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照片記錄的只是一瞬間,但是背後的故事和給人的思念卻是永恆。民國短短几十年,也有很多名人被定格在了照片上,其中不少被秘密雪藏,也有很多大家都曾見過,但卻對背後的故事卻知之甚少。
比如第一張魯迅正在和四名年輕人侃侃而談的照片就經常被引用,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是魯迅人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呢?魯迅出生於1881年9月25日,而“魯迅”這個筆名最初出現在1918年發表的《狂人日記》上,從那以後,“魯迅”這兩個字幾乎成為了中國民族新文化方向的代表。
1936年10月8日,深受病痛折磨的魯迅前去參加了“中華全國木刻第二回流動展覽會”。在交流會上,有人看見他正在與4名青年木刻家交談,精神狀態還不錯,於是便為他拍下了這張照片。
哪知,魯迅就在11天后,也就是10月19日,就因病離世。這張照片中魯迅拿著菸斗的形象讓無數知情人一看就會潸然淚下。魯迅的這張照片讓人的心情沉痛,不過接下來的這張照片則一定會讓人心情複雜。
這張照片被拍攝於1937年6月13日,是時任民國行政副院長孔祥熙和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會面握手時的照片。儘管孔祥熙前往德國談判的事情很難再被人提及,但是照片卻將這次會面的歷史永遠記載了下來,那麼這張照片又是如何誕生的呢?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日軍的侵略之下,供給和資源幾乎全被日軍截斷,民國政府便只能嘗試向國際救助。從1937年3月開始孔祥熙就開始成為了中國特使,前往歐美等近十個國家進行談判或合作,德國也在其中。
孔祥熙希望透過外交談判讓德國在一定程度上壓制日本在中國的侵略程序,並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德國的先進的軍備物資。作為利益交換,中國也得讓出大量的礦產資源。希特勒思考良久,答應了這個條件,與孔祥熙握手笑談。
但是在照片中也可以看出,希特勒雖然在笑,但是身體卻分明是在往外傾斜的,兩人心中各有個心思。可以說,孔祥熙的這外交策略走得很險,一旦失誤就會被人詬病為“飲鴆止渴”,但他最後還是成功了。德國為了利益,選擇“出賣”了日本。
最後這張照片就顯得“小清新”了不少,照片中的兩個女孩,一個是林徽因,一個冰心。兩人最初是閨蜜的關係,交往甚密,但卻只留下了唯一一張合照。這是1924年,林徽因留美后與一同在美國上大學的冰心一起拍攝的,此時的兩人笑容燦爛。
林徽因知道冰心是嫉妒她,也不甘示弱地回贈了一罈醋。從那以後,兩名才女徹底決裂,此事也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談。