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都是以經濟力量和科技水平作為支撐。美國工業產值在1880年便超過英國居於世界第一位,科技水平也引領新潮,如鐵甲艦、電報、電話、飛機、汽車等都是美國人首創。只是因北美大洲有特殊安全環境,美國軍費長期不算多,卻有民用轉軍用的巨大潛力。
經濟和科技實力轉化為軍力,需要良好的組織能力和一定的時間。美國社會看似散漫,卻有很強的管理能力。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的人力、物力馬上動員起來。只是因過去長期和平主義觀念嚴重,這一動員耗費了較長時間。1942年內,美軍還不能向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投入太多的戰艦、飛機,直至1943年以後其強大的戰爭機器才全面開動起來。
戰爭開始前,美國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模式,不過“羅斯福新政”時已摻入一些政府管理因素。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仍然依靠私營企業生產,卻建立了“戰時生產管理局”這一最高組織機構,在保障利潤的前提下讓國內多數工廠都轉產軍品或軍民兩用產品,經濟危機時閒置的許多生產線和船塢馬上變得一片繁忙。
美國的戰場在海外,製造艦船成為第一位任務。戰前美國造船業萎縮至年產貨輪不到100萬噸。戰爭爆發後各船廠加緊建造且不求奢華只求實用,原先建造一艘萬噸貨輪需半年工期,凱澤造船廠在1942年內卻將建造速度縮短到不到3個月。該廠的新生產方式是將預製件進行流水線生產,再送到船廠總裝車間,由數千鉚工不分晝夜輪班將預製部件鉚在一起。美國各船廠馬上推廣這一經驗,1943年10月創造了“羅伯特·皮爾裡”號萬噸輪僅4天15個小時就建成下水的紀錄,此時船身油漆都沒幹,這一紀錄直至今日都未被打破過。
戰時美國生產的多數運輸船稱為“自由”輪,定位是以最低成本創造最大載貨量。在3年多時間裡,美國18個造船廠建造了2751艘“自由”輪,最快平均7天下水一條,再完成舾裝和試航也不過40天便交船。
1943年秋季,美國最高月造船噸位達130萬噸,年造船量超過1500萬噸超過德、意、日三國造船量總和的十幾倍。這種“自由”輪成為運送軍隊和物資的主力,也是二次大戰中美國工業實力的一種象徵。
擁有了巨大的造船能力,美國在彌補海運損失的前提下還能大量擴充海軍。因德國、日本的海上攻擊,戰時美國船舶損失約1000萬噸,補充量卻達5600萬噸,因而在保持3000萬噸民用船舶、1300萬噸海軍艦艇後,還以租借方式將大量船舶提供給英國、蘇聯等盟國。
日本對美開戰後近四年間,造船總噸位只有397萬噸,卻沉沒883萬噸,加上戰前原有560萬噸和戰爭初期掠奪的60萬噸,戰爭結束前只剩110萬噸船。這些船隻又因磨損和無油料又大多不能開動,海運量萎縮到戰前的十分之一以下。
在大量生產艦船、軍用車輛的需求刺激下,美國鋼鐵工業在戰時也得到迅速發展,戰前十年前的鋼產量總徘徊在每年5000萬噸上下,戰時一舉躍升到年產8000萬噸。日本鋼產量最多不過765萬噸。
機械化陸戰的基礎,又是機動車輛。20世紀20年代時美國便號稱“汽車之國”,生產了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汽車,如1929年經濟危機前汽車年產量曾超過500萬輛。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本停產民用車,三年多時間裡生產了10萬輛坦克、238萬輛軍用卡車和63萬輛吉普車。其中福特、通用生產的“大道奇”卡車效能風靡世界,成為美軍、英軍乃至蘇軍最重要的陸路運輸工具。美軍行動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摩托化(只有少數山地部隊配備騾馬),還向蘇聯、英國提供了100餘萬輛汽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人稱“有美軍就有吉普”。美國兵對它的溢美之詞是:“它能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像狗一樣忠實,像騾子一樣強壯,像山羊一樣靈活。”吉普的標準載重只有250公斤,車身輕、越野性好,在太平洋諸島粗糙的珊瑚礁地面仍能狂奔。
相比之下,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總共只生產了各種汽車16萬輛,其中多數還不適合軍用,最好的“日產”九四式汽車越野能力也同美國車差一個檔次。日本陸軍中,只有3個師團(第1、第2、第5師團)是全部乘汽車的摩托化部隊,其餘的動力還主要靠騾馬。
美國是最早發明飛機的國家,戰前民用航空業便十分發達。戰爭期間,美國利用原有航空企業生產軍機,大量汽車廠也轉產飛機,平均年產10萬架飛機。這一數量超過蘇、德、日三國的總和,而且其所產飛機中有三
分之一是大型飛機,其他國家所產的飛機則絕大多數是輕型戰鬥機甚至包括木製飛機。例如美國生產了978萬架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日本只生產了15萬架雙發轟炸機,雙方飛機在產量、總載荷上和質量上的差別都非常懸殊。
瞭解這些戰爭基礎,便會明白日本只能力求速戰速決,若持久對抗必然陷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