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的匈奴與西漢時期的匈奴真的是完全不同的狀態。
漢獻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07年),這一年,曹操北征烏桓併成功,南匈奴單于呼廚泉也前來鄴城朝拜。儘管當時的大漢王朝早已沒有了往日的榮光,但是丞相曹操仍舊將呼廚泉留在了鄴城。當然,所謂的留,事實上也和軟禁差不多。
把別國首領軟禁在自己的首都,即便不考慮“國際影響”,也要考慮是不是會給對方國家的人們帶來不便。曹丞相想得很周到,把單于留下了,把別人送走了。而送走的這個人是南匈奴的右賢王去卑。
去卑這個人最大的功績,就是董卓之亂後,與呼廚泉單于等人保護漢獻帝從長安回到洛陽,抵抗李傕、郭汜等人的進攻。曹操的做法,無疑是告訴世人,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早已成了中原王朝的臣民。而事實上,此時的匈奴人已大量前往河東晉陽一帶。那個威脅中原數百年之久的匈奴早已威風不再。
壹:和親當年漢高祖面臨白登之圍的窘境時,為求自保,只得同意向匈奴和親,同時還要給予大量財物。
隨著後代皇帝們的不懈奮鬥,終於在漢武帝時期取得了對匈奴的絕對優勢,漢宣帝時期,匈奴則正式稱臣。但是,儘管漢匈地位發生轉換,一項政策卻延續了下來——和親。
漢元帝時,當時的匈奴單于呼韓邪來朝,獲得了一項最大的恩賞:王昭君。
儘管漢元帝在見到王昭君的相貌時後悔不已,但是又不想對匈奴失信,只好忍痛割愛。
出塞後的昭君生活並不幸福。儘管她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了兩個兒子,但是呼韓邪死後,繼位的卻是其前任閼氏之子。按照匈奴傳統,兒子可以迎娶父親的妾。所以新任單于希望迎娶王昭君。
這讓昭君羞憤異常,她給大漢朝廷上書請求歸國,但是漢成帝下令讓她接受。無奈,昭君又成為了下一任單于的閼氏。
匈奴的衰落,則是以此故事為轉折。
貳:內戰王昭君為呼韓邪單于生下兩個兒子,其中一位名叫知牙師。另一位則未見於史書。
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匈奴單于的繼位順序成了先兄弟後父子。單于大位留給了兒子烏珠留若鞮。
烏珠留若鞮死後,弟弟輿繼位。輿冊封自己的親侄子,也就是烏珠單于的兒子比為王,統領匈奴南部和烏桓。
輿這個人自比祖先冒頓,對中原王朝毫無好感,更在東漢光武帝時期數次騷擾北部邊境。而更關鍵的問題在於,輿居然猖狂到打破單于繼位規則,想將大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這就引發了一場血雨腥風。
當時,王昭君的兒子知牙師是左賢王。左賢王的地位就相當單于大位的第一繼承人。
輿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就不得不面對知牙師。但是對輿這樣一個猖狂的人來說,沒有比直接殺掉對手更好的辦法了。
比聽說之後,便發牢騷抱怨:按照規矩,現在的單于死了,該是他的弟弟繼位,之後該是我這個前任單于的兒子繼位,怎麼也輪不到現任單于的兒子。
輿聞聽此言,就開始監視比的舉動。在輿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先後做了匈奴單于,卻遲遲輪不到比。
但是這個時候,匈奴遭遇旱災,赤地千里、人畜飢疫,由於擔心漢朝會乘虛而入,所以主動請求和親。這個時候,比令人帶著匈奴地圖秘密前往中原,希求內附為臣。
這,就引發了一場內戰。
戰爭並不慘烈,但是由於比的實力強大,單于的軍隊不敢輕易進攻,最終只好撤退。
