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分鐘,為您講述歷史上的今天。
1796年2月9日,一代雄主,清宮戲的重要故事源泉,在位六十年的清高宗乾隆皇帝終於決定退休了,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後來的清仁宗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也許是受清宮戲的影響,清代的皇帝普遍存在感比較高,唯一的例外就是這個嘉慶皇帝。除了誅滅和珅留下“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話,好像我們的印象中嘉慶皇帝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要知道他的在位時間前後有二十五年,時間並不算短。可嘉慶皇帝究竟是一個什麼形象?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位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中國古代史最後一個任期完整的皇帝。
嘉慶皇帝
由於曝光度比較高,我們對清朝歷史的發展比較熟悉。前面有我們熟悉的康乾盛世,後期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進入道鹹同光衰世並且最終滅亡,正好把嘉慶皇帝完整的統治期限夾在中間。這樣說來,這個皇帝肯定是個昏君啊,把一個強大的盛世帝國帶向了衰微的末世。要是這麼說還真就是冤枉嘉慶皇帝了。
柏楊先生在《中國人史綱》中對清朝的君主有這樣的評價。“清王朝壽命二百九十六年,共有十二個皇帝。十二個皇帝中,將近三分之二的皇帝都很能幹,瞭解並努力完成他們的責任,三分之一也都屬中等的才智,像明王朝那樣一連串草包惡棍型的君主,清王朝一個也沒有。中國還沒有一個王朝,包括周王朝、西漢王朝、東漢王朝、唐王朝在內,出現過這麼多具有很強能力,而又肯辛勤工作的帝王。”
臺灣作家柏楊
如果我們真心平氣和地去看待清朝,雖然說柏楊的評價有些誇大,但絕對不是沒有根據。即便是在道鹹同光身上也能找到閃光點。比如說道光的虎門銷煙,咸豐的朝政改革(中興四大名臣開始逐漸上位),同治的中興氣象,光緒的變法改革。清代皇帝有一個優點就是勤政,代表人物當然就是雍正,後世雖然也有些怠惰,但那也是和雍正相比,相比前朝的皇帝還是很勤政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訓,特別害怕出現像明武宗正德皇帝那樣的胡鬧天子,在教育皇子上面十分上心。在這樣的傳統下面,嘉慶皇帝算是一個勤勉的君主,雖然能力差點,但是態度絕對端正。
在嚴於律人的同時嚴於律己,嘉慶皇帝這一項素質即便是放眼所有古代帝王都是十分優秀的。在私德方面,或許他已經做到了古代帝王的極致。與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不同,這位皇帝幾乎不好聲色犬馬。乾隆晚年之時,新疆上報說發現一塊上上之品的特大美玉,換算成現在的重量有兩噸多。乾隆皇帝當然非常高興隨即下旨要官員把這塊美玉送到京城。可是還沒送到,乾隆皇帝就去世了。嘉慶皇帝一上臺就宣佈不管這塊玉運到哪,就地拋棄。這個訊息瞬間轟動全國,皇帝節儉的作風傳遍天下。這會不會是皇帝作秀?還真不是。親政之初推行的新政主要有兩條,一個是求直言勸諫,一個是懲治貪汙腐敗。嘉慶不光不喜歡玉石,連同古玩字畫都不喜歡,他認為這些東西除了助長貪汙沒有任何用處,甚至說這些東西“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真糞土之不若”。真的就禁絕了臣子古玩字畫得上。終其一生,他都沒有被聲色、珍玩和不良嗜好所迷。木蘭秋獮,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只是為了恢復祖制。僅有的一次回龍興之地的東巡,也是為了對自己進行不忘大清先祖艱苦創業史的革命教育,與乾隆皇帝奢華鋪張的南巡有著本質的差別。嘉慶皇帝的禁慾功夫堪稱一絕。
在勤政上,也有點雍正的意思。自從登基以來,沒有一日不早起,如時鐘般精確地執行自己的作息功課。每天都在讀書,批閱奏章,會見大臣中度過,直到去世也沒有倦怠。如果遇到外出活動安排,還要早起幾個時刻。甚至幾次出現當天沒有看到大臣的奏章而龍顏大怒的情況。嘉慶十年的冬天,皇帝早上到中南海的瀛臺(後來囚禁光緒的地方)去看冰技。冰技就類似於現在的花樣滑冰,是皇帝的一項業餘娛樂。碰巧那天沒有奏章送進來,皇帝回宮後無法上班辦公。嘉慶直接下了一道聖旨,大體意思是我天天這樣起早貪黑任勞任怨,生怕國家治理不善。你們這幫大臣怎麼能不效法我呢?那個冰技要不是祖制規定,我才不願意去看呢。你們倒好偷懶睡懶覺,年紀大的人還有情可原,年輕的就實在可恨!這一封聖旨直接下到了各級大小衙門,對於官員一概進行申斥。
