓋世的,不賞。現在將軍有勇略震主的威望,也有不賞的功勞,漢王對你一定懷有恐懼的心理。”

韓信最後還是沒有接受蒯徹的建議,蒯徹見狀,直接逃亡而去。

後面的歷史與蒯徹預測的幾乎一樣,韓信遭到了劉邦的猜疑和恐懼,剝奪了韓信的兵權,只讓韓信做了一個淮陰侯。

雖然韓信也知道自身危險,想盡辦法保護生命安全,但他最終還是難逃一死,而且是死在了蕭何的手上。

公元前196年正月,皇后呂雉想召見韓信,然後殺掉。

此時,韓信已對劉邦與呂雉完全不信任,皇后擔心召見失敗,於是宣佈了一個假訊息:皇帝劉邦成功消滅叛賊陳豨,所有侯爵和高階官員都要到金殿祝賀。

此時,曾經對韓信有知遇之恩的蕭何出現了,他對韓信說:

“你雖然有病,也應該勉強去一趟。”

不論韓信對劉邦和呂雉如何不信任,但他對蕭何始終還懷著一些感恩,因此就答應前去。

韓信一入宮,就被皇后五花大綁,迅速就在長樂宮中被處決了。

韓信臨死的時候說:“我後悔不聽蒯徹的話,竟被一個女人欺騙,豈不是天意!”

其實,韓信不僅被呂雉欺騙了,也被蕭何欺騙了。

因為這個陰謀是呂雉與蕭何商量之後做出的,仔細判斷,估計蕭何才是整個計劃的制定者。

一代兵聖韓信,死在了老朋友蕭何的手上。

韓信畫像--圖源網路

韓信的“生”和“死”,給了我三點啟示:

一、遇到貴人,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比才華更重要;

二、看清形勢,抓住機會,做正確的事,否則可能產生巨大的危害;

三、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要留個心眼。

與君共勉。

1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夏朝開國者禹的奪權之路,禪讓制下的權力更迭疑點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