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什麼?什麼樣的社會才能被稱為是文明社會?
人類學家舉出了一些將文明與新石器時代區別開來的一些特徵,包括:城市,確立了制度的國家,納貢或者稅收,文字,等級社會,巨大的建築,各種專門的科學或藝術,不一定都要具備,但肯定要包含其中某幾項。
——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
公元前3000年前的世界
這時候,歐洲的希臘、美洲的瑪雅、秘魯還在培育他們的作物,離文明還遠;非洲南部、大洋洲還是一片蠻荒,他們要登上歷史還得等到4500年後的大航海時代;印度、中國已出現村落,但形成城邦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東的兩河流域被譽為是最早產生文明的地方。公元前3500年,這裡已出現村落,並很快形成城邦,到公元前3000年,這裡共有12個城邦,彼此間混戰不休。
公元前3100年,上、下埃及已完全統一,形成了統一的國家。
所以,還是從埃及講起。
埃及神話
每一個民族的先民都會對這個被自然偉力控制著的世界產生思考,形成自己的創世神話。
尼羅河的洪水讓這片缺乏生機的土地變成了一片沃土,而天狼星的出現就是洪水到來的預兆,所以埃及人把天狼星認作是女神索希斯。
至於其他的創世之神各地區的就不同了。這也難怪,畢竟最開始的時候大家接觸不多,不能互相商量著來,只能各自怎麼想就怎麼編了。這也使埃及統一之後形成了不同的祭祀中心,這點非常重要。
在孟斐斯附近,創世之神是基塔,他的創世就像上帝一樣,“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說什麼有什麼,想要什麼便有什麼,全憑一張嘴。
在賽伊斯附近,創世之神是奈斯,一切生命都由奈斯創造。
在赫莫波利斯(底比斯),生命由八位神靈創造,其中以太陽神阿蒙為首。
在赫里奧波利斯(今埃及開羅),至高神是太陽神阿圖姆,是眾神之母兼萬物之父。太陽神生下了瑪阿特、愛神哈索爾、女戰神塞克美特、雨露女神忒芙努特、風神舒。舒與忒芙努特又生下了大地之神蓋布、天空女神努特(注意,這裡與其他民族不同,天神是女的,地神是男的)。
蓋布與努特又生下了奧西里斯與伊西斯、塞斯與納芙希斯這兩對龍鳳胎。
他們兩兩結合,奧西里斯與伊西斯統治人類,但塞斯心懷妒忌殺死了奧西里斯。伊西斯拼好奧西里斯的屍體,做出了世上第一具木乃伊,並喚醒了他的生殖能力,讓自己生下了兒子荷魯斯。
她保護並撫養兒子,荷魯斯長大後又殺了塞斯為父報仇。
奧西里斯因為被拼成了木乃伊,所以去往冥界做冥界之王,荷魯斯留在人間做人間之王。後來的君主生前被稱作“活著的荷魯斯”,死後又被稱作“又一個奧西里斯”。
各位神的關係
這神話一看就是後來編的,或者說是後來完善的。不過也很好地說明了埃及的傳統:做木乃伊與女性比較高的地位。
在神話裡,天空女神在上,大地之神在下,受天空女神的保護;伊西斯也同樣保護了兒子。所以,在埃及女性地位是很高的,王后與法老聯合執政,甚至可以直接擔任法老。
赫里奧波利斯神系是基礎的神系,後來的王朝不斷把它與各自的神繫結合,逐漸形成了越來越多的神。
瞭解了這些就容易理解為什麼後來會形成幾個不同的祭祀中心,又為什麼各個王朝的國都又遷來遷去了。
因為翻譯問題,名字有差別
王朝開始之前
最初的撒哈拉還是一片綠茵,兩萬年前就有人在這裡生活,也在這裡留下了巖畫等遺蹟。這裡的環境迫使他們關注降水關注天文,由此也使他們形成了不滅的太陽崇拜。在公元前6000年前後,他們創造了人類最原始的日曆——以太陽紀年的“太陽曆”,後來逐步完善,並被羅馬人採用,推廣至全世界。
公元前5500年前後,非洲大陸降雨帶南移,撒哈拉沙化嚴重,人們逐漸向尼羅河沿岸聚集。也是在這一時期尼羅河兩岸的人們開始了農業生產。公元前4500年前後,開始利用亞麻纖維生產亞麻布並做成衣服。公元前3500年前後,開始出現階層的分化,出土的墓葬已有明顯的差別。公元前3250年前後,已出現了成熟的文字(出土的象牙、獸骨牌子上記錄了貨物清單)。
在發展過程中,他們逐漸形成多個地域中心,並互相吞併,最後只剩下了兩個,即上埃及與下埃及。
北方的下埃及以布托為中心,君主戴紅色王冠,眼鏡蛇女神瓦吉特是其守護者;南方的上埃及以錫拉孔波利斯為中心,君主戴白色王冠,禿鷲女神奈荷貝特是其守護者。
在這一時期比較出名的南方即上埃及的蠍子王,因名字用一個蠍子圖案書寫而得名。不過,他並沒有完成統一的大業,這個任務要交給約公元前3100年的那爾邁來完成了。
道恩·強森主演的電影《蠍子王》
埃及精彩的歷史開始了,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