嘉慶皇帝也是清朝皇帝中少有的仁君,對得起他清仁宗的廟號。臣子和皇帝對話的規矩是很多的,不可能手中拿個扇子。看到大臣因夏天天氣炎熱在奏報時汗流浹背,皇帝自己也停下手中的扇子和大臣一起忍受著酷暑。新政推行時,有一個大臣勸諫嘉慶的同時罵了兩句乾隆,這樣推崇孝道的嘉慶在輿論的壓力下不得不處分他。剛把他送進大牢,緊接著就派太監給主管此案的刑部傳達了“讀書人不可動刑”的旨意。感動了這個大臣一輩子。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點,嘉慶皇帝在即位之時有一個成為一代聖君明主對的宏大願望。他希望可以匡扶乾隆皇帝的弊政過失,讓大清重現盛世的光輝。從嘉慶四年年初誅殺和珅,開始推行新政,到嘉慶七年底鎮壓白蓮教叛亂成功,這期間嘉慶皇帝可算是志得意滿,一個強盛光輝的未來就在自己的眼前浮現。可是,好日子到頭了,嘉慶帝的輝煌巔峰到此就結束了。兩件小事將嘉慶皇帝從迷夢中驚醒。
嘉慶八年,皇帝帶著喜悅恢復了木蘭秋獮,一路上憧憬著回覆康熙時代的榮光。可離皇家獵場越近挫敗感越強。曾經水草豐茂野獸眾多的皇家獵苑,已經破敗不堪,成為了盜木者和盜獵者的天堂。在祭祀先祖的長長供桌上,以往獵獲的野獸放都放不下,而今日只有一隻孤零零的小狍子在羞臊著皇帝的臉。第二件事也是在這一年,在皇宮內院的皇帝突然遇到一個手拿短刀的刺客。這名刺客原本是城郊的失業農民,因為沒有經濟來源,家庭負擔過重而不想活了,想以一種驚天動地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於是就計劃闖進皇宮,不想幾道值班的崗哨都無人執勤,他也就順利地來到了皇帝面前,成為了史上距離皇帝最近的刺客。這兩件事背後透露了清帝國當時尖銳的社會問題,吏治腐敗和流民問題。
先說後一個問題,清朝的流民問題是歷朝歷代最嚴重的。原因很簡單,地少人多。當時清帝國還是幅員遼闊的大帝國,但是可供耕種的土地和前代相比沒有增加太多,還是傳統農耕區域,而人口已經增長到了三億五千萬。而土地兼併就像一個幽靈在中國歷史上陰魂不散,不斷激化著人與耕地的矛盾,清代的流民數量也就越來越多,為白蓮教這種反動組織提供了孕育的溫床。而人口多了,國力下降,管理成本上升財政危機就顯現出來了,各級政府為緩解財政危機也就出現了各種亂收費現象,吏治也就越來越敗壞。
再說吏治敗壞。這就不能不提和珅的影響。曾經看過有些人為和珅翻案,認為和珅還是很能力的。和珅有能力不假,甚至有些能力不光在乾隆朝,在整個清朝都是頂尖的。可也要正視,對於清代官員腐敗癌變的全面爆發,和珅是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的。正是在和珅主政的幾年,腐敗問題已經侵入到清帝國的各個重要關節,為嘉慶朝的全面深透奠定了基礎。對於這樣的局面,嘉慶的處境和前幾天講述的崇禎很相似,他看到的問題所在卻沒有解決辦法。只能一遍遍地強調理想信念,即便是他已經讓自己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可在一個腐敗深入骨髓的管理集團,除了打死兩隻撞到槍口的蚊子,其餘的什麼也做不了。前面講到的那個罵乾隆的大臣叫洪亮吉,在奏摺裡已經將根源,現狀,新政只重表面的不足寫得很清楚了。可嘉慶又有什麼辦法呢?作為一個六歲開蒙就要讀先祖各種實錄,一路上歷經險惡事事力求安全謹慎終於於三十六歲登基,卻又被自己權利慾極強的父親看管了三年即便連皇后去世都不能有一絲悲傷顯露的封建天子,它本身已經沒有對體制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銳氣。面對這些因文字獄而喪失以天下為己任作為理想信念,一心只想撈好處,平安度日的官僚階層。他的新政只能是隔靴搔癢。
嘉慶本想休養生息,固本培元,讓帝國慢慢恢復生氣。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到了他執政的後期官員腐敗墮落的趨勢愈演愈烈。兵部官員丟失官印,太監宦官在紫禁城圈地養羊,宗室親王聲色犬馬,吸食鴉片之風慢慢擴散。而我們的嘉慶皇帝只能像上滿發條額鐘錶,機械地維護他勤政的光輝形象。用父祖先輩的實錄,指導著新時代的清朝巨輪駛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卻還想著恢復祖爺爺的光輝。
朋友們說我是弱小王朝的辯護人,其實我只是想說任何歷史人物都不可能的千篇一面的。不要認為我們就一定比古人強,嘉慶帝幾乎已經做到了他能想到一切方法。只是清朝當時的問題已非傳統方法可解,想要解決必然要有新突破,這就有些難為古人了。
傳說,嘉慶皇帝是被雷劈死的。這在我們文化傳統裡寓意著犯了眾怒。如果這是真的,倒真是對這位嚴於律己一生做著英主之夢的皇帝的莫大戲謔。倒也印證了我一直的看法,皇帝大多都是可憐而又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