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二戰以後,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解體,但具體的解體過程大家可能知道得不太清楚。大英帝國怎樣結束對印度的統治?大家可能多半不知道甘地和尼赫魯相當愛戴英國,網路流言說英國蓄意製造印巴分裂導致死人無數也不值一駁,因為英國為了戰略利益一直想敦促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聯合建國。
1947年,對帝國深厚的懷舊之情也遭受了打擊。英國國王失去了“皇帝”頭銜。
戰前許久,印度這一帝國皇冠上的明珠便開始邁向獨立。甘地睿智地意識到,與武裝鬥爭相比,非暴力運動能夠令英國統治難以為繼,從而更有助於將其逐出印度。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策略收穫了極佳的效果。儘管丘吉爾等人試圖攪黃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達成的所有協議,但倫敦當局還是被拖上了談判桌。
戰爭延緩了印度獨立的腳步,但表明了一點:如果英國足夠明智,選擇體面地離開,那麼印度次大陸人民將表現出充分的善意。
“二戰”期間,共有200萬印度人站在英國一方戰鬥,或是直接加入英軍。在北非抗擊義大利人以及在伊拉克擊敗親德政權的戰鬥中,他們的貢獻尤為突出。甘地本人對英國有著深厚的感情,倫敦遭受德軍空襲令他十分難過。當時身陷囹圄的尼赫魯(JawaharlalNehru)也隨身攜帶著一張母校哈羅公學的照片。
二戰中,英軍的印度軍團
然而,英國不斷拖延和弱化賦予印度更多自主權的計劃,令許多印度人感到懊惱。未被關進監獄的領導人在戰爭時期組織了一場大規模抗議,在抗議中,警察局被焚,英國居民遭到毆打,電報線路被切斷,還有一條鐵路被炸燬。
日本為這支反英軍隊提供了支援與武裝。日軍安排印度人看守英國戰俘,這樣的羞辱是為了宣傳日本的說辭,即這本質上是一場亞洲人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戰爭。日本戰敗後,當親日印度人返鄉時,英方希望將其當作叛國者處決,但甘地的國大黨卻將其視為英雄。
艾德禮政府一上臺,立刻就撤離印度展開了會談。自從工黨成立以來,反帝國主義便一直是該黨意識形態的一部分;不過,此時支援印度獨立同樣是出於別的動機——首先是對印度在大英帝國最危難之際伸出援手表示感激,其次是害怕一再拖延會導致大規模乃至無法控制的抗議。
艾德禮希望印度獨立後保持統一,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共同構成一個龐大的國家,透過貿易與軍事協定同英國保持聯絡。他尤其相信,在蘇聯正著眼於南方、中國正被革命洪流席捲的背景下,這樣的印度將成為歐美世界在亞洲的一大堡壘。
艾德禮的願望得到了滿足,但並非全部。克里普斯率領工黨代表團於戰後首度訪問了印度,但就終結英國對印統治展開談判的並非社會主義政客。
開啟這項任務的是布林戰爭和“一戰”老兵、陸軍元帥韋弗爾(Archibald Wavell)。在北非沙漠裡成功地抗擊義大利人和不那麼成功地抗擊隆美爾(Erwin Rommel)之前,他曾在沙皇俄國軍隊裡服役。在日軍取得最具決定性的進展之前,韋弗爾被任命為駐印軍隊總司令;隨後他接手了印度總督一職,並釋放了在押的國大黨領袖。
然而,這位熱愛詩歌、略感悲觀的戰士未能調和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矛盾。宗派主義暴徒開始互相攻擊,成為即將肆虐於印度次大陸的群體暴力的預兆。
1946年年初,印度皇家海軍發動了一次大型譁變,駐守在孟買、加爾各答、馬德拉斯等地的船隻有四分之一都升起了國大黨旗幟。譁變遭到了鎮壓,數百人遇難,但騷亂已擴散至印度皇家空軍及警察等部門。英國的統治終於動搖了。
韋弗爾的最後計劃是不達成任何政治協定便撤離印度,將白種人全部撤出,將權力轉交給地方政府。但倫敦認為這一計劃很可能引發內戰,很不光彩。
