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說到齊桓公之後的齊國曆史時,史書通常都會講到一個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齊桓因為一生沒有吃過人肉而遺憾,易牙就把自己兒子烹製成美食獻給了齊桓公。

齊桓公希望豎刁可以一直陪伴自己,豎刁就閹割自己入宮陪齊桓公。

面對此情此景,齊桓公就說,這兩個人真是大忠臣啊。

齊桓公認為這兩個人是大忠臣,那可是發自心底的認為。以至於管仲快死的時候,齊桓公就想讓這兩個人接替管仲的職務。管仲一聽齊桓公這種話,當時驚呆了,因為這兩個人,明顯都不是好人啊!

於是,管仲就給齊桓公講了一套大道理,面對管仲深入淺出的講解,隨便拉出一個路人,也會恍然大悟;聰明絕頂的讀者,聽完管仲的分析,更難免會感覺英雄所見略同。

但是齊桓公,就是整不明白這種簡單的道理。於是齊桓公死後兩個多月,屍體都沒有人管,蛆蟲都爬出了寢室.........。

《史記》是這樣記載的:是歲,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桓公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

這個故事,雖然出於標準的正史,而且各種歷史書都會隆重的、不厭其詳的介紹這個故事。但是就我感覺,這就是一個標準的民間故事。

因為,這個故事中的奸臣,實在好像戲曲故事中的小丑;晚年的齊桓公,又實在好像一個腦殘了。關鍵是,管仲表現出來的智慧,也就是一個路人的水平啊。因為就易牙、豎刁、在故事中的表現,隨便拉出一個路人也會知道,他們就不可能是好人。

關鍵是,齊桓公死後為什麼會這樣慘呢?

史書中也交待的清清楚楚,那就是齊桓公時代,大老婆、小老婆地位相當;太子、公子地位相當;所以齊桓公死後,圍繞家產繼承權,一直折騰的雞飛狗跳。

《史記》是這樣記載的:桓公好內,多內寵,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無詭;少衛姬,生惠公元;鄭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

齊桓公有十多個兒子,有機會謀求繼承權的兒子,就有五個。

到底誰應該成為齊桓公的繼承人呢?這就是一本糊塗賬。最後的結果,就是這兄弟五個人輪流坐莊。

齊桓公的第一個兒子,殺出一條血路,爬上齊國老大的位置。結果,三個月後就被人砍翻了。

齊桓公的第二個兒子,在國際友人的支援下,經過一番激烈的火併,也終於爬上了齊國老大的位置上。

齊桓公的這個兒子比較幸運,因為他在齊國老大的位置上呆了十年。但是他的兒子,就沒有這樣幸運了;因為他屍骨未寒,他的兒子就被人砍翻了。

齊桓公的第三個兒子,砍掉了自己哥哥的兒子,也爬上了齊國老大的位置。

齊桓公的這個兒子也比較幸運,因為他在齊國老大的位置上呆了十九年。但是他的兒子,就沒有什麼幸運可言了,因為他屍骨未寒,他的兒子也被人砍翻了。

齊桓公的第四個兒子,砍掉了自己哥哥的兒子,也爬上了齊國老大的位置上。齊桓公的這個兒子,顯然沒有前面兩個兒子那樣幸運了,因為他在位四年,就被自己小弟火併了。

齊桓公的第五個兒子,繞過自己侄子,爬上了齊國老大的位置上。

到此為止,因為桓公諸子勢力一個比一個大,所以兄終弟及、兄弟輪流坐莊的局面總算結束了。這個過程,持續了近半個世紀。

注:這裡所說的齊桓公第一個兒子、第二個兒子.....並不是按年齡排的,而是按他們當齊國老大的順序排的。

看到了吧,齊桓公的幾個兒子,就是這樣一個比一個牛X。

就憑這種濫攤子,就是管仲活著,恐怕也會火併的一地狗血,它關易牙、豎刁、開方什麼事呢?

是的,易牙、豎刁驅逐公子昭,擁立了公子無詭。但是我們也很難說,這就是他們的錯。因為齊桓公生前,到底是讓公子昭當繼承人,還是讓公子無詭當繼承人,根本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

《史記》是這樣記載的:桓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以為太子。雍巫有寵於衛共姬,因宦者豎刀以厚獻於桓公,亦有寵,桓公許之立無詭。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最簡單而言,太子昭說自己是毫無爭議的君位繼承人;但是不要說別人了,就是他的幾個弟弟,都也不承認。

更主要的是,太子昭後來可以變成齊孝公,是國際勢力強行干預的結果。

《史記》是這樣記載的:齊人將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與齊人四公子戰。五月,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是為齊孝公。

其它幾個公子,雖然暫時被太子昭壓制住了,但是他們依然擁有著可以和太子昭(齊孝公)分庭抗禮的權力地位。對此,只要我們看看,他們此後一直輪流坐莊就可以了。

從這層意義上,齊桓公死後境遇悲慘,主要是因為他生前,讓大老婆、小老婆地位相當;讓太子、公子勢力相當。而這種玩法,幾乎必然會導致家族內訌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史書基於各種原因,記述歷史的興衰成敗時,一方面會客觀的記述它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會有意無意加入各種民間故事。

最經典的就是,西周的滅亡,史書會記述周幽王廢長立幼;齊桓公之後齊國大亂,史書會記述齊桓公五子爭寵;但是也會記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齊桓公寵幸易牙。

如果我們用情理分析歷史,自然會知道,前者才是國家混亂分裂的主要原因。

但是很不幸,類似的內容不夠狗血。所以後世許多史書在介紹西周滅亡、齊桓公之後齊國大亂時,通常都會隆重介紹烽火戲諸侯、易牙烹子奉君的故事,而對於廢長立幼、諸子爭寵的內容,都是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甚至提都不提。

為什麼我認為烽火戲諸侯、易牙烹子侍君的故事只是民間故事呢?因為看類似的故事,除了能滿足我們廉價的優越感,實在沒有別的價值。

看著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我們難免會認為西周滅亡就是周幽王腦袋進水的結果,因為正常人怎麼會這樣玩呢?

