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羅馬帝國的衰落,始於後五賢帝時代。

五賢帝中間的第五位賢帝馬可.奧勒留,親手終結了道德高尚的禪讓時代。

他死後並沒有讓位給元老院的賢人們,而是傳給了自己十九歲的兒子——康茂德(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

羅馬帝國,從此由盛轉衰。

康茂德死後,帝國迅速內亂。

從公元192年到公元197年,這五年之中,中央局勢混亂不堪,皇帝被暗殺,帝位被拍賣。地方上連續擁立了三位軍閥做皇帝,三大軍閥之間互相征伐。五年之內,帝國連續出現了五位皇帝。

這段時期,我們稱之為“五帝之爭”。

公元197年,地方軍閥,潘諾尼亞行省總督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一統天下,元老院和近衛軍官方認證為新的羅馬皇帝。

塞維魯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我們不妨稱之為“塞朝”(塞維魯王朝,Severan dynasty)。

塞朝又是一個短命王朝,不僅短命,而且暴戾。有數的幾個皇帝,不是殘忍嗜殺,就是貪淫好色。除了開國皇帝塞維魯得以善終,其他皇帝都是遇刺而死,不是死在身邊的近衛軍手裡,就是死於仇家尋仇。塞朝一共傳了6代皇帝,享有國祚38年。六個人中只有前兩個皇帝算是塞維魯家族成員,後邊四個前兩個是靠政變上臺,最後兩個是借用了塞維魯的姓氏彰顯正統。

在這短短不到四十年的時間中,帝國各種矛盾已經累積到了一個臨界點。

帝國內部,階級矛盾,宗教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按下葫蘆起來瓢。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塞朝二帝卡拉卡拉(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Caracalla)在位時宣佈,帝國範圍內所有自由人,都享有同等的公民權。

帝國外部,北方四環線上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日耳曼人為代表的蠻族們不斷給動盪不安的羅馬朝廷以強大的壓力。東方的老對手帕提亞帝國終於倒下了,羅馬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但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熬死了所有同行,也並不意味著你就成了行業內的一代宗師。因為在帕提亞的廢墟之上,羅馬人將會遇到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薩珊波斯(Sassanid Empire)。

公元235年,塞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亞歷山大.塞維魯(Severus Alexander,和開國的那個塞維魯並無血緣關係)死於一場叛亂之後,羅馬帝國終於進入了一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混亂期。

接下來的這段時期,就被稱為“三世紀危機”。

其實說白了,所謂的危機不是從235年這一年開始的,如果要細算的話,從康茂德就開始了。皇帝沒有任何法定不可動搖的傳承機制,近衛軍隨意處死皇帝,甚至可以公開拍賣皇帝之位;元老院越來越不作為,今朝有酒今朝醉地為自己撈好處,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公務員從業者的職業良心;各個行省的地方軍閥手握兵權,虎視眈眈,他們相信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對行省內部實行高壓管理,對中央指令陽奉陰違,搜刮的民脂民膏統統進了自己的口袋。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老百姓則成了自生自滅的一群,貴族和騎士們憑藉特權還算瀟灑快活,而廣大勞動人民則只能從基督教中尋求慰藉。與此同時,奴隸制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長期以來,帝國的生產,耕作,手工業製品貿易,嚴重依賴奴隸的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然而奴隸們卻完全喪失了勞動的樂趣。有人監控則象徵性地比劃幾下,無人監控則開始破壞生產工具。

與此同時,帝國漫長的邊防線上,處處烽火。帝國的軍人們需要不斷應付層出不窮的小規模衝突,但卻不知道為何而戰。僱傭軍們只認錢,而無法對於帝國有更多的榮譽感與歸屬感。長期以來殖民地化的統治心態,絕大多數的帝國疆域上並沒有行使王道。廣大地方行省的百姓,完全不指望羅馬中央政府還能夠玩出什麼花樣。思想上離心離德,政治上漸趨漸遠,很多地區出現了自治甚至獨立的傾向。

從公元235年到公元284年,短短49年時間,連續出現了26個皇帝。

皇帝雖多,但大多數皇帝都慫的可以,其中有一位叫做瓦勒良(Publius Licinius Valerianus)的皇帝,還在對薩珊波斯的戰鬥中被俘,最後屈辱地死在了異國他鄉。瓦勒良,也成為了第一個被外敵俘虜的羅馬皇帝。

皇帝威風掃地,地方軍閥們也就蠢蠢欲動起來,所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在三世紀危機的高潮期,羅馬帝國天下三分,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羅馬版本三國演義。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這棟大樓僅23名蘇軍駐防,為何德軍苦攻58天,都未能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