艾德禮將處理印度事務的任務轉交給了蒙巴頓伯爵(LouisMountbatten),他在擔任盟軍東南亞戰區最高總司令期間收復了緬甸。
這一任命十分精明。蒙巴頓是王室成員,他那身為海軍軍官的外甥、希臘王子菲利普即將與年輕的公主伊麗莎白成婚。因此,他不會受到英國國內帝國主義者的抨擊。
風度翩翩、自命不凡的蒙巴頓也如艾德禮一樣,決心迅速與穆斯林及印度教領袖,也就是穆斯林聯盟的真納(MohammedAliJinnah)和國大黨的尼赫魯達成協議。英國人向來不喜歡真納這位難以打交道的人物,而且此時他的生命已所剩不多。但尼赫魯卻是一名很好的談判夥伴,他與蒙巴頓的妻子埃德溫娜(EdwinaMountbatten)之間的親密關係盡人皆知。
此時,印度次大陸的分治已不可避免:穆斯林不會接受印度教徒的統治,但在印度的多數地方,佔據數量優勢的都是印度教徒或錫克教徒。於是,英屬印度被劃分成了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這是一個新造的詞語,融合了旁遮普、阿富汗尼亞、克什米爾、信德和俾路支等五大省份的名字),以及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分界線由英國律師拉德克利夫(CyrilRadcliffe)劃定,直到權力移交之時一直處於保密狀態。
蒙巴頓沒能阻止印巴分裂
出乎許多人的意料,蒙巴頓宣佈印度將於1947年8月15日獨立,這比計劃的時間早了10個月。
丘吉爾大為震驚,他的前外交大臣、好友艾登不得不令他遠離下議院的會議廳。收聽完議會聲明後,伊諾克·鮑威爾(EnochPowell)深受打擊,在遊蕩了整整一夜之後雙手抱頭,蹲坐在家門口。毫無疑問,還有數百萬英國人同樣感到自己熟知的那個世界正在土崩瓦解。
英國如此迅速地撤離,也許是政治形勢所迫,但造成的後果卻極其嚴重。據統計,在穆斯林與印度教徒跨越國境的逃亡過程中,共有100萬人死去,其中多數是婦女和兒童。
在旁遮普省,錫克教徒起身反抗穆斯林,穆斯林則將印度教徒驅逐出境。就如同90年代崩潰之後的南斯拉夫一樣,人們發現,昔日的中央權威只不過暫時凍結了由來已久的宗教與種族敵意;危機時刻,這些敵意便死灰復燃。
約5.5萬名英國平民回到了國內,英屬印度軍隊倉促地分裂成了兩支。蒙巴頓希望印巴兩國繼續結成緊密的軍事聯盟,甚至指定卡拉奇為英國向蘇聯發動核襲擊的基地。但是,印巴兩國無法達成軍事協議。最終,孟加拉國宣佈獨立,巴基斯坦也分裂並深陷於頻繁的政變與獨裁統治之中。如今,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用核武器針鋒相對,並在克什米爾邊境處佈下重兵。
印巴分治局勢
人們常常以為,與撕裂了戰後法國的阿爾及利亞戰爭或是令人絕望的越南戰爭相比,英國的去殖民化過程相當順利。但這樣的結論未免太過自鳴得意。
印度的死亡人數如此驚人,戰後英國的虛弱狀態或許決定了,它無法維持一個獨立且統一的印度,但真納的穆斯林聯盟和尼赫魯的國大黨在戰前便已接近於達成一項成熟的協議了。
如果不是丘吉爾等人在30年代一心阻撓印度獨立,支援印度境內各個半獨立的土邦,那麼隨後的殘殺或許是可以避免的。果真如此,“二戰”的經過都會變得截然不同。
如今,同樣說著英語、正在崛起為民主制超級大國的印度,被人們視為大英帝國昔日領地中較為成功的典範。印度的獨立令許多人遭受創傷,也令更多人感到寬慰。
對於解散大英帝國的非洲部分,工黨大臣們就沒這麼熱心了。官員們在發給艾德禮政府的報告中表示,這些殖民地也許要花上好幾代人的時間,才能做好獨立的準備。工黨副黨魁莫里森也贊同這一觀點。他表示,給予非洲殖民地自由,就如同“給予10歲的孩子一把大門鑰匙、一個銀行賬戶和一把獵槍”。
艾德禮本人曾考慮仿效英屬印度軍隊,建立一支英屬非洲軍隊,以便將英國的兵力投射到全世界。殖民地部將非洲視作英國新國際地位的核心之所在,英國可以從非洲汲取經濟與軍事力量。
一時間,似乎英屬印度將被以碎片化的形式,移植到非洲身上。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