看著易牙烹子侍君的故事,我們難免會認為齊桓公死後齊國大亂,就是因為齊桓公腦袋後來讓驢踢了,因為正常人,怎麼可能會認為易牙值得信任呢?

面對此情此景,我們難免會認為,讓我們穿越回去,我們閉著眼睛,也能比他們幹得更好。

從這層意義上,齊桓公之後齊國大亂,就是齊桓公操作失誤造成的。但它與齊桓公信任易牙並沒有多大關係。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齊桓公為什麼要這樣玩呢?

答案很簡單!

在貴族時代,君主加自己兒子的勢力,就會在這一代,為諸子火併埋下伏筆;也會為下一代兄終弟及、父死子繼之爭埋下伏筆;甚至會為隨後幾十年的家族內訌埋下伏筆。問題是,如果君主不加強自己兒子的勢力,恐怕就會被其它豪門家族和平演變了。

因為類似的原因,翻開春秋時代,這種兄弟相爭、叔侄之爭,大宗小宗之爭,那就是普遍而又普遍存在的事實。

因為在貴族政治下,君主都會在這種兩難困境中無法自拔。

在貴族政治下,君主明知道太子、親王勢力相當,會引發內訌,他們就是無法拒絕;當然了,他們明知道諸王勢力一個比一個大,會引發內訌,但是就是無法拒絕。

注:這一節中的親王、諸王,嚴格的說應該是公子。但是類似的表達,可能會讓絕大多數讀者缺乏一個直觀的概念,所以寫成了親王、諸王。

晉國君主就是在這種兩難困境中左右掙扎,終於玩的亡國了。

齊國呢,其實也是如此的。

晉國感覺諸公子勢大,容易家族內訌,所以就限制諸公子的勢力。最後的結果就是,自家叔伯兄弟子侄不可信,外人就可信嗎?顯然也是不可信的。

更主要的是,自家的叔伯兄弟子侄再火併,最後也是肉爛在鍋裡,國家還繼續維持著。

比如,晉國曲沃、翼城之爭,爭得天昏地暗,死了一大批人,晉國還是晉國;後來晉文公兄弟爭得一地狗血,砍死一大片人,但是晉國還是晉國。

一切是顯然的,無論是叔叔當老大,還是侄子當老大;無論是哥哥當老大,還是弟弟當老大;抑或是遠房堂兄弟當老大,他們也是一家人啊,晉國的大旗也會一直迎風不倒啊。

問題是,如果外人勢力強大,最後就是會肥水流到外人田的。最後,晉國君主的兄弟、子侄勢力一個比一個弱,而異姓大佬的勢力,一個比一個強,最後幾大家族透過一番火併,於是晉國變成了韓、魏、趙三國,從此就沒有晉國啥事了。

齊國的滅亡呢,也是大同小異的。

齊國老大後來也是感覺諸公子勢大巨大,容易家族內訌,所以就限制諸公子勢力。最後的結果呢,也是異姓大佬勢力越來越大,君主變得越來越像傀儡。

齊國幾大豪門火併的結果,就是田氏家族一枝獨大,於是齊國就無疾而終了。

按中國歷史通常的、普遍存在的慣例,齊國其實已經滅亡了。因為以前這個地方的老大姓姜(姜子牙的姜)、也可以說是姓呂(因為姜子牙又名呂尚),現在這個地方的老大呢,卻開姓田了。

但是田氏取代姜氏後,並沒有換國號,所以齊國看起來,好像就是依然在延續著。

這就好像,劉秀奪取天下後,始終高舉大漢帝國的旗幟,所以大漢帝國看起來,又繼續存在了二百多年。

當然了,如果曹氏篡漢後,依然高大漢的旗幟;司馬氏篡漢後,也依然高舉大漢的旗幟,那歷史看起來就比較簡單了。因為我們在學歷史的時候,就可以少背好幾個朝代了!

其實,西方的羅馬帝國,就是這樣延續的。雖然說,羅馬帝國的老大,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個姓,但是他們高舉的旗幟,始終也是羅馬。

西方的古代歷史,簡單的看,那是太簡單了。因為中國是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眾多朝代,而羅馬歷史看起來就是羅馬、東西羅馬。你說簡單不簡單?但是,當你細看時,自然會發現,羅馬歷史按中國歷史的慣例去看,那經歷的朝代可多的去了。

是不是說得有點遠了,我們書歸正傳。

歷史並不是英雄傳奇的故事。但是我們的歷史書,總是習慣性的把歷史寫成英雄傳奇。

於是,我們通常所看的歷史書,總會有意無意的告訴大家。齊桓公神功無敵,所以齊國迅速步入了輝煌了;齊桓公晚年昏暈,所以他死後,齊國迅速走向了衰落。

其實呢,齊桓公之後的齊國,雖然一片混亂,但是齊國擴張的步伐並沒有因此停止。

我們必須得知道,齊桓公死後二三百年,姜姓齊國才滅亡的(被田氏取代)。而在這二三百年時間裡,齊國的版圖還一再擴大。最簡單而言,齊桓公死的時候,齊國連山東半島都沒有統一;而齊桓公死後若干年,齊國的版圖不但包括了整個山東半島,還在南擴張了許多地盤。

對此,我們只要看一下靎鸗網友製作的齊國早期擴張圖,就比較直觀了。

1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他們是來自北歐的魔獸軍團,也是納粹德國最兇悍的外籍僱傭兵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