叄:內附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內附東漢的比被推舉為呼韓邪單于。其原因就是因為比的祖父呼韓邪單于因漢朝的幫助而穩固了自身地位,所以比希望沿襲這一稱號。匈奴也出現了徹底的南北分裂。
既然內附了朝廷,就得為朝廷辦事。
建武二十五年,新任呼韓邪單于命令軍隊攻打北匈奴,讓後者聞風喪膽,後退千里,甚至一部分北匈奴的貴族率眾歸降了南匈奴。
身為匈奴人,非但不幫北方的親族,反而幫漢朝,而且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得漢朝的庇佑,甚至為了表忠心還將漢朝皇帝們列為祭祀物件。南匈奴的做法真的讓人看不懂。
而匈奴的分裂,也讓北匈奴元氣大傷。建武二十七年,北匈奴渴望和親。但是東漢朝廷出於安撫南匈奴的角度考慮,沒有同意這樣做。
不過,東漢朝廷也知道,不能將北匈奴逼得太過,該照顧的面子還是要照顧。和親雖然不可以,但是賞賜一些財物還是可以的。而朝廷的目的也只是希望南北匈奴都不要再給朝廷添亂。
肆:紛爭朝廷不想讓南北匈奴的任何一方感到不高興,但是南北匈奴卻總想多佔朝廷的便宜。
永平六年(公元63年),實力恢復後的北匈奴多次侵擾漢朝邊界,讓朝廷甚為擔憂。但是北匈奴此時卻表達了和親互市的想法,朝廷同意了。
而這,卻成了後續一系列紛爭的導火索。
南匈奴覺得東漢與北匈奴之間存在不正當往來,就想背叛東漢,幸被及時發現,才沒釀成慘劇。為了加強對南匈奴的管控,朝廷設立度遼營。自此,南匈奴徹底處在了東漢的管理之下。
但對北匈奴來說就沒那麼幸運了。
一方面,他們很羨慕南匈奴能夠得到東漢的庇佑和賞賜,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想放棄燒殺劫掠的傳統獲取財富的方式。所以,人們既可以看到北匈奴時常入侵的慘象,又可以看到北匈奴不斷歸附的場景。
就這樣,北匈奴實力越來越弱。直到章和元年(公元87年),鮮卑攻打北匈奴,北匈奴大亂。再加上蝗災來襲,北匈奴自此一蹶不振。
而這,就給了南匈奴機會。
伍:宿命章和二年七月,南匈奴單于上書朝廷,希望吞併北匈奴。朝廷採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在永元元年(公元89年)派將軍竇憲征討北匈奴。永元五年,北匈奴單于於除鞬被殺。對東漢而言,北匈奴已經徹底成為無足輕重的角色。
獲益頗豐的南匈奴,意氣風發。在中國官修正史上,對南匈奴的記載遠遠高於北匈奴。但是南匈奴沒了北匈奴的威脅,卻面臨著宿命的輪迴:內鬥。
這場爭奪持續了一年,甚至東漢軍隊也捲入其中。結果便是安國被殺,師子繼位。
師子死後,兒子檀繼位。永初三年(公元109年),漢人韓琮對檀說,關東地區遭遇水災,可以乘虛而入,侵佔那塊地區。野心勃勃的檀真的派兵入侵東漢邊界,引發東漢軍隊大反攻。知曉漢朝實力的檀只得求降。
自那之後,南匈奴便長期處於東漢羽翼之下。雖然他們不想再次背叛這個根本看不清實力的中原王朝,但是內鬥卻是極其頻繁。無疑,這嚴重損害了匈奴自身的力量。
直到漢靈帝駕崩之後,天下大亂,南匈奴單于須卜帶領人馬侵犯河內地區。可是百姓們本身就在準備逃亡,根本留不下財富讓匈奴人搶劫,導致他們無功而返。可笑的是,當南匈奴的軍隊回到國門前的時候,居然都不被自己的百姓接納。而隨著中原地區逐步過渡到三國時代,人們也漸漸地感受不到匈奴的存在了。
事實上,內部紛爭、外族入侵、民心動搖、目標喪失等等都是導致匈奴衰落的原因。為了登上單于之位,親人反目、部屬背叛;由於強敵興起,自身遭遇天災人禍,導致無力抵抗外族入侵;頻繁動盪引發人心思變,內部政局難以改變,則投靠他人成為唯一選擇;最關鍵的,由於缺乏統一目標,各自為戰,所以匈奴人再也無法團結起來。東漢時期的匈奴與西漢時期的匈奴真的是